[摘要]公司高管在經營管理公司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刑事法律風險,公司高管應盡量避免實施諸如非法處置公司資產、商業賄賂等妨害公司經營管理秩序的行為。此外,我國《刑法》對國有公司高管和非國有公司高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關鍵詞]公司高管 刑事法律風險
公司高管在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中面臨著諸多法律風險,有的來自民商事領域,例如《公司法》規定公司高管關聯交易行為限制或禁止義務,競業禁止義務等,公司高管違背上述義務一般需要承擔對公司或股東的賠償責任。當公司高管實施諸如上述違背對公司忠實或勤勉義務的行為,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時,則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法律責任。近年來,許多知名企業的高管紛紛落馬,被追究刑事責任,也不得不讓我們對公司高管的刑事法律風險給予更多的關注。我國《刑法》對公司高管經營管理公司行為的規制具有一個顯著特點,即對國有公司高管規定了比非國有公司高管更高的審慎和勤勉義務。所以,公司高管所面臨的刑事法律風險也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第一個層次是公司高管普遍具有的刑事法律風險;第二個層次是國有公司高管獨有的刑事法律風險。
一、公司高管普遍具有的刑事法律風險
“忠實義務規范是現代公司的核心制度,公司高管違背忠實義務的行為是刑法調控的重點” 。我國《刑法》對公司高管違背忠實義務的調控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對公司資產的正當管理
《刑法》分則第271條規定了職務侵占罪和貪污罪,第272條規定了挪用資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當公司高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公司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挪用歸個人使用、借貸給他人、進行營利活動、或者進行非法活動,有可能構成犯罪。若是非國有公司高管為上述行為可以構成職務侵占罪或挪用資金罪,若是國有公司高管為上述行為可以構成貪污罪或挪用公款罪。《刑法》對上市公司高管規定了更為嚴格的資產管理義務,他們必須做到:第一,不得無償向他人提供資產;第二,不得以明顯不公平的條件提供或者接受資產;第三,不得向明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人提供資產或者提供擔保,以及無正當理由為他人提供擔保;第四,無正當理由不得放棄債權、承擔債務;第五,其他不正當處置公司資產,并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所以,如果公司高管實施了上述侵占公司資產、不正當使用公司資產以及非法處置公司資產的行為,就有可能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2.經營公司活動的正當進行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正當獲得交易機會。我國《刑法》明確禁止商業賄賂行為,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商業賄賂可能觸及《刑法》規定的所有賄賂犯罪的罪名。《刑法》對商業賄賂行為的規制是相當廣泛的,檢察機關也將商業賄賂犯罪列為深化治理的對象。所以,公司高管應該杜絕為了獲得交易機會而給予有關單位或它們的負責人、代理人、采購人員以及對交易業務具有決定權的人金錢、實物,以及其他可以用金錢計算數額的財產性利益的行為,以及與此相對應的收受行為。
二是正當獲取和利用商業信息。第一,不侵犯其他公司的商業秘密。商業秘密通常包括非專利技術和經營信息,對公司來說,商業秘密往往關系到公司經營的成敗,甚至關系到公司的命脈。《刑法》第219條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公司高管如果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泄露或者使用他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違反約定及相關要求,泄露、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可能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第二,不利用本人知曉的公司的商業信息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公司高管不得在對證券發行、交易有重大影響的相關信息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
二、國有公司高管獨有的刑事法律風險
我國《刑法》對國有公司高管提出了比非國有公司高管更為嚴格的要求,筆者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對國家工作人員的特殊要求,二是對國有公司的特殊保護。
國有公司高管不僅是公司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更是國家工作人員,他們經營和管理公司的行為同時也是履行國家職務的行為。我國《刑法》基于國有公司高管的特殊身份,以及經營和管理公司的行為所具有的特殊性質,一方面要求他們遵守公司高管的行為規范,另一方面也對他們履行“公職”的行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們和其他國家工作人員一樣,都不得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如果因為國有公司高管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或者徇私舞弊,造成國有公司破產或者嚴重損失,或者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被詐騙,或者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出售,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可以構成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或者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罪。
另外,《刑法》基于對國有公司的特殊保護,要求國有公司高管,第一,不得非法經營同類營業,即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自己經營或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第二,不得為親友非法牟利,即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公司的盈利業務交由自己的親友經營,或者向自己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采購商品或者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銷售商品,或者采購不合格商品。
總的來說,公司高管的刑事法律風險往往來自于為“一己之私利”,而摒棄對公司忠實、勤勉之義務。公司高管應該重視刑事法律風險的防范,因為刑事法律風險不僅會影響到公司的經營,甚至關系到公司的存亡,而且會“嚴重破壞經濟交往中經濟群體的誠實信用和相互信賴的道德基礎”。對公司高管自身而言,刑事法律風險對個人前途帶來的打擊,往往也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