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課題為江蘇省辦公廳江蘇省行政管理學會重點招標課題支助“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研究”課題組,課題分類號:JSXZXH201005
[摘要]由于經濟轉軌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背景,我國的就業問題具有特殊性。有意識地發展城市社區就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已經成為當前政府工作的重點。實施擴大就業戰略,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國策,應該根據中央確立的“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正確處理勞動者.市場和政府在就業.再就業中的相互關系,充分發揮政府在就業再就業中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社區就業 政府工作 政府促進就業
一、促進社區就業的意義及特點
1.社區就業的含義
社區(Community)是社會學中運用的概念,其基本含義是指:一定區域內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員歸屬感的人群所組成的相對獨立的社會共同體。在我國,城市社區大體相當于街道的地理轄區范圍。根據社區的含義,社區就業就是把擴大就業與社區服務相結合,依托社區陣地,發動和組織社會力量開展社會化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和方便的活動。在我國,社區就業作為一個政策概念的誕生,一般是以2000年7月原勞動保障部召開的全國社區就業工作會議為標志的。
2.發展城市社區就業的意義
我國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經濟取得了高速發展的同時,城市居民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日益高漲,對社區服務業有了現實的需要。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城市的社會生活和管理體制正在發生整體的深刻變化,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第三產業,尤其是社區服務業將面臨一次巨大的發展,為社區就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有著一定程度上的緩解作用。
我國建設和諧社會,是建立以人為本的社會,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社區就業的發展適應了這一要求,它是一個以居民社會生活共同體為基點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社會運動,它的宗旨正是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高質量的生活需求和全面發展為出發點,致力于形成安定.安全的社區治安秩序.便民利民的服務網絡.團結和諧的社區人際關系.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氛圍.舒適優雅的社區環境和規范有序的社區管理。
二、當前城市社區就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公民社會發育程度低,社建設發展歷史短,社區成長不足,社區就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城市社區就業還存在種種問題:
1.我國社區就業缺乏整體發展規劃。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論研究,長期以來,對于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社建設的大格局下,如何結合各地實際發展社區就業,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理論界,都缺乏足夠清楚的認識,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作思路和整體發展規劃。
2.社區建設的整合程度不高。其一,社區服務社區建設其他方面(衛生、文化、環境、治安、組織建設)結合起來、與社區就業結合起來共同發展的問題,待于進一步處理好;其二,社區資源整合程度有待提高,有些資源(如場地.設施.資金)顯得嚴重不足,而人力資源和政策資源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3.社區服務業的發展方向偏離就業目標。長期以來,我國社區服務的功能定位主要局限在社會福利服務的范疇內,未能置于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和社區發展的范疇內,尤其未能將增加社區就業作為一個重要目標。
4.社區服務業發展模式狹隘。我國大部分城市的社區服務業都選擇“立足民政、面向社會”的發展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立足民政”這一社區服務發展立足點已經顯得過于片面和狹窄,束縛了社會服務的發展空間,限制了社區就業的增加,在政策和組織領導上制約了對社區服務發展的統籌規劃和整體協調。
5.社區服務業經費來源不足,尤其是政府對社區服務業經費投入不足。我國的大部分城市的社區服務經費來源是以社區組織的自籌經費(社區經濟收入)為主,外籌經費(有獎募捐.政府資助.捐款)為輔,來源和額度均不穩定,這嚴重制約了社區服務業的發展,也大大限制了社區就業隊伍的穩定與擴張。
6.勞動保障部門在社區建設中參與度不高。社會保障管理社區化建設嚴重滯后,社區服務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得不到解決;此外,社區建設與再就業工程相結合的運行機制的建設也很不足,許多矛盾和問題未找到解決的辦法,統籌工作尚處于探索、起步的階段。
三、發揮政府在城市社區就業中的主導作用的對策建議
針對城市社區就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發揮政府在城市社區就業中的主導作用,筆者認為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相應的對策:
1.加強有關社區就業的理論研究
加強有關社區就業的理論研究做到對社區就業的內涵.外延.運行機制及其與社區建設或社會經濟的其他方面,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對其功能和管理模式要求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約束條件以及二者決定下的未來發展趨勢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并在此基礎上,明確社區就業發展的政策要求。
2.制定長期的發展規劃
2001年5月15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9個部委印發了《關于推動社區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把社區建設和擴大就業有機結合起來,組建社區就業工作機構,建立社區就業勞動組織,多渠道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落實優惠政策,引導和幫助更多失業下崗人員在城市社區服務領域實現再就業。因此,在充分的理論研究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統籌制定整體發展規劃,確立“政府主導,社區主管,社會參與”的社區服務運行模式,推動社區服務業發展,使社區就業走向規范發展。
3.處理好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調節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社區就業不僅具有經濟功能,而且具有社會功能,它有著社會性和服務性的特點,這需要政府對社區就業提供政策環境和物質支持以及在發展方向上予以整體指導。另一方面,社區就業在本質上又主要是一種經濟活動,而在市場體制下的經濟活動中,市場機制不可避免地要發揮它的調節作用。因此,在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整體指導下,在具體就業活動中引人市場調節機制,思想認識上突破無償服務的觀念,服務方式上突破傳統救濟型模式,管理上逐步向經營型轉變,逐步實現社區服務的產業化,這對社區就業的良性發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4.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
首先,政府資金的扶持重點應為公益性服務崗位。目前社區的某些就業崗位,如保潔、保綠、保安等無法盈利,但又不可或缺,因此應由公益性組織承擔,費用依靠政府及相關部門解決;其次,對非公益性社區就業組織應以提供稅收優惠為主,政府可以通過簡化開辦手續,在符合條件的范圍內減免場地費或稅收等方法,鼓勵人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創業;再次,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再就業要提供資金扶持。
5.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社區管理隊伍
高素質的社區管理人員更是不僅可以提高社區服務的層次,而且能夠使社區管理規范化、有序化,使社區服務領域的擴展和深化。從具體措施看,政府部門要做的是一方面在已有資源基礎上加強社區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定期舉辦各種培訓班,通過授課.交流等形式,提高社區服務從業人員和社區管理者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待遇水平,吸引社會上的高素質人員加入到社區工作的行列,還有要在高校設立譬如“社區工作”之類的相關專業,為社區服務業的大發展預備高級管理人才。
四、結語
在社會轉型、經濟改革深化與失業人員急劇增多的背景下,社區就業的戰略性地位更加突出。發展社區就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政府部門應當協調統籌,努力建設社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好宏觀調控和主導作用,從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出發,進一步創新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思路,真正把社區就業擺上重要位置,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這樣,才能真正的發展社區就業,緩解我國目前的就業壓力,并不斷滿足社區居民的社會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茜:城市社區就業的定位取向及其政策意涵探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7):60-61
[2]陳云:創新社區就業的基本思路[J]. 中國勞動,2009,(3):16-17
[3]岳健能房尚文:城市社區就業:背景.問題與對策[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2,(4):22-23
[4]周紹英. 論政府在就業再就業中的促進作用[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6,(2):17-18
[5]莊莉,趙韡:淺談促進社區就業的幾個問題[J]. 管理觀察,2009,(3):179-180
[6]吳宏洛:論政府在促進社區就業中的作用[J]. 發展研究,2003,(1):58-59
[7]施灝:解決社區就業問題的對策思路[J]. 發展論壇,2007,(9):26-27
[8]常宇靖:關于通過發展社區服務業推動就業的思考[J]. 法制與社會,2008,(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