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信息服務業正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客戶對信息機構所提供的服務時效性、服務多樣性、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能否充分滿足用戶需求將決定信息機構的命運。因此許多信息服務機構越來越重視智力資本,通過智力資本的應用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信息服務智力資本
一、信息服務和智力資本的概念
1. 信息服務
信息服務是信息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信息管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和領域,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戶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項活動。信息服務活動通過研究用戶、組織用戶、組織服務,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用戶,最終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從這一意義上看,信息服務實際上是傳播信息、交流信息、實現信息增值的一項活動。
信息服務的主要方式包括:(1)信息檢索服務:根據用戶的需求或提問從各類不同的數據庫或信息系統中,迅速、準確地查出與用戶需求相符合的,一切有價值的資料和數據。(2)信息報道與發布服務:信息機構對搜集到的大量資料和信息進行整理、加工、評價、研究和選擇之后,及時報道出去,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3)信息咨詢服務:幫助用戶解決信息問題的一種專門咨詢活動。(4)網絡信息服務
2.智力資本的概念
早在1836年西尼爾(Sonior)就將智力資本作為人力資本的同義詞使用,他認為智力資本是人類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能。國內外普遍認為最早提出智力資本定義的是美國學者托馬斯#8226;斯圖爾特,他將智力資本定義為,“公司中所有成員所知曉的能為企業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的事物之和”,提出了智力資本的“H-S-C”結構,即企業的智力資本價值體現在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客戶資本三者之中。這個定義是從企業管理層面上講的,針對性很強,但沒有揭示其實質和資本特征。
智力資本是在兩個不同的背景下被提出的,一是在對人力資本理論的研究中,發現人力資本概念中的智力比體力更具有增值作用,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起著關鍵作用;二是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市場價值遠遠高出其賬面價值,雖然有資本運作的因素在其中,但是企業的無形價值是市場價值增值的主要原因,因此,人們將這部分資產稱為智力資本。
二、智力資本在信息服務業中的作用
社會發展使顧客的需求趨于多樣化和個性化,導致企業的競爭優勢已不僅僅取決于產品的質量、價格、售后服務等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本身是否具有快速的市場應變能力,即是否具有足夠的生產柔性以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服務業,智力資本作為一種獨特而無限的資源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競爭將是圍繞爭奪高智商頭腦、高知識人才的激烈角逐。企業資源排序無疑將把最稀缺的智力資本放在第一位。
三、如何加強信息服務業的智力資本管理
1. 建立智力資本管理體系
成功的企業應該具備完善的知識管理體系,而知識管理的目標就是力圖能夠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以便于他們做出最好的決策。知識密集型企業通過智力資本管理,最終要形成智力資本管理機制,以更好地促進智力資本的發展。有效智力資本管理的根本措施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規范的管理模式,以制度的形式奠定智力資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戰略地位。這對企業智力資本管理的貫徹落實是一個根本的保障。因此,必須依據信息服務企業的特點,遵照指標體系確立的準則,建立適合于信息服務業的智力資本評估指標體系。
2. 設立專職智力資本管理人員
建立專門的智力資本管理部門是有效實施信息服務的基礎。信息的獲取、分類、共享、傳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專門的機構負責,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并且監督信息的共享和傳播。目前國外許多企業都成立了以知識總監CKO為核心的知識管理機構。該機構負責公司全部的知識管理活動,由公司任命專職的CKO對于知識管理活動進行統籌領導,并直接向公司CEO負責。
3.以智力資本開發推動智力資本管理
智力資本開發是指在系統全面地分析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在正確確定企業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戰略目標之后,通過有效發揮企業已有智力資本、不斷創造并增值新的智力資本,從而為企業創造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驅動力,在企業所在網絡范圍內實施一系列系統的動態的戰略管理活動。我國企業應構建以企業智力資本開發為核心的企業戰略管理框架,“以人為本”開發企業人力資本。
4. 提高企業員工素質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實力來自于具有知識和技能的員工。目前,我國信息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一方面,服務機構還難以從市場上尋覓到滿意的從業人才,另一方面,許多信息服務機構規模小,經營能力差,對高素質服務人才缺乏吸引力;其次,信息服務機構急缺具有企業家素質的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素質的咨詢服務職業專家(如企業診斷師、企業管理顧問師、工業工程師、企業信息化工程師等),對咨詢服務執業專家隊伍建設,我國尚沒有建立培訓制度及相應的能力認定制度。因此,在強調人才年輕化的同時,在培養信息服務人才時主要要求具備以下五項能力:現代信息傳播能力、圖書館網絡延伸能力、信息加工分析綜合能力、信息產品的營銷能力以及灰色文獻與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能力,努力實現從人力資本管理向智力資本管理的轉變。
5.營造適宜智力資本開發的企業文化氛圍
為增強信息服務業系統內部的協同作用,需要建設適合自身發展的優秀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體現人本主義管理思想的一種管理方法,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以全體成員共同價值觀為基礎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觀念的總和,是能使各部分協調一致的傳統。通過加強企業文化,使企業擺脫困境,走出低谷,持續發展,在競爭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是許多企業實踐已經證明的有效辦法,也是企業文化的功能表現。
參考文獻:
[1] 劉冀生 吳金希:論基于知識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知識鏈管理[J].清華大學報.2002
[2] 郁義鴻:論知識管理的內涵[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1.總第1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