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西方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存在業務品種少、盈利模式單一以及缺乏創新性的問題。本文從推進銀行治理結構、發展中間業務、金融業務創新方面為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變提供了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盈利模式中間業務 創新
作為加入WTO的承諾,2006年開始我國金融業逐步全面對外開放,從而使金融業不斷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同時,金融市場上的競爭日益激烈,盈利能力便成為支撐商業銀行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轉變盈利模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的重要目標。
一、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存在的問題
商業銀行盈利模式,是指商業銀行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下,以資產負債結構為基礎的財務收支結構。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經歷了由利差主導型和非利差主導型的過程,利差主導型是建立在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基礎上的,而非利差主導型則是隨著中間業務的發展和混業經營模式下發展起來的。目前我國還處在利差主導型盈利模式的階段,與西方國家相比,這種盈利模式存在以下業務品種少,盈利模式單一以及缺乏金融創新的問題。
1.業務品種少,盈利模式單一
美國等西方國家進行混業經營,金融產品層出不窮,中間業務包括傳統的銀行業務、信托業務、投行業務、共同基金業務和保險業務,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來自于金融投資工具帶來的非利息收入。而我國商業銀行則采取分業經營,以利差收入作為主要的盈利來源,來自于中間業務、投行業務、保險業務等方面的收入很少。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在相對封閉或者說競爭力比較低下的經濟環境下能夠有利于銀行的發展,然而如今的金融市場全面開放,競爭激烈,傳統的盈利模式已經不能繼續。例如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將沒有限制,利率差的波動將增大,商業銀行間存貸款的競爭激烈,期中包括了價格的競爭。商業銀行在面對自己的優質客戶時,會降低貸款的價格而提升存款的價格,從而保證自己優質客戶的來源;對于其他的一些中小客戶,銀行會考慮到客戶對于風險的承受能力,利率就不能無限制的上市。這樣,在長期作用下必然會導致銀行整體盈利能力的下降。
2.盈利模式缺乏創新性
金融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下的產物,它適應經濟全球化、開放化的要求。金融創新主要是在金融制度以及金融工具方面進行創新。對于商業銀行的創新而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就創新出了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這些衍生產品是商業銀行新的經濟增長點,為銀行的盈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國,入世后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給使我國金融市場上競爭加劇,迫使商業銀行等加快創新的步伐。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衍生產品仍比較缺乏,只有少數幾種,發展才剛剛起步。而被視為盈利潛力巨大、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中間業務如資產評估、信息咨詢、個人理財業務等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二、轉變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途徑
1.推進商業銀行治理結構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我國商業銀行的全面對外開放,大范圍內的競爭迫使商業銀行推進治理結構,提高競爭力。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決定其競爭能力和經營績效,決定整個銀行體系的安全和穩定,是我國銀行業從根本上解決弊端的必然選擇。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主要從法人治理結構、資本充足性、資產的質量、內部控制制度、人力資源、考核稽查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期中,商業銀行要特別注重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各個經營管理層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防止權力的過分集中。還應當建立科學的決策體系、內部控制機制和風險管理體制,實施審慎的財務和會計政策,嚴格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一套能夠激發員工積極性、滿足員工實現個人價值的工資績效體系,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為商業銀行的盈利創造一個良好的整體環境。
2.發展中間業務,增加中間業務的收入
隨著我國商業銀行靠存貸款利差收入來提高盈利的難度越來越大,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目前一致的目標。其中,發展中間業務,增加中間業務在整個收入中的比例是一個重要的轉變。發展中間業務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適應我國國情和市場經濟發展、提高商業銀行整體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中間業務的安全性與風險性均比較大,發展中間業務能夠充分利用銀行的所有資源來獲得最大的收益。通過比較我們看到,美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約40%,而我國以中間業務為主的非利差收入占的比重較低。在傳統商業銀行業務逐漸萎縮的趨勢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勢在必行。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在發展資產負債業務的同時建立并完善中間業務的發展機制,拓展中間業務的種類,增加中間業務的收入,使銀行的盈利模式由傳統的利差主導型轉變為中間業務主導型。
3.大力推進金融業務的創新
金融業務的創新是為商業銀行提供新的盈利渠道,可以有效規避、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提高商業銀行的整體競爭力。從整體上說,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實現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的轉變。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項業務應相互滲透,實現多元化的綜合發展,從而分散風險,提高收益,也能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具體來說,對于存款業務方面,商業銀行應當發展個人銀行、網上銀行,推出功能齊全的金融工具以及使客戶能夠迅速便捷的辦理業務的服務。對于資產業務,可以為客戶提供創新型的銀團貸款、并購貸款和保理貸款等,滿足客戶多樣化的要求。在表外業務的創新方面,可以在鞏固傳統業務的同時開展經營租賃、回租租賃、杠桿租賃等服務種類。商業銀行通過這些金融業務的創新,擴展業務范圍,才能取得更大的盈利。
參考文獻:
[1]劉毅.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李魯新,張衛國,胡海,龔文海.論我國現代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變[J].南方金融,2007,(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