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以來新平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最近我對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進行了專題調查,并就新形勢下如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了初步思考。
一、新平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問題
1.發展現狀:
(1)資產負債情況
從2009年度農村經濟收益分配年報資料看(共列入121個村委會,1458個村民小組),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總資產45046萬元,與2008年的30640萬元相比,增長14406萬元,增長的原因一是由于2009年新農村建設項目多,向上級爭取資金大幅上升;二是三江公路征地補償費;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總負債4001萬元,其中義務教育負債50 萬元,道路建設負債380萬元,興修水電設施115萬元,衛生文化設施1012萬元。
(2)收入支出情況
據2009年度農村經濟收益分配年報資料顯示,全縣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451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997萬元,占總收入的15%。在121個村委會中,當年無經營性收入的村70個,占總體的58%,當年有經營性收入的村51個,占總體的42%,其中有經營性收入在在5萬元以下有49個。2009年全縣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535萬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682萬元,其余都要由村集體經濟自行解決。
從以上數據結合實際調查情況看,新平縣有不少的 “空殼村”、“負債村”存在,村級集體經濟狀況非常薄弱,村集體經濟無實力,發展生產無財力,提供服務無能力,干部說話無威力,農村社會化服務功能大大削弱。
二、存在問題
新平縣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村集體收入來源單一,大部分沒有經營性收入,其收入來源主要依賴財政轉移支付,收入及其有限,有的連正常的工作經費都難以保證。
2.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兩極分化”明顯。 區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業園區,以鎮帶村、租賃經營、股份制合作等辦法,多渠道獲得穩定的收入,如桂山的克租克小組,依靠良好的區域優勢,多方引進資金,建成了電子城,既盤活了資產也增加了集體和農戶收入,而偏遠的山區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難度大,增收后勁嚴重不足。
3.人才短缺也是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發展集體經濟既需要管理人才也需要技術人才,而這兩方面恰恰是目前農村中最缺乏的人才。加之部分村干部缺乏市場營銷知識,所以許多村干部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信心不足、辦法有限,即使是已經實施了以鎮帶村項目的村集體的發展也受制于管理人才短缺。
4.項目效益不明顯,缺乏帶動示范效應。由于市場、技術、人才、時間、規模等方面的限制,已經實施的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經濟效益不明顯,沒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部分村級債務沉重,2009年村集體經濟共負債4001萬元,平均每個村委會負債33萬元,給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6.農經隊伍力量薄弱,與工作量不相適應。目前,新平縣各鄉鎮僅有1至3名專職(兼職)農經工作人員,日常工作量大、任務重、強度大,哪里需要哪里跑,時常處在被動應付面上工作的狀態,根本顧不上指導村級組織發展集體經濟。
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考
1.要提高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的認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的物質基礎,因此各級黨委政府應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作為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2.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發展模式。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要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導各村立足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3.加大激勵扶持力度,優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環境。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列入農村經濟工作的總體規劃,鎮村要制定好本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各級財政應從支農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的周轉金,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應安排一定的貸款扶持發展集體經濟,在稅收、工商管理上,對村級興辦的集體企業和各種經營項目政策從優。對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干部制定獎勵政策,形成內在的激勵機制。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典型和事跡要加強宣傳,形成發展集體經濟的良好氛圍。
4.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必須首先著眼于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干部隊伍素質的提高。一是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準,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意識、開拓精神和無私奉獻、不怕吃苦、秉公辦事、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二是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干部的培養教育。通過市場經濟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經驗激發他們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恒心和本領。
5.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一是制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辦法,盤活現有資產,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盡管有些村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大部分村組來說仍然還有許多資源有待開發利用,二是積極清收村級債權。應回收的欠款一定要想辦法回收,加快資金流轉,把死錢變成活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6.加強農經隊伍建設。一要補足鄉鎮農經人員,每個鄉鎮至少要有3人才能保證農經工作的正常運轉;二要提高基層農經人員的待遇,提高工作積極性;三要配備必要的交通工具,保證能下得去指導村組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因為新平縣大部分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距離鄉鎮政府所在地路途遙遠,靠雙腳是難以到達的,更何況他們根本沒有時
間來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