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關青年文化為政府文化注入更為豐富和多元化發展因素,因此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內涵已經成為政府文化建設、隊伍建設與管理的重要課題。正確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內涵,引領機關青年文化發展,自覺更新機關文化,為政府隊伍建設的明天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是我們今天應該展開的思考。
[關鍵詞]機關青年 文化內涵 政府隊伍
作為政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關青年正在政府部門各個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機關青年關員正以自身良好的政治素質、文化修養、綜合能力展示自身的風采,同時也以自身的個性特點、創新思維、自我追求在政府隊伍中形成獨特的風景。隨著青年隊伍的擴大,為機關文化注入更為豐富和多元化發展因素。今天的機關青年隊伍是未來政府隊伍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因此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內涵已經成為機關文化建設、隊伍建設與管理的重要課題。
一、機關青年文化框架
政府工作人員代表國家行使權利,其素質、效率、作風直接體現了政府的形象及文化內涵。 上海海關團委于2007年6月-7月在上海海關青年關員范圍內抽取200名青年關員進行的《上海海關文化建設與青年價值實現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問卷抽樣調查,對上海海關文化與青年發展進行初步調研。
1.意識形態?!秷蟾妗分小皩jP文化的認識程度”調查結果顯示在對“海關精神文化(宗旨,意識,工作方針等)”的認識程度上,38.5%的人非常了解,自然而然遵守;51.0%的人了解,能夠用來約束自己;6.0%的人有所了解,但不受其影響。
2.道德風尚?!秷蟾妗分小翱创鐣蛡€人的關系”調查結果顯示認為“人活著就應該為社會和國家做貢獻”占10.0%;認為“個人是社會的一分子,理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占81.0%。機關青年關員的道德風尚主要分為職業價值基及社會人生價值觀,體現為意識行為規范、處世哲學、工作精神、文化觀念和辦事風格。
3.性格特征?!秷蟾妗分小霸诂F代社會中,哪些品質比較重要”調查結果顯示其中選擇“誠信”占73.5%,選擇“責任感”占41.0%;選擇“寬容”占30.5%;選擇“正直”占25.5%。上述調查結果顯示機關青年關員具有較強的個性差異,體現了強烈的自我意識。
4.理想信念,《報告》中“怎樣看待理想”調查結果顯示選擇“要樹立一個較高理想并為之奮斗”,占29.6%;選擇“理想沒必要太高,要考慮現實條件”,占45.7%。上述調查結果顯示機關青年有著正確良好的理想信念,對于自身理想追求需要的非常清楚。
二、機關青年文化發展趨向
1.從知識型關員的普及來看。以《報告》調查結果為例,99.9%以上的海關青年干部是大學??埔陨蠈W歷。由于知識型員工的出現,機關青年對工作報酬的考慮不僅僅是工資,而是希望分享勞動成果,并更加追求“自我實現”的機會。
2.從工作方式的改變來看。隨著政府電子信息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這種以知識為核心,以信息化建設為結構體系的工作方式,更需要用文化管理來強調合作精神和工作責任,來實現政府系統信息的共享。
3.從需求層次的變化來看。廣大干部職工期望通過這種創造性或挑戰性的工作實績來獲得精神、物質及地位上的滿足。而這種創造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人們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所以更需要實行文化管理。
三、新時期影響青年文化的主要因素
1.機關章制。政府系統機關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的內部管理制度,每項工作有程序、有標準、有方法、有限制,如《公務員條例》等。機關章制的剛性特點,機關制度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對青年文化的創新性發展產生限制。
2.機關環境。目前政府的工作、生活等物質環境是非常好的,同時還應著力營造有利于工作人員個人發展、同事間協同進取、部門內民主和諧的良好的人文環境。
3.機關民主。機關民主的核心內容是尊重人、重視人、培養工作人員的參與意識和集體觀念,政府民主的發展有利于廣泛融合集體智慧,無形中鼓勵機關青年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4.機關教育。它是機關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徑。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業務培訓等,通過教育,全方位地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5.政績評價。政績評價的標準體現了用人的導向,正確的用人導向會引導機關青年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四、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內涵,建立政府隊伍發展“戰略支點”現實作用
從管理學角度來看,動力是內在的,你不能直接激勵別人,但是可以影響他們做某事的動機。
1.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內涵,建立提升海關隊伍建設與管理長遠規劃。在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內涵的過程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首要資源積累,完善機關青年人才庫,針對性加強機關青年人才的培養指導,形成機關青年隊伍發展的良性循環。
2.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內涵,鍛造共同的價值觀,凝聚整個政府隊伍的創造力和戰斗力。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對青年的素質和能力有效分析和評價,理解青年獨特的價值觀念和風格,促進個性與共性的和諧,正確引導青年促進自我設計和發展。
3.解讀機關青年文化,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首要資源積累,針對性加強政府青年人才的培養指導。機關青年最終能否成才,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成才的內因,指青年成才的內在素質,包括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智能因素和品德結構、個性結構等非智能因素;二是成才的外因,指青年人才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外部條件,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職業環境。
參考文獻:
[1]居延安:《公共關系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107頁
[2]王銳蘭:《行政管理學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3]尤建新:《高級管理學》.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