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近年來中小型服裝企業火災頻發的現象,作者分析了火災發生的原因,容易發生火災的薄弱環節以及就如何加強中小型服裝企業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服裝企業 消防安全 現狀及火災預防
近年來,服裝企業數量的急劇增加,部分企業急功近利,從業人員素質低,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尚未健全,安全管理問題尤為突出,火災頻發。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而且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目前,我國對中小型服裝企業的防火監督管理仍然比較落后,是整個消防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加強中小型服裝企業的消防工作,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安全穩定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服裝生產的火災危險性
1.中小型服裝生產企業由于資金方面的原因,大多選擇租賃廠房的方式開展生產,隨意性強,未按規范要求設置防火間距、消防通道、消防設施等,存在“先天不足”。大多數中小型服裝企業在新建、改建、擴建車間庫房及辦公等輔助用房時,未按要求依法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申報辦理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及驗收手續,普遍存在防火間距不足、建筑耐火等級低、消防通道不暢、室內外消防水源缺乏等“先天性”火災隱患。另外中小型服裝企業多處于原始資本累積階段,資金少、規模小、設備陳舊、運行故障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廠房簡陋、環境擁擠、人員密集、易燃可燃物大量堆積,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嚴重后果。
2.經營業主安全意識淡漠。就轄區情況來看,中小型服裝企業經營業主普遍文化素質較低。據初步統計,中小型服裝企業經營業主中,其中初生畢業生占60%,高中畢業生占30%,具有高等學歷的僅占10%左右。由于自身素質的限制,多數經營業主缺乏對消防安全的認識,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甚至將完善消防設施、配置消防器材與政府一些部門亂攤派、亂收費、增加企業負擔畫等號,不能從自身安全、生產安全、員工生命安全等方面來認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意識淡漠;在消防設施上舍不得花錢,消防安全管理上舍不得投入,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上舍不得時間,機臺密集、人員集中、原料、成品及半成品堆積擁塞,見縫插針,大量成品半成品及原料堆放在樓梯間,安全通道及電氣設施周圍,一旦發生火災人員不易疏散,而且施救困難。
3.未按規定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中小型服裝企業由于認識不到位,多數企業未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要求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有的企業雖然明確了,但過于簡單空洞,可操作性、實用性不強,單位為了應付檢查,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未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消防安全事故隱患大量存在。
二、中小型服裝企業易發生火災的薄弱環節
1.發生火災的中小型服裝企業大多使用三合一廠房。三合一廠房,火災荷載高,用火用電雜亂無序,消防管理一塌糊涂,消防安全根本無從談起,一旦發生火災不但財產損失重大,還有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2.亂拉亂接電線,用電過負荷現象普遍存在。服裝生產廠房內照明和服裝機械使用量很大,一些企業為了擴大生產更是在廠房內過量安置服裝機械,亂接照明生產用電,造成用電過負荷現象、線路不穿管現象在中小型服裝企業中隨處可見,大大加大的火災發生的機率,是服裝廠火災的主要原因。
3.員工素質低,安全意識差,存在使用明火和吸煙現象。生活條件差也是造成服裝企業中使用明火做飯、取暖等現象存在的原因,更有無安全意識的員工在生產車間、倉庫內吸煙也是服裝企業火災多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4.超量生產、儲存可燃物,火災荷載大,是造成服裝企業發生火災后蔓延迅速的主要原因。中小型服裝企業由于生產定單決定生產量和儲存量,在定單多的情況下就會超量生產和儲存,服裝企業的原料和產品大多是易燃可燃物,一旦發生火災蔓延快是不可避免的,火災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也是不可估計的。
5.不符合要求的生產和儲存建筑是造成中、小型服裝企業發生火災后人員和財產損失大的主要原因。不符合耐火等級要求的建筑、不符合防火間距的建筑、不符合防火分區要求的建筑、和不符合疏散要求的建筑、沒有符合要求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沒有充足的消防器材的建筑,都可能加大火災損失,擴大火災影響,增加人員的傷亡。
三、中小型服裝企業防火安全措施
1.摸清底數,建立臺賬,加強指導,規范中小型服裝企業自身安全保障行為。針對服裝企業三班倒的特點,加強夜間消防安全檢查,摸清底數,掌握轄區服裝企業即時狀況。結合實際從軟件和硬件建設兩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操作性強、切合企業實際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做到全員消防教育培訓到位,消防設施、器材配置到位;動用明火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到位;火災隱患整改到位。確保消防安全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并結合企業發展階段不斷調整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使之與企業發展水平相適應,滿足安全生產的有關要求。
2.指導服務為先,改進監督管理模式,增強服務意識,確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為地方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消防安全服務和保障。對重大消防安全隱患要逐一落實責任人,實行跟蹤督辦,同時加大消防監督力度,確保不發生新的問題,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嚴格依照消防規范,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設計建設,嚴把審核驗收關,杜絕產生新的消防安全隱患。
3.明確責任,強化措施,規范消防安全管理行為。要按照有關要求,進一步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全面加大消防安全監督整改力度,不斷提升消防工作社會化程度,細化分解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努力形成一級抓一級,環環相扣的消防安全責任體制。針對當前中小型服裝企業規模小、地點分散的特點,要突出夜間消防安全檢查,此外還要聯合公安、工商、安監等有關政府部門切實加強協調配合,堅持齊抓共管,形成整體合力,堅決查處違犯消防法規的行為。
4.貫徹實施《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進一步推進消防工作法制化、社會化,建立健全消防管理保障機制,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履行消防安全職責,規范消防安全管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結合今年全省范圍內開展的人員密集場所“兩個能力”建設活動,指導其嚴格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逐步建立起“管理自主、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的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