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關于杜邦分析體系的研究有很多,筆者就其中最主要的三種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構思。
[關鍵詞]杜邦分析體系 權益凈利率
目前關于杜邦分析體系的研究有很多,但都各有利弊。筆者就其中最主要的三種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構思。
對于杜邦分析體系的研究,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下的體系。該種體系認為傳統財務分析體有如下局限性:
①計算總資產利潤率的“總資產”與“凈利潤”不匹配??傎Y產是全部資產提供者所享有的權利,而凈利潤是專屬于股東的,兩者不匹配。由于總資產凈利率的“投入與產出”不匹配,該指標就不能反映實際的回報率。
②沒有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傳統財務分析體系沒有區分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從財務管理的基本理念看,企業的金融資產是投資活動的剩余,是尚未投入實際經營活動的資產,應將其從經營資產中剔除。與此相適應,金融費用也應從經營收益中剔除。因此,正確計算基礎盈利能力的前提是區分經營資產和金融資產,區分經營收益和金融收益(費用)。
③沒有區分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因為負債的顯性成本(利息支出)僅僅是有息負債的成本,利息與有息負債相除,才是實際的平均利息率。有息負債與股東權益相除,才是更符合實際的財務杠桿。
鑒于此,杜邦分析體系的核心公式被修正為如下形式:

雖然該體系與傳統分析體系相比得到了修正,但筆者認為仍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①關于貨幣資金。由于外部分析人無法區分哪些貨幣資金是生產經營所必需的,哪些是投資的剩余,為了簡便起見,公式中將其全部列入金融資產,筆者認為欠妥。首先,貨幣資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F金沒有取得利息收入,其他貨幣資金也不一定取得了利息收入,因此不符合在此理念上計入金融資產的條件。其次,是當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金額較大而又不能正確區分經營性資產與金融性資產,將其全部計入金融資產而導致金融資產金額大于金融負債時,凈金融負債為負值,根據公式計算的凈利息率也就為負值,說明利息收入應大于利息支出,而公司報表上的財務費用卻為正值,說明利息支出應大于收入,引起矛盾和誤解。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沒能正確劃分經營性貨幣資金和金融性貨幣資金。所以說當凈負債為負值時,直接根據公式計算的凈利息率是沒有實際應用意義的。
②關于金融資產。在該體系的理念下以有無利息收入為依據來劃分是否計入金融資產,但是債權性金融資產不只是取得了利息收入,還取得了投資收益,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最后計入了投資收益,而公式“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中,分子“凈經營利潤”含有投資收益,而分母“凈經營資產”卻不含這部分金融資產,這樣分子分母就不匹配了。
③忽視了對現金流量的分析。上述分析體系仍然是以利潤為核心的分析指標,沒有現金流量的分析指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現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如果企業的現金流量不足,現金周轉不暢,現金調配不靈,將會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④不能反映上市公司重要財務指標間的相互關系。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信息很多,財務報表分析者要想通過眾多的信息正確地把握企業的財務現狀和未來,沒有其他任何工具比正確使用財務比率更重要。對于上市公司來說,重要的財務指標還有: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改進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并沒有反映上述重要的財務指標,不能反映現在公司股東權益的股份化,不利于對上市公司進行分析。
⑤忽視了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分析。經濟發展的可持續增長,是當今世界上的熱點問題之一。無論是世界經濟走勢還是每個企業的發展狀況,都離不開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綜合說明和判斷。同時,對于財務分析者來說也越來越趨于了解企業持續的發展能力。
第二,以每股收益為出發點的杜邦分析體系。該體系的作者趙敏在《從每股收益出發的杜邦分析方法及應用》中,從每股收益出發,將每股收益分解為每股凈資產與凈資產收益率,將每股凈資產又分解為權益負債比、負債總額與現金比與每股凈經營現金流量,但沒有考慮可持續增長率指標,也沒有區分總資產利潤率和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有息負債與無息負債。
第三,以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為出發點的杜邦分析體系。該體系的作者李建平在《基于上市公司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研究》中,從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出發,將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分解為現金指數和每股收益,將每股收益分解為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凈資產。此體系雖然然考慮了可持續增長率,但還是沒有區分總資產利潤率和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有息負債與無息負債,也沒有考慮股本的變化對每股凈資產的影響。
第四,修正杜邦分析體系的構思
筆者以每股經營凈現金流量為出發點對杜邦分析體系進一步改進。因為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一方面反映了當今“現金為王”的理念,同時它還反映了來自于主營業務的現金對每股資本的支持程度,也反映了公司最大的分紅派現能力,應是投資者和經營者最為關注的指標,所以,筆者將杜邦分析體系改進為如下形式:如圖

其中,經營資產是包含了貨幣資金和金融資產在內的資產,凈資產收益率等于權益凈利率。
主要指標釋義如下:
現金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每股凈資產
權益凈利率 =經營資產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可持續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股東權益本期增加÷期初股東權益

其中,對每股凈資產指標分解推導如下:
改進體系的重要意義在于:以每股經營現金流量為出發點,反映了當今“現金為王”的理念,同時將上市公司比較重要的財務指標基本上都考慮進去,使得用該體系對上市公司分析會更全面、更有效。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2]趙敏.從每股收益出發的杜邦分析方法及應用[J].企業科技發展,2008,(16)
[3]李建平.基于上市公司的杜邦分析體系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