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材的生產國、消費國,也是進口國,同時也是重要的出口國,銅材的總產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近年來,從2005年以來,由于國際經濟環境以及國內經濟發展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民幣持續升值,對于銅加工企業來講,人民幣的升值是有把雙刃劍,可以說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因此,銅加工企業應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才在市場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 銅加工行業
我國銅加工行業一直都處于中游發展水平,即市場需求較大,人要成本較低,技術創新也比較活躍,但也存在較大的差距,即行業的整體規模較小,專利技術以及制造設備都相對落后,集約化發展的水平較低。2005年以來,人民幣不間斷升值,對于出口企業形成了較大壓力,而對于進口產業形成了利好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的概述
人民幣升值的含義:就是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價格發生變化,長期以來人民幣與美元匯率都在8以上,2005年7月21日,我國政府宣布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經過十余年的穩定的貨幣匯率后,出現了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的調整,進入2006年以后,從1月4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8.0702起步,到2006年的12月29日的7.8087,2009年全年,人民幣匯率增長了2615個基點,2007年從1月11日告破7.8元后,全年人民幣單邊升值,至2007年年末,美元兌人民幣最終以7.3046收尾,較2006年的7.8087升值6.5%,進入2008年的4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告破7,2008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到歷史最低點即6.83,至今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的6.83的水平,進入2010年以后,受國際市場的影響以及美國經濟政策的影響,人民幣再一次升值的預期被廣泛提到新的歷史話題上來,國際上普通認為人民幣升值會在2010年7月到8月。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從2007年以來,人民幣的單邊升值,也就是說美元在不停的貶值,而人民幣在不停的升值,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能力持續加強。
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的影響是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在有利方面,人民幣升值會使進口企業的成本降低,提高人民幣的購買能力,可以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在不利的方面是,近年來,我國一直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研發和政策扶持,鼓勵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參與全球經濟發展,走出去參加境外經濟發展,占領國際市場,人民幣升值以后,會對這些出口企業形成不利影響,主要由于人民幣的升值,使得產品失去價格優勢,出口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不利的變化,利潤率大幅度降低,同時人民幣升值還會推動大量的資金擁入國內,由于國內貨幣資金的大規模擁入會造成通貨膨脹,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三、我國銅加工業發展現狀
1.我國銅需求規模
多年來,由于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資源消費國,進口國,對銅的需求和進口持續居高不下,2005年我國精煉銅(含少量銅合金)、銅精礦、廢銅料的進口量分別為138萬噸、288萬噸、395.76萬噸;進口幣值分別為34.83億美元、22.38億美元、24.55億美元,累計81.75美元,至2008年,我國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銅進口雖然有明顯下降,但總需求量仍居世界前列,我國未鍛造的銅及銅材(以下簡稱銅)進出口325.7萬噸,比2007年(下同)下降4.3%。其中,進口263.7萬噸,由2007年的大幅增長34.8%逆轉為下降5.1%;出口62萬噸,下降0.8%;全年凈進口量為201.7萬噸,下降6.4%。2000年至2008年,我國銅產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3.5%,1999年,我國進口銅進口首次超過100萬噸,到2009年達到429萬噸,較2008年大幅增長62.7%,截止2009年底,我國銅加工企業有1200家,產量超過10萬噸的有寧波金田,浙江海亮,高新張銅、河南金龍等。
2.我國銅加工企業發展特點
一是我國我銅加工企業生產量大幅提升,2006年,我國銅加工企業生產量達到628.8萬噸,與2007年相比增長18.1%;二我國銅加工企業出口受多種因素影響受阻,到企業的盈利水平與出口積極性明顯下降。2007年2月份,中國海關將銅管類產品的編碼從此前的3 種細分為7種,即外徑≤25mm 帶有內( 外) 螺紋或翅片的精煉銅管、外徑≤ 25 m m 的其他精煉銅管、其他精煉銅管、盤卷的銅鋅合金( 黃銅) 管、其他銅鋅合金( 黃銅) 管、白銅或德銀管、其他銅合金管。其中, 除“ 外徑≤ 25mm的帶有內( 外) 螺紋或翅片的精煉銅管” 保留了13%的出口退稅稅率, 其他幾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稅率已經下調為5%;三是開始進入資本市場運作,并開始海外市場開拓。寧波金田,浙江海亮,高新張銅、河南金龍等企業先后上市募集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并在境外設立基地,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四、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銅加工企業的影響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對于人民幣升值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因為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同樣對于銅加工企業也是如此,由于銅加工企業存在很多種因素影響和環境影響,因此,人民幣升值對于銅加工的各個環境影響程度和影響性質都是有所差異的。
1.人民幣升值對于銅材進口形成有利影響
在銅加工的過程中,構成生產成本的主要有原材料、勞動力、財務費用、折舊、利稅費等,因此,原材料的生產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銅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我國是銅材凈進口呈現連年增長的勢頭,人民值升值,代表美元貶值,以美元標價的銅材不變的情況下,購置銅材就意味著我們付出較低的成本。有關資料表明,我國銅冶煉企業的原料自給率普遍比較低,最好的如江西銅業,也只有50%左右,其余大多數冶煉企業的原料自給率都低于40%。因此,“我國不得不靠大量進口來解決供需矛盾。去年,我國精煉銅(含少量銅合金)、銅精礦、廢銅料的進口量分別為138萬噸、288萬噸、395.76萬噸;進口幣值分別為34.83億美元、22.38億美元、24.55億美元,累計81.75美元,這是相當高的一個水平。若以人民幣升值2%計算,進口上述商品可節約1.635億美元,它會有效降低我國企業生產成本?!?,這對于我國銅加工企業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例如銅治練企業的原材料成本隨之大輻度降低,同時在人民幣升值對進口有利的影響下,形成我國大量進口銅的動力,由于成為進口銅大國,必然提升我國在銅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這在一定意義上講,有利于提高我國銅加工企業參與世界經濟業務。
2.對銅出口加工企業造成利潤下滑的不利影響
由于銅出口加工企業它的成本需要一次性轉移,出口企業的產品進入國外市場進行產品銷售變現,才可以獲得銷售收入,而銷售收入的計價貨幣為美元,在銷售收入等同的情況下,由于人民幣升值,折算或者匯兌人民幣后,價值大量縮水,出口企業利潤率大打折扣,銅加工企業經營績效受到業重影響。以當前國際銅市場當前的報價3200美元左右的水平上,如果人民幣匯率升值,將會導致我國銅加工企業利潤的整體下滑。
3.對銅加工企業的加工費形成大幅下降的影響
目前,在我國1200家銅加工企業中,有一大部分為銅冶煉企業,這些企業專業致力于來料加工,而不從事技術創造,它們的一部分收入主要是來自于原料加工的銅加工費,由于在國際上,銅加工費是以美元計價的,人民幣升值后,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后,將會大大減少銅冶煉企業的加工費收入,導致利潤率下滑。
由上所述可知,我國銅加工企業受人民幣升值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例如銅材進口成本較低,對于銅加工企業的影響可以使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對于我國企業提高市場定價,參與世界行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對于來料加工和出口企業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影響,但是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一升一降,一方面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受到價格提升,在人民幣升值幅度不大的情況下,二者可以互相抵消,受到影響不大,如果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的情況下,需要綜合平衡相互之間的利益以及重要影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王君:中國銅加工行業發展特點與矛盾,市場資訊:25
[2]人民幣匯改對中國銅生產流通領域帶雙方面影響:http://finance.sina.com.cn/futuremarket/fmnews/20050722/12171825348.shtml
[3]人民幣升值對銅行業的影響,世華財訊
[4]2009年中國銅進出口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