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出口型企業的出口額的影響進行單因素分析,建立以出口額為被解釋變量,以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為解釋變量的簡單線性回歸模型,并利用Eviews軟件對模型進行數量化分析。從而解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出口額的影響,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的人民幣匯率改革方向。
[關鍵詞] 中國出口額 匯率變動 單因素分析
一、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型企業的負面影響
近年來,人民幣呈現出不斷升值的趨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從01年的8.2779:1變動為08年的6.8505:1。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彰顯了人民幣地位的提高,肯定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使得中國外債壓力減輕和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但同時,由于人民幣的升值,卻減少了我國的外貿和出口量。
從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逐步實行人民幣匯率并軌,目前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加入世貿組織后,政府對人民幣的干預程度降低,人民幣不斷升值。人民幣大幅升值, 我國出口型企業的出口勢必減少,會使幾乎所有出口產業都遭受打擊。
不過還是有少數享受外銷退稅,以內銷補貼外銷的產業較沒有受到此等優惠的產業,所受沖擊相對較輕。享受優惠的為比較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相關產業或地方政府為了爭取補貼收入,而極力維持生產,這些無競爭力的產業都可依靠補貼勉強存活。而未受優惠的,則有不少是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因無政府補貼而影響生產和出口,結果率先倒閉,致使產業結構趨向惡化。

二、建立匯率出口模型并檢驗
通過以上的計量模型,證實了匯率的上升對出口額的減少的影響。雖然有直接減產的不良影響,但是我們也應該用辯證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型企業也有其有利影響。
三、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型企業的正面影響
從長期的觀點來看,人民幣的升值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也有其積極的一面。一直以來,我國出口型企業大多輸出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由于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使得我國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以其價格優勢占得一席之地, 但由于近些年來的匯率變動,人民幣持續升值,我國的產品價格也逐漸攀高,這使得我過出口產品的傳統優勢逐漸喪失。所以,這一矛盾的出現可以迫使我國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勞動密集型部門的資金流向資本密集型部門,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方向努力。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國內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仍有一席之地,就要盡可能地壓縮生產經營成本,因為為了保住國際市場,不得不降低采購生產資料的價格或提高管理方式來壓縮生產成本。而壓縮生產成本的空間并不大,因此,企業必須從自身管理經營入手,加強管理方法的改進,提高生產效率來爭取利潤空間。
人民幣的升值歸根結底是匯率在產生作用,貨幣升值必然會引起一系列的金融變動,但這也能促使我國貨幣當局更好地運用貨幣政策,來增強宏觀經濟調控的能力。作為我國的出口型企業,也必然從中獲益。貨幣是一個國家發行的代替金銀流通的一種符號,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弊都是不可避免的,發行貨幣的機關可以適當采取行動糾正由升值帶來的不良影響,使我國的外貿行業得到較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張曉恫.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使用指南.第二版.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