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開設二板市場的呼聲日益高漲,本文結合美國納斯達克市場和國內主板市場進行全面的比較分析,從中找到會計核算制度對二者的影響。由此得到教訓和啟迪,為二板市場的設立提供參考。
[關鍵詞] 二板市場 必要條件 會計核算 制度
一個證券市場的成功是與高水平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密不可分的,規范的會計核算制度在即將設立的二板市場中繼續發揮使公司質量得到保障、使投資者權益能夠得到有效保護,促進資本形成和有效配置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的作用。
一、二板市場的內涵
二板市場是指主板市場之外專為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籌資途徑的一個新市場。在二板市場掛牌上市的公司多為具有潛在成長性的新興中小型企業。其特點在于:(1)注重企業的發展前景,而不是企業現狀和業績;(2)全部運作都體現市場規律;(3)低上市標準高收益特征;(4)針對高風險而加大監管力度的市場;(5)國際性市場;(6)無固定交易場所,其交易靠現代化信息系統來完成;(7)交易方式靈活,按凈價基礎確定交易價格,交易間無傭金,交易額無數量起點和單位限制;(8)交易的證券種類繁多;(9)既有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又是專門扶持中小企業融資變現的平臺;(10)是科技飛速發展與金融創新的產物。
二、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會計核算制度分析
1.美國會計制度簡介
美國會計的重要特點是財務會計準則制訂的分權制。即在代表政府的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支持下,由獨立的民間會計職業組織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制訂指導企業會計實務的公認會計原則(GAAP)。其會計宏觀管理框架可以概括為:國會→SEC→FASB→GAAP。作為美國最高立法機構,國會極少直接過問會計問題。它授權SEC負責實施與證券發行、交易有關的法令以及會計準則的制訂,以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SEC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由總統委派并經國會批準的5名委員領導。對于證券公開上市的公司,SEC在制訂公認會計準則方面擁有法律賦予的最高權威,負責制訂“國會認定為與民眾利益或保護投資人所必需的恰當的規則和規范”。它對公司會計的權威性影響體現在:(1)授權對公司提交的報告中會計報表的格式和項目以及編制的會計方法做出規定;(2)對公認會計原則的制訂和監督權。但自SEC成立以來,它一直把行使這種權力限制在監督作用上,對GAAP保留否決權,準許并鼓勵民間職業團體在會計準則的制訂過程中保持主導地位。這種安排既可以充分利用民間雄厚的會計力量,減輕自己在制訂會計準則方面所需的人力、物力負擔,又可避免美國社會厭惡政府干預的心理需要,最后,它還可利用最終裁決權引導企業財務會計和報告實務的發展方向。FASB自1973年成立至今,一直是負責制訂美國財務會計和報告準則的民間性指定組織。上述三個組織先后制訂的51份《會計研究公告》、31份《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書》以及130多份《財務會計準則公告》共同構成了美國的GAAP。
2.美國會計制度在資本市場的運用
目前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選擇的是以具體規則為基礎的準則制定方式。因此,美國的財務會計準則既多又細且注重對技術細節的規定,以及強調財務報表在技術上符合公認的會計準則(GAAP)的內在目的是希望企業在制定財務報告時有所指向。未來美國會計準則可能會引入以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會計誰則。這種準則更注重經濟事項的實質,在涉及公司具體實際時,允許在準則約束的框架下進行合理的專業判斷。此外,還要求簡化披露模式、裁減冗余信息、對核心信息增大披露頻率以及簡化整個會計披露模式。
三、對我國二板市場的啟示
1.美國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對我國二板市場的啟示
中國正在建設的二板市場將出生于一個證券法規不健全以及證券法執行不力的時刻。同時,在其他方面的配套制度也處于很不完善的階段。因此,納斯達克市場給予的啟示對我國二板市場的設立、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1)上市公司和會計準則互為動力,共同發展。規范證券市場信息披露的內在要求推動著會計準則的研究與制定,證券市場越發展,越要求建立完善的會計準則體系。而會計準則的研究、制定與不斷完善又反過來促進了上市公司的發展。美國上市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美國上市公司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準則。我國應加大會計準則研究和制訂的力度,盡快建立一套適應我國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會計準則體系;(2)會計準則國際化趨勢。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證券市場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問題將更加突出,表現出維護發達國家利益、為上市公司服務的趨向。我國加入WTO后,要求我國經濟更快地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在制定我國會計準則時,要求盡量吸收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和西方國家會計準則的先進成果,使之盡量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
2.主板市場會計核算制度對我國二板市場的啟示
在主板市場,由于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國企改制而來,企業財務制度比較健全,相應調整影響不大,而二板上市公司改制前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或獨資公司,改制后執行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會計制度,前后會計制度有明顯差異,具體表現在四項計提對有限責任公司不作要求,而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執行,這就可能導致一個創業企業改制前可能盈利很多,改制后卻出現虧損,采用追溯計提的辦法,也可能導致改制前凈資產的變更,進而影響改制前的每股凈資產,導致企業注冊資本金不實。
會計準則制定部門可以根據我國轉型時期的市場環境,從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披露等方面加以規范以保證會計信息具有可靠性兼顧相關性。鑒于美國《薩班斯一奧克斯利法案》要求將原來由民間制定會計準則的權利劃歸到新審計規則管理局。由此建議相關部門將境內上市公司會計準則的制定權及修訂權移交給中國證監會以及建立一套職業判斷的評價與約束機制來規范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具體應轉移會計準則制定權及修訂權和建立職業判斷的評價與約束機制。
參考文獻:
[1]張希虹: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規范體系研究[D]. 東北林業大學,2006
[2]李桂芳:執行新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問題的研究. 時代經貿(中旬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