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與西方文化方面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倫理與法制觀念、思維方式及待人態度上,通過對這種差異的分析,指出文化的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以及我國應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 文化差異商務談判影響
人類的生活都處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當中,人們的生活處處體現一定的文化。文化是一種積淀物,是知識、經驗、處世態度、價值觀、社會結構、信仰、宗教、社會角色、時空觀念、宇宙觀以及物質財富等的積淀,因此,一個人得行為和心理方式都被一定的文化影響著。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及對談判活動的影響
不同文化特性的民族,在交往過程中,往往可以清楚的看出他們各自的特性。因此,他們的交往也往往可以看做兩種文化的互相碰撞。這在中西方商務談判中,可以非常明顯得看出。
1.國際談判領域中的中西文化差異
(1)法制和倫理觀念的差異。法制和倫理觀念都對人們的行為和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中西方在這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
①回避是國人的根深蒂固的習慣。中國是倫理大國,一般都從倫理的視角進行考慮問題,考慮如何贏得周圍輿論的支持,習慣于通過“組織”、通過輿論發揮道德規范化的作用,認為法律手段在解決問題時要慎用。;而西方與此相反,他們大部分都有著尚法的觀念,喜歡從法律上考慮問題。
②中西方處事風格大相庭徑。西方人喜歡把一切問題放在法律框架去解決,因為法律在他們心理是理智正義的化身,而難以捉摸透的良心和道德的作用是不足于正確解決問題的。因此,在西方有很多個人和公司都聘有專門的法律顧問和律師,遇有糾紛時則由他們去解決。
(2)認識客觀事物的思維差異。中國自古有“天朝”自居的心理,極易培養國人的自尊心理,同時也是產生“自傲的偏見”, 形成一種愛“面子”的心理,使自己心理背上一定的負擔。在談判中, 中國人無論如何都不要丟失面子。西方國家的國民性,崇尚奮斗和獨立行動,性格外露, 熱情奔放,充滿自信,表面的、儀式性的東西他們一般不著重考慮,而把心思都放在對實質性的問題上。
2.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
(1)“面子”心理對談判的影響。中國的國民性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十分看重“面子”或者說“體面”。在與對方談判中,他們寧愿選擇在“體面”方面取勝,而犧牲“利益”。中國人的談判心理應及時調整過來,強化自身的優勢,避免自身缺點被利用。中國人在國際商務談判中較講究以和睦為貴,喜歡保持友好的環境,甚至在談判不愿與對方有直接沖突,他們認為沖突可通過競爭、合作、妥協、回避、和解的方法解決。如果雙方在談判中發生沖突,中國人則立刻強調雙方合作的成功方面,以此消解沖突給雙方友好關系帶來的消極影響,并避免矛盾夸大。
(2)“倫理至上”的觀念對談判的影響。在談判過程中,中國人習慣于從道德視野來解決問題,他們喜歡把道德的作用夸大,希望道德能夠起到社會輿論的作用,并通過輿論譴責不道德的行為,使自己是道德的獲勝者,并以此獲得談判成功。在數千年的封建文化下,國人不崇尚法律,而是道德的作用。美國學者帕伊感慨地在其著作中寫道:“許多我們會見過的美國工商業者告訴我們,他們已經學會,在中國人中間,只需用口頭約定,點一點頭或者握一下手,來決定協議或協議生效的可能。”西方社會是法制發達的社會,他們喜歡在法律的框架下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商務談判中,必定有律師,律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我們應采取的基本對策
1.重集體還是重個人
中西方在談判過程中,都是既重集體又重個人的。但相比較而言,由于西方人比較崇尚自由主義,一方面強調集體的權力的必要時,也強調個人的責任,個人應當有足夠的權力。中國人則相反,強調集體的責任,個人的權力,把最后的決定權讓給集體。在商務談判中,西方人的談判代表只是一兩個人,但他們身后是有一個決策機構指揮的,談判者的權限是決策機構事先賦予的;而集體出現的中方談判代表,卻是一個人做最后的決定。個人的意見畢竟是比不上集體的意見的,它或者有考慮不周的時候,或者有失誤的時候。在商務談判中,談判小組應該有足夠的權力,他們經過集體的理智考慮,做出的最后決定會比個人做出的更加科學。
2.重結果還是重關系
在價值觀方面:西方人對表面的、儀式性的東西看得很淡,而對實質性的問題卻非常敏感。中國人則著重和諧談判,希望在談判過程中保持友好的環境背景,得到雙方的信任。
在談判中,中國人不愿與對方發生直接面對沖突,影響友好局面;沖突在中國人看來是非常嚴重的。中國人寧愿犧牲利益,也要保持友好的局面。他們認為,友好的氣氛是談判的一個勝利標準。這樣一來,他們會為了和對方保持友好關系,而在利益上不斷選擇讓步和妥協,這對集體的利益將會造成損失。所以,在談判中,我們在保持友好環境時,應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3.先談原則還是先談細節
中國人喜歡講原則,在談判時,一般注重“先談原則,后談細節”;而西方恰恰相反,他們比較注重“先談細節,避免討論原則”。這樣在談判過程中,往往意見分歧很大。中國人喜歡在處理麻煩的細節問題之前先就確定原則。西方人由于對中國人的這種談判方式不夠適應,結果談判的結局往往是比較有利于中國人。細節是西方人思考問題的本質,他們比較愿意在細節問題上多動腦筋,而對于原則性問題的討論顯得沒有很大的興趣。顯然,原則的提前確定,對細節有制約作用,這也因此讓中國人在談判桌上占有優勢的原因。
中西文化差異對商務談判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要從中分析文化差異的具體情況,在談判中,避免自己的缺點,發揮自己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Indaba Beam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品媛:現代商務談判[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5
[4]正元:國際商務文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