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連鎖經營是零售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人才缺乏是發展中的一個難題。本文闡述國內連鎖企業高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渴望,分析高職院校連鎖專業頂崗實習“零距離”人才培養過程中進行的改革和實踐,探討校企聯手進行人才培養、完善頂崗實習機制、加速人才培養的思路。
[關鍵詞] 連鎖經營人才需求 頂崗實習完善機制
一、連鎖企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渴望
1.連鎖經營快速發展,人才需求規模巨大
連鎖行業發展勢頭強勁,2009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達到1.3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百強企業門店總數達到13.7萬個,門店總數增長18.9%;百強企業銷售額與2008年相同,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蘇寧電器集團以1170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居中國連鎖百強榜首,國美電器集團、百聯集團有限公司、大商集團有限公司、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分別以1068億元、979億元、705億元、680億元的銷售業績排名第二至五位;百強企業銷售增長高于社會的平均水平。2010年百強連鎖企業銷售增長預計將達到18%左右,直接開店,提升單店效率,提高同店比,將是銷售增長的重要來源,大型企業更將積極地開展并購,以網絡零售業務為重點拓展多種營銷渠道。
經過幾年的持續快速發展,連鎖百強企業增長明顯,特別是二三線城市高于一線城市。在連鎖經營快速發展的同時,人才缺乏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企業管理基礎弱,缺乏有執行力的中層管理人員,缺乏優秀的店長,管理人員綜合能力提高慢;一線員工流動率高,店員流失大、人員招聘困難;人員培養期長成本大、培訓效果不明顯,企業快速發展與人才培養速度和效果差異非常明顯。
2.連鎖經營專業性強,人才需求標準高
連鎖經營的運作模式是對傳統、分散的單店進行整合,形成集團化、低成本、高效益的規模經濟優勢,其組織機構、市場商圈、營銷方式、溝通協調、核算方式等都與傳統單店有很大區別,實行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配送、統一服務規范等,組織形式上是聯合化和標準化,經營方式上是一體化和專業化,管理方式上是規模化和現代化。這種模式下,從企業經營策略、經營計劃的制定,人力資源、商品采購、物流配送、選點布局、投融資管理、財務、保險及法律事務等,到每個門店的具體選址、規劃設計、現場管理、市場推廣等具體操作都需要專業化的運作,特別是連鎖經營手段現代化和電子化,決定了連鎖經營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比傳統企業要求更高,人才的專業性更強,物流管理、營銷管理、技術管理三類人才是企業競爭和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二、高職院校連鎖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1.充分認識人才緊缺,人才培養定位明確
連鎖經營作為當今最富有活力、發展最迅速的一種經營方式,經營管理人才的缺乏已引起廣泛的關注。作為連鎖企業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高職院校專業建設進行著不斷的教學改革和探索,根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啟動實施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確定全國百所示范建設院校,經過三年的建設,確立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改革方向,與用人單位聯合開展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教學管理,將課堂建到生產車間、社會服務場所,聘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實踐教學學時達到60~70%,其中作為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零距離”的頂崗實習,更是受到高度重視,學生有半年以上時間在企業頂崗實習,頂崗實習的畢業生比例由68%提高到97%。
由于連鎖企業的崗位設置復雜,涉及采購、儲運、銷售等諸多環節,企業的職位又涵蓋了一線服務員、基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等多個層次,其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不同職位,對員工的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就不同,合理的專業定位對于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一些院校的連鎖專業在示范建設中被確定為重點建設專業,如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將連鎖企業基層領班人——連鎖店長作為人才培養定位,面向現代連鎖經營行業,培養具備良好職業道德、掌握連鎖店管理技能和方法 “有愛心、講誠信、負責任、能財會商”、“懂管理、能策劃、善營銷”專業技能人才,不懈的努力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
2.連鎖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難點
在三年的示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職業教育發展中仍有著致命的弱點,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說:弱在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當中,主要表現在企業與職業院校牽手熱情不高,原因在哪里?用專家的話說是企業的利益難以體現,學校與行業關系脫節。
頂崗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關鍵一步,校企合作發揮著重要作用。連鎖專業的學生都有半年以上在企業頂崗實習的時間,絕大多數的畢業生都參加了頂崗實習。但是,頂崗實習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大部分學生只能在一個簡單的勞動崗位上從事簡單的勞動,并且大都是勞動密集型的崗位,讓企業為學生進行輪崗難度很大,更談不到參與到部門的管理和企業開發的項目當中,不少企業把實習生當廉價勞動力,簡單地讓學生進行頂崗工作,并未把頂崗實習的學生當成是自己的準員工進行培養,為此引發了一些矛盾。一些學校在頂崗實習組織中部分功能缺失,把頂崗實習等同于就業,學生送往企業后少于過問,學校與企業間很少就實習內容、實習步驟、實習評價的等問題做有效溝通和合理安排。面對這些問題,職業院校已有充分認識,也認識到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困難,為此,開展大量的市場調研,不斷地進行著教學改革,制定靈活的教學時間和教學方法,尋找企業需求,在企業重大活動月、工作繁忙之際,為學生提供各個崗位的實踐鍛煉機會。
三、校企聯手,以完善頂崗實習機制為切入口,加快連鎖專業人才培養
1. 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統籌協調,搭建合作平臺
連鎖專業要加快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一個有效途徑,它是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將理論應用實踐的第一步,而做實、做好頂崗實習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一個必經之路。剛剛出臺的《教育規劃綱要》認識到要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促進校企合作制度化。”在政府搭建的平臺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必定會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賦予企業更大的社會責任,建立和完善行業企業主動參與職業教育的激勵和保障機制,探索校企結合互利雙贏,建立校企結合的長效機制。
2.以完善頂崗實習機制為切入口,促進合作,加快人才培養
連鎖專業的頂崗實習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依托,根據企業的需求,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崗位上進行實際鍛煉的一個環節,是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將技能應用于實際工作崗位的一個重要過程,是高職實踐教學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強化學生職業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有政府統籌協調,有職業教育的中長期發展目標,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定會走上一個健康的發展軌道。
在這一利好的背景下,以完善頂崗實習機制為切入口,加強連鎖專業頂崗實習機制建設,依據商業行業的特點,優化頂崗實習教學項目和內容,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指導教師,提升學生的商業職業素質,完善頂崗實習教學管理制度和考評制度,理順這些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發揮各要素的功能,使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培養的人才符合企業的需要,縮短企業人才的培養周期,引導行業企業在職業學校培養目標制定、專業設置、課程改革、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師培養等方面發揮作用,不懈的努力必定會加快連鎖經營人才的培養。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還是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養成,都是校企雙方共同合作進行的,如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與沈陽商業城集團合作已率先作出嘗試:為適應行業企業季節經營周期,實施“84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將傳統的3學年6學期,按照企業經營規律和周期要求,改革為8個彈性學期,并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彈性設置學期起止時間,針對崗位能力層次遞進的要求,使學生在商品銷售作業、門店營運管理、倉儲配送管理、連鎖企業綜合管理4個崗位核心能力上得到實踐鍛煉,通過頂崗實習,完成1個完整的連鎖企業采供、儲運、配送、銷售工作流程,我們期待著這個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我們知道,未來企業間的競爭,是企業人才開發和利用的競爭,它關系到企業的興衰與成敗,這點共識對我們發展連鎖企業同樣重要。因此,加強校企合作,完善頂崗實習機制建設,加快連鎖專業人才培養,造就一批商業連鎖行業高技能的專業人才隊伍,這將是我國連鎖企業適應未來競爭和成功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參考文獻:
[1]曹慧,鄧凱元.高等學校連鎖、特許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現狀研究 ,北京城市學院教育科學研究課題(0905N15)階段性成果.
[2]2009年度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行業發展情況調查,新浪財經,2010.03.25.
[3]《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執行情況報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0.3.29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