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技術創新引導資金項目資助的文章
(1)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技術創新管理的政府激勵區域適應性效果評價研究;項目計劃編號:NJ09074, 2009-2011;(2)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技術創新管理的政府激勵評價研究;項目計劃編號:2009MS1009,2009.7-2011.12;(3)內蒙古技術創新引導資金項目:自主創新產品管理機制與政府采購管理體系研究:項目計劃編號:20090819
[摘要] 近幾年來,內蒙古在政府采購促進技術創新的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本文介紹了內蒙古政府采購的發展情況與特點,及內蒙古政府采購與技術創新的激勵體制,并針對目前工作中所存在問題提出了相關的一些建議,內蒙古政府采購工作在日后的工作中會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
[關鍵詞] 內蒙古 政府采購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作為我國十一五規劃及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的重要戰略部署。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進行技術創新,而進行技術創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政府采購。所以,內蒙古要加快技術創新,就得促進政府采購的發展。
近年來內蒙古政府采購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在國家頒發《政府采購法》后,內蒙古更是加快了政府采購工作的步伐,先后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行政府采購制度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工程管理暫行辦法》、《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工作考核暫行辦法》、《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工作程序》等。《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工程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在全國尚屬先例。2008年,內蒙古印發了《關于做好擴大內需投資項目政府采購工作的通知》,使擴大內需投資項目中的政府采購工作更加規范、高效。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等盟市在政府采購工作中遇到新問題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都為內蒙古政府采購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內蒙古政府采購的概況
1.內蒙古政府采購的發展概述
從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的政府采購工作開始起步,到1998年初內蒙古自治區開始政府采購試點工作,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等地區分設試點。在幾年的探索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工作的推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999年初,內蒙古自治區開始對本級進行教育、衛生等部門的大宗設備采購項目,創新的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了政府集中采購,為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和示范作用。
內蒙古政府采購中心從2000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提出由自治區財政廳負責籌建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中心,到2002年7月,獲得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準,政府采購管理處在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單獨設立,實現了政府采購監管和執行職能的首次分離,進一步朝政府采購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向前進。2003年3月28日,按照2003年的《政府采購法》的要求和2002年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議精神,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籌建的政府采購中心正式掛牌運營,實現了政府采購監管和執行的完全分離,為政府采購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內蒙古的政府采購工作走上了一條穩定、快速、健康的發展之路。
2.內蒙古政府采購的特點
在內蒙古政府采購過程中,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政府采購規模在逐年擴大。從2001年內蒙古政府采購規模3億元,擴大到2008年政府采購規模破百億元,達到了133.8億元。
二是采購范圍不斷擴大。通過數據表明政府采購范圍從以貨物類為主,逐步擴大到貨物、工程和服務三大領域。
三是政府采購方式的變化。內蒙古政府采購方式主要有采用單一來源方式、自行委托的采購任務、招標方式、公開招標方式、邀請招標方式、競爭性談判性方式、詢價方式、網上詢價方式等。近幾年政府采購方式也在發生變化。擴大采用公開招標方式采購的范圍,公開招標已成為政府采購的主要方式。內蒙古政府采購方式所占百分比如表1所示。
表1 內蒙古政府采購方式所占百分比

(數據來源:內蒙古財政廳)
四是政府采購規范化。對自治區本級政府采購建立了專家庫,對招標過程中評委的產生采用了隨機抽取方式。還對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限額標準實行分級管理,一年一定。在自治區本級財政國庫處設立了政府采購資金專戶,實行政府集中采購資金財政直接支付管理制度。
通過政府采購,一方面政府采購對社會需求起到了引導作用,另一方面為技術創新產品創造了市場,政府充當了新產品的實驗場所,有利于行業標準的制定和規章條例的修改。
二、內蒙古政府采購與技術創新的激勵體制
1.技術創新激勵的基本框架
激勵主要是指在一個經濟體系內,使激勵對象有動力去實現系統的目標。技術創新活動的激勵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國家對企業創新活動的宏觀激勵;二是企業內部對創新活動的激勵。針對技術創新的特點,以企業制度、市場和國家三種角度為出發點,建立一個市場經濟體系下的激勵企業創新的框架。可以通過對市場體系的建設,使得企業有壓力去創新;可以通過企業制度改革,促使企業有動力搞技術創新;還可以通過國家的角度,用非市場的方法,如政策,以激勵企業創新。
但是由于技術創新具有不確定性、風險性、外溢效應及信息不對稱等特點,技術創新活動就存在著市場失靈,市場失靈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而政府采購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購就是用“看得見的手”調控“看不見的手”,即通過適當的政府采購,擴大技術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技術創新產品和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安全的和信息透明的市場,從而降低在技術創新過程中諸多的不確定性,使政府采購成為促進技術創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采購制度之所以能夠對企業起到技術創新的激勵作用,是因為政府采購能夠提高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新激勵。一方面是政府通過政府采購幫助企業克服技術創新的風險、資金、人力等方面困難的幫助,使得企業從內部推動技術創新;另一方面是政府采購通過對社會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影響市場需求和行業競爭,從外部的社會環境形成對技術創新的拉動作用,從而形成了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激勵機制。政府采購與技術創新的激勵體制見圖2所示。

圖2 政府采購與技術創新的激勵體制
2.內蒙古技術創新的政府采購激勵體制的現狀
在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提到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作為我國的奮斗目標之一。而有效促進技術創新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中對創新產品進行政府采購是一種有力而又有效的手段。國務院在《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中明確指出,政府采購是促進產品技術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把政府采購推進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提高到了國家級的層面。
內蒙古政府進行了政府采購對技術創新扶持的管理制度設計與實施。出臺了內蒙古政府采購對技術創新扶持的系列管理文件,制定了內蒙古《內蒙古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目錄》,而制定該目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激發產品的技術創新。而且組織并實施了內蒙古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的試點工作與內蒙古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的推廣工作。通過對內蒙古政府采購工作的技術創新產品的試點工作和推廣工作,更是將政府采購激勵技術創新落到了實處。內蒙古政府采購激勵技術創新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
內蒙古自治區把技術創新戰略作為建設創新型內蒙古的重要支撐和組成部分,要與自治區的科技實力、經濟發展和產業技術能力等因素相適應,并要根據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完善。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發展“十一五”計劃及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的重要戰略部署。從“十一五”開始,內蒙古就全面實施內蒙古區域創新體系的“22311”行動,即建設大學和科研機構2大原始創新高地;建設家畜繁殖、草地生態、遙感與地理信息等20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建設羊絨、稀土、畜牧業裝備、蒙藥、新能源、新材料等3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抓好包鋼、包鋁、伊利、蒙西、北重、草原興發等100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培育啟動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虛擬科技研究院、京蒙高科企業孵化器、內蒙古科技城、大學科技園等10大創新示范工程。力爭在10年內初步建成內蒙古區域技術創新體系。政府通過對企業政策的扶持,引導了企業對產品的技術創新,企業獲得了政府采購的訂單,保證了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提出內蒙古政府采購激勵技術創新的建議
目前,內蒙古政府采購激勵技術創新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政府采購激勵技術創新的法律制度體系還不健全,缺乏具體操作規程規定,有關法律之間的規定還存在不協調的地方;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仍不理想,一些應實施政府采購的項目還未實施政府采購;具體采購活動中仍存在不夠規范、不夠細化的問題,政府采購運行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在一些地區、一些部門違規違紀行為時有發生,監督處罰的力度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大。為了保證政府采購工作的正常運作,就要不斷完善上述中所面臨的問題,促進技術創新。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內蒙古政府采購激勵技術創新的建議。
1.把政府采購政策納入內蒙古區域創新體系中。在《政府采購法》的指導下,細化促進技術創新的目標規定,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規以保證這一目標的落實。要明確各級政府用政府采購手段扶持技術創新的任務,并規定技術創新成果采購的品種和數量;確定各級政府采購中的國內自主創新產品比例等等。充分發揮政府采購在促進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用。
2.在完善的政府采購制度中,還要增加政府采購的規模。參考國際慣例,盡量使其在GDP的份額占到10%左右。像美國等發達國家,政府采購的規模都占到了GDP份額的10%以上。通過這樣的手段,政府采購就能創造出充足的需求,有效拉動技術創新的發展。
3.在政府采購中,加大對技術創新產品的傾斜。技術創新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內蒙古要在繼續擴大政府采購規模的基礎上,有計劃的擴大技術創新產品的需求,并及時對外公布,為技術創新提供明確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4.政府采購促進技術創新要引入競爭機制。競爭原則是政府采購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在實行政府采購促進自主創新目標的過程中,要認清扶持的概念,不是扶持落后。在扶持的過程中,也要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至少要保證國內自主創新主體之間的競爭。
5.利用政府采購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一般規模小,技術和設備相對落后,資金短缺,承受市場風險的能力也較弱,在市場競爭中同大企業或外國企業相比處于不利的地位。但同時,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因此,有必要建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蓓,陳良華:政府采購促進自主創新的經濟學分析[J].石家莊:價值工程,2007(9):69-72
[2]劉恒斌.科學管理規范操作努力打造“陽光”采購平臺[J].中國政府采購, 2008年(2):35-36
[3]葉偉巍:激發高技術企業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制度[J].北京:科學學研究,2007(1):101-105
[4]沈木珠,徐升權:促進技術創新的政府采購政策研究[J].北京:中國政府采購,2006(1):24-26
[5]王叢虎:論我國政府采購促進自主創新[J].北京:科學學研究,2006(12):967-970
[6]鄭榮杰:淺談政府采購的意義[J].管理天地,2004(2):74
[7]駱勤.中國政府采購制度的現狀與思考[J].技術經濟,2004(2):3-5
[8]李耕田:“陽光”實業在內蒙古蓬勃發展----政府采購工作再上新臺階[J].中國政府采購,2004年(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