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RP沙盤是一種新型體驗式教學模式,如何合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提高中職會計教學的實效。本文主要闡述如何根據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分階段的利用ERP沙盤。
[關鍵詞] ERP沙盤 中職 教學
ERP(企業資源管理)沙盤是一種源于戰爭沙盤的新型教學工具,最早由瑞典皇家工學院的Klas Mellan 于1978年開發而成,主要用于大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由于在實際運用中ERP沙盤具備了參與性、互動性、競爭性、趣味性、知識性、實戰性的特點,使之成為一種“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到,做得到”的新型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ERP沙盤模擬教學活動真正實現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習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的作用從以課堂講授為主轉向以教學設計與組織、指導、監控、考核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從根本上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單邊、枯燥,更大程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有利于考察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應變能力,有利于更好的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因此ERP沙盤目前已成為高校甚至廣大中職學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中廣泛推廣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
如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更好的利用這一新興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其優勢服務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分階段(分層次)實施教學。
一、利用ERP沙盤輔助認知企業,促進理論教學
在會計理論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的難題是如何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東西。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在于學生對所授知識的背景缺乏感性的認識,難以對理論知識形成一種對應的情景。利用ERP沙盤輔助理論教學就是為學生去設置、創造這種情景,把抽象的理論、枯燥的計算變成一種游戲般的教學,寓教于樂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依次列舉各類業務的發生對會計平衡等式的影響,讓學生在游戲中知道了什么是會計恒等式。下面是結合ERP沙盤講授制造費用如何進行分配的過程。
1.利用ERP沙盤創設教學情景
(1)全班同學分成A—J 10個小組,每組6-7個成員組成一個生產單位。
(2)每個生產單位配置有四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都可以生產P1和P2產品。
(3)單個P1產品材料定額為R1材料10000元,工資定額2000元,生產只需一個環節,耗用8個工時完工。
(4)單個P2產品材料定額20000元,其中R1材料和R2材料各10000元,工資定額4000元,生產須經三個環節,共需24個工時完工。
(5)設定灰幣表示貨幣或等額價值,每個1000元,紅幣表示R1材料,每個重100公斤,價值10000元,綠幣表示R2材料,每個重200公斤,價值10000元。非1000元整數倍的貨幣或價值用卡片替代。
(6)各組具體生產情況設定:A、B組:生產4個P1產品;C、D組:生產3個P1產品和1個P2產品;E、F組:生產2個P1產品和2個P2產品;G、H組:生產1個P1產品和3個P2產品;I、J組:生產4個P2產品。
(7)各生產單位本月發生的制造費用總額相等。都為11340元,其中車間耗用材料4000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2000元,車間設備折舊4000元,電費750元,水費590元。
2.教師以盤面C公司為例,分析講解制造費用分配標準的選擇和方法
正確選擇分配標準是合理、公平分配費用的關鍵,常用的制造費用分配標準有:生產工人工資、產品的生產工時、產品耗用的機器工時等。分析每種分配標準的含義,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選其作為分配標準,什么時候選擇其作為分配標準。在此基礎上,結合ERP沙盤講授分配過程:(1)計算分配率(以產品工時為標準)。制造費用分配率=應分配制造費用總額÷各產品生產工時總額;(C公司制造費用分配率=11340÷(1×2000+3×4000)=0.81)
(2)計算某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某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時×制造費用分配率(C公司P1 、P2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為:P1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2000×0.81=1620;P2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11340-1620=9720)
3.引導學生自己計算
各公司也就是每個小組根據自己實際生產情況,寫出本公司制造費用的分配過程。在這個環節學生可以根據本組模擬的公司實際狀況,切身感受制造費用為什么要先歸集,如何歸集,為什么要分配,又如何分配。把學生認為枯燥的計算變成一種游戲,把抽象的理論變成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踐。學生在實踐中快樂的掌握了理論知識,比在常規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印象更深刻。在具體操作中,模擬情景與現實畢竟是有差距的,所以有些不能完全根據實際確定的資料老師可以規定。教師可以對不同的組明確不同的分配標準。
利用ERP沙盤輔助會計理論教學,重點解決基礎會計理論教學中的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的重點難點問題。其優勢在于通過直觀形象的沙盤給學生一種感性認識。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單邊與枯燥,既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在一種意境中去理解理論知識。
二、利用ERP沙盤模擬企業經營,提高綜合實戰能力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讓學生從企業整體資源配置的角度去理解會計,擺脫會計就是核算技術的思維約束,而以全局的觀念在企業競爭發展的動態環境中理解會計與企業運作的關系,理解團隊協作在會計工作中的重要性。具體操作方法采用ERP沙盤模擬演練,將全班同學以6人為一組把分成若干團隊,團隊的每個成員分別擔任總經理、財務總監、財務助理、采購總監、生產總監和營銷總監等不同角色;明確每個角色的工作職責和任務。教師預先設置一個初始年份具有相同的生產條件、業績平庸的公司交由各個團隊,每個團隊在隨后的連續4—6個會計年度中進行自主經營。在這個期間,教師負責宏觀政策的制定、經營環境的預設,每個企業的具體經營就完全交由各組同學自己負責。各公司制定自己的經營理念、發展戰略、經營規劃并分工合作具體實施各項經營活動。每一年經營下來,企業管理者都要對企業的經營結果進行分析,深刻反思成在哪里?敗在哪里?競爭對手情況如何?是否需要對企業戰略進行調整?教師除做適當引導外不參與各公司的經營事務,側重結合課堂整體情況,找出大家普遍困惑的情況,對現場出現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層剖析,用數字說話,讓學員感悟管理知識與管理實踐之間的距離。最終根據每個企業的市場開拓、股東權益、利潤等關鍵性指標進行綜合排名。
這是一個對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利用階段,不僅要求學生懂得會計知識,還要掌握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成本核算等相關專業知識。在這個階段學生不僅能感受所學的專業知識都是有用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幾年的經營,可以去感受企業經營的艱難。樹立共贏的理念,通過ERP沙盤模擬實訓,深刻理解市場競爭是激烈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競爭并不意味著你死我活。尋求與合作伙伴之間的雙贏、共贏才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道。這就要求企業知彼知己,在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分析上做足文章,在競爭中尋求合作,企業才會有無限的發展機遇。提升全局觀念與團隊合作精神,通過ERP沙盤模擬實訓,學員可以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誠信原則在ERP 沙模模擬課程中體現為對“游戲規則”的遵守,如市場競爭規則、產能計算規則、生產設備購置及轉產等具體業務的處理。保持誠信是學員立足社會、發展自我的基本素質。在市場的殘酷與企業經營風險面前,是“輕言放棄”還是“堅持到底”,這不僅是一個企業可能面臨的問題,更是在人生中不斷需要抉擇的問題,經營自己的人生與經營一個企業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三、利用ERP沙盤模擬對抗演練,培養優秀人才
在第二階段,模擬企業實際經營,分組進行但不過多強調對抗,側重要求學生根據市場變化經營好自己的企業。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增強學生實際操作和運用的能力,熟悉現代企業運行流程,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經過第二階段學習的基礎上,選拔一些有潛質、對ERP沙盤學習感興趣的同學開展ERP沙盤對抗賽,增強對抗性。一來讓學生通過比賽場上濃烈的實戰氣憤,切實感受市場競爭的精彩和殘酷,感悟正確的經營思路和管理理念,鍛煉全局觀念以及規劃能力;二來為市級、省級技能大賽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左兩軍 王玉蓉:ERP沙盤仿真對抗實驗:會計信息系統實驗的創新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3).
[2]李春蓉:ERP沙盤模擬對抗教學方式探索.中國論文下載中心,20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