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連鎖便利店的發展歷史和發展方向,同時以我國的連鎖便利店現階段存在的狀況和不足為主要考察對象,通過研究我國連鎖便利店的現狀來進一步討論如何使連鎖便利店更有序合理得發展。
[關鍵詞]連鎖便利店 不足 發展 創新
十年前,連鎖便利店還沒有大規模興盛的時候,有很多購物的問題困擾著消費者。比如明明只需要購買很少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超市的付款等待時間卻比購買時間還長;或者大賣場離家太遠,來回一次需要很長時間,購物成了一種負擔。而隨著便利店的不斷發展,顧客們驚喜地發現,這些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但這不是連鎖便利店的最終形態,而僅僅是一個開始。本文從連鎖便利店的現狀,不足以及解決方法三個方面出發,闡明連鎖便利店如何更高效有序地發展。
一、我國連鎖便利店的特點與分析
首先,就目前而言,我國連鎖便利店的商品結構和經營模式極其類似于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概括的說,首先連鎖便利店銷量最大的還是食品類商品,包括飲料、休閑食品、速食類食品等,占所售商品比重為65%上下。其次是雜貨,以洗浴等日化產品為主,達到銷售額的15%左右。再接著是煙酒兩項,各占銷售額的10%和7%。最后是其他類物品,如電話卡、報紙、雜志等,所占比重為3%。
該種商品結構和銷售比重是較為不成熟的。它只是普通零售商店的一個延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連鎖便利店應該扮演的角色。
其次,我國連鎖便利店發展十分迅速,但各地區發展參差不齊,存在較大差異。一些經濟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便利店發展十分迅猛,已經基本形成產業規模化。而經濟不發達地區由于眾多因素的制約,連鎖便利店的發展停滯不前。
這種不平均的原因是多層次多方位的,有物流行業發展水平的因素,也有當地本身經濟水平發展的原因,還有消費者的認可度,生產企業對連鎖便利店是否重視與配合,選址的科學性等,這些因素都在連鎖便利店的發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最后,我國目前的連鎖便利存在定位不明確,經營雷同化的問題。
我國連鎖便利店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忽略了連鎖便利店與超市、零售店的區別,沒有完全體現出連鎖便利店的特點,使得連鎖便利店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或者淪為超市的一個補充性存在。同時,連鎖便利店在選址中不注意科學,造成很多連鎖便利店扎堆嚴重,網點過密,經營的品種毫無差別,也制約著連鎖便利店的進一步發展。
二、當代連鎖便利店存在的不足
1.經營地點太過于單一
以目前來看,大部分連鎖便利店的經營地點都集中在居民小區附近,網點太過于密集。過于密集的下場就是幾家相近的連鎖便利店要在同一時間內面對同一生活區域內的消費者,也就是交叉的目標人群,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競爭難度并且顯而易見得影響了連鎖便利店的經營效益。
2.物流系統十分薄弱,缺少現代化管理
當代連鎖便利店的管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粗放簡單的管理層次上,甚至有些還處于紙筆記錄的經營方式。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有些連鎖便利店已經引進了較為先進的電腦等現代化辦公設備,但是并沒有形成系統的辦公網絡,在連鎖便利店的實際營業中作用微乎其微。而國際先進的信息收集,庫房整理和數據交換軟件,如EDI系統,POS系統等在連鎖便利店更是罕見。
3.缺乏自創品牌意識
便利店不應該僅僅滿足于銷售供應商的產品,在發達國家,如英國,主要超市和連鎖便利店的自有品牌產品達到了總產品量的30%,最高的甚至達到了54%。美國也毫不遜色,在美國的超市里,40%以上的商品都為超市自有品牌。在我國,這方面還是一片空白。
4.連鎖化程度較低
連鎖便利店目前在國內發展得十分迅速,不過與國外先進企業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各地區的連鎖便利店各自為營,沒有全國化,規模化和集團化的連鎖便利店龍頭企業。而全球知名的日本連鎖便利店巨頭7-11自從1973年開始發展連鎖經營以來,已經在全球開設了45,314家分店,它的加盟連鎖店達到了比重的90%。
5.商品缺少特色
連鎖便利店的銷售形式應該是以小巧、方便、實用為特色的,它在商品的選擇上應該集中體現“急需、必需、速食”的特征,這是連鎖便利店區別于超市等其他零售模式的最大特點。而現在許多連鎖便利店經常忽視這一點,選擇的商品類型和大賣場、超市等大同小異,不能有效得體現出連鎖便利店區別于其他零售業態的特征。
三、當代連鎖便利店如何實現高速有效發展
1.選址科學化,多元化
在傳統的便利店選址的基礎上,首先要科學化。在選址時要充分考慮人口居住密度和日均人流量。同時也要考慮到競爭對象離自身的物理距離和對自身的沖擊,不能僅僅考慮人口因素一個方面,周邊是否有大型超市和多家同類型的連鎖便利店,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人口年齡和文化結構,這些都必須納入選址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中。其次要多向其他方面拓展。局限于居民生活區和城市大型商業圈的選址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不可避免地會與競爭對手發生正面碰撞。如何另辟蹊徑進行店址選擇成為當下連鎖便利店殺出重圍的關鍵。筆者認為,規模較大的加油站,大型醫院和大型院校附近,車站,旅行景點附近,度假村附近都可以列入店址選擇的考慮中。
2.服務多元化,創意化
便利店不僅出售商品,也提供各種服務,如郵政服務、銀行服務、票務服務、收費服務、速遞服務、快印和復印服務等。服務的多樣化和便利性是便利店區別于其他零售業態的重要特征,也是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所以便利店要長期立足于發展服務多元化的戰略。
3.商品組合應多元化
商品組合的多元化,意味著要根據所在地區和城市的不同文化差異,選擇合適的商品和服務結構,以周轉速度快的日常必需品為主。便利店根據所在位置顧客的需求和消費特色,開發富有特色的專營產品,通過整合供應鏈促使供應商生產適應便利店銷售的商品和服務,并逐漸培養開發自有品牌產品的能力。
由于速食品毛利高、周轉快,且具便利性,速食品是便利店保持競爭優勢的有力手段。在開發速食品時要注意速食品關聯設備的放置地點,方便顧客自行操作;需要慎重選擇誠信可靠的供應商并應考慮其物流配送能力。除少數國際性品牌能保持持久暢銷外,其他商品需定期檢查,不斷調整結構。以聯華便利為例,在近80平方米的店鋪內,銷售30個大類2000多種商品,即食品有聯華定牌的茶葉蛋、棕子、面包、蛋糕和豆奶等,門店設有蒸包機、冷熱飲料機、加熱鍋等食保溫設備,即用品有煙酒、洗滌化妝、生活日用品等,同時還引進了20 多種報紙、50 多種雜志、200 多種圖書出售。
非食品類的銷售金額占便利店的營業額雖然不高,但要求品種極多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另外非食品類的保存期較長,報廢損失的可能性小,門店應及時對重要品項缺貨和賣不出去的商品作出快速調整。對于非食品類商品中的必備商品應確保供應數量和品質,注重培養顧客對商店的忠誠度。
4.以特許加盟模式為基礎提升品牌形象
要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我國的便利店還要加快特許加盟步伐。世界最強大的便利店7- 11 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利用特許加盟方式。7- 11 便利店開展特許經營的一個重要策略是集中開店。集中開店是指在某個重點區域內以密集開店的方式,迅速達到規模效益的目的。零售業是一種以規模出效益的行業,小型便利店要取得一定的規模,必須走連鎖經營的道路。便利店由于所需投資相對較小、經營相對簡單、市場競爭激烈,因而更適合采取特許經營方式開拓市場,樹立品牌形象。
5.“反超市化”趨勢
中國的便利店發展至今,仍存在近一半的虧損,究其原因,業內專家認為創新不夠是癥結所在,尤其便利店仍然與超市沒有形成明顯的差異,是問題的關鍵。事實上,便利店與超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零售業態。首先,便利店與超市是兩個不同時代的產物。超市是經濟不景氣的產物,世界性經濟危機催生出了超市,它的目標顧客是消費大眾。便利店是城市繁榮的產物,它的目標顧客是即時消費者。而在我國,便利店無論店鋪選址、經營商品、營運管理、物流配送等都帶著超市的痕跡,甚至有點像“迷你超市”。
因此,“反超市化”將成為便利店一種發展趨勢。即重點在“便”與“利”上不斷拓展廣度與深度。業內人士認為:應該大力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便利店,發展“生鮮型”、“時尚型”、“服務型”等多樣化的便利店業態。根據各地的實際市場環境,形成各種便利店模式,如依附于社區的傳統便利店,主要依靠便利、親和力和低成本取得效益;借鑒國外模式的標準型便利店,倡導便利、時尚、即食等概念;以經營生鮮食品為特色的生鮮型便利店,新鮮、廉價、方便是其特色;以經營專業化商品為主的專業化便利店等。
綜上所述,當代連鎖便利店的持續發展受到眾多因素的制約,如商品結構簡單粗放,網點選址重合交叉,營業方向偏差,辦公系統落后等。因此,在連鎖便利店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綜合考慮選址,經營方式,商品結構等多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便利店本身的優勢特點,科學合理地進行籌劃,只有這樣才能使連鎖便利店走上創新發展的道路,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春霞:便利店營銷五策[M].現代營銷(經營版),2010
[2]劉樹興:我國便利店的發展狀況與前景展望[J].市場研究,2007
[3]婁萬鎖:貿易便利化理論根源探析[J].上海海關學院學報,2010
[4]周勇:中國便利店的當下困境與發展潛力[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7
[5]方智勇:我國便利店發展現狀及趨勢[J]. 當代經濟.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