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型工程項目由于標的小、項目散,在審計工作中很容易被忽視。但正是由于小型項目在管理上容易被疏忽,積少成多,也就更有可能隱含潛在的大問題。本文分析小型工程項目效益審計的現狀,指出在目前的工作中存在審計內容不完整、審計力量不足等問題,提出開展效益審計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小型工程項目 工程項目審計 效益審計
工程項目審計,是指對單項工程依法進行工期、質量、效益的全過程控制審計,包括對施工項目的合同、驗工計價、財務收支、工程成本控制及其經濟效益進行審計監督,并對項目管理績效進行評價。
目前,大型重點工程由于各部門、單位比較重視,項目審計力度和審計內容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強和完善;而零星附屬工程及小型項目由于標的小、項目散,在審計工作中很容易被忽視。但正是由于小型項目在管理上容易被疏忽,積少成多,也就更有可能隱含潛在的大問題。
一、小型工程項目實施效益審計的必要性
小型工程項目單個項目資金小,在審計效益上遠不如大項目那么突出,因此難免會被一些審計單位忽視。然而小型工程項目廣、數量多,累計金額往往非常可觀,而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項目也存在施工單位虛增工程量、高套預算定額、虛列費用等問題。進行小型工程項目審計,有助于合理確定工程造價,充分發揮資金效益;全程跟蹤項目,監督施工單位,保證工程質量,發現問題及時建議改進,避免問題擴大帶來的損失。
效益審計還可以通過對工程項目及其管理制度的監督檢查,對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嚴格規范管理,杜絕違規現象,避免資產流失;進而還可以針對項目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見和方案,以進一步完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總之,抓大但不放小,同步加強對小型工程項目的效益審計,才可能真正使工程項目實現規范、高效、優質、低價、廉政等目標。
二、小型工程項目效益審計的現狀
目前,小型工程項目的審計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僅一張發票支付工程款的比比皆是。當然也有一些單位已經意識到小型工程項目審計的必要性,并逐步開始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但仍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包括:
一是審計內容不完整。當前小型項目審計仍以竣工決算審計為主。價款結算審計無疑是重要的、必要的,但一個工程項目從擬建立項到竣工投產要經過立項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等,僅依靠決算審計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從發揮效益審計的管理監督、提高效益作用的角度來看,當前審計的內容也不夠全面。目前這種忽視了項目事前、事中審計的工作,很容易形成不審該審、欲審難審的被動局面,影響審計的效率和監督力度。如裝修工程中的隱蔽工程,審計人員必須事前對工程施工圖紙要求有所了解,事中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實地核查,及時了解施工過程中有關工程變更情況、掌握無定額標準用材的價格行情,才能避免施工單位造假。由此可見,小型項目效益審計工作的重點和核心應該是項目的事前和事中審計。
二是審計力量不足。目前,內審部門人員配置不齊,而小型工程項目量多,這種矛盾已是制約審計工作開展的瓶頸。更重要的是,工程項目效益審計涉及預算定額、工程技術和財務等許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對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政治素質要求較高。但是當前審計隊伍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懂工程專業的人員少,全面掌握工程項目審計方面的專業人才更少。
三、開展小型工程項目效益審計的若干建議
如前所述,小型項目效益審計要改變事后審計的被動局面,必須關口前移,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具體程序可見參見圖示1。
注:各單位也可以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增減審計范圍和內容,特別是金額小的微型項目應本著“成本—效益”原則,采取簡易流程進行審計。
上述程序在具體執行、操作過程中,還應注意如下幾點:
1.加強項目的可行性審計
要提高小型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不僅要對項目的實施過程加大監督力度,更重要的是在施工前對項目可行性和科學性的研究論證。如果可行性論證不充分,項目設計不科學,將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造成損失浪費,影響投資效果,甚至不能完成項目任務,無法實現預定的經濟效益目標。因此審計人員應在項目開工前認真分析項目可行性,對于缺乏可行性和科學性的項目應該堅決否決。只有嚴格把好可行性分析這一關,才能真正從源頭上控制資金的使用效益。
審計人員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問題來判斷項目的可行性和科學性:①該項目是否應該開展?是否符合單位的發展目標,能否為單位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②是否需要現在開展?結合單位目前的資金狀況和發展規劃,考慮項目的經濟支持及長遠效益。③是否應以該規模開展?應結合本單位的經濟實力確定工程規模,不可一味追求規模,講求門面。
2.注意對施工單位進行審計
目前大型項目一般都采用工程招投標的模式,擇優選定施工單位;但小型項目由于本身規模小、資金少,開展招投標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選擇施工單位方面不及大型項目規范,而容易出現施工單位虛報工程價款和違紀違規現象。這也就形成了事前審計中對施工單位審計的核心內容。審查項目是否組織了招投標,如果未實行招投標應弄清其原因及選擇施工單位的標準及過程。審查企業是否根據工程規模選擇適當的施工單位,小型項目可以選擇較小的施工單位,這樣可以避免大公司報價高和不重視小項目而導致質量不高等問題。對于一些重要、但規模小的項目,仍應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實行公開招投標,或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內部招投標,通過公平競爭擇優選定施工單位。
3.強調項目施工的現場審計
作為事中審計的重要部分,施工現場審計應強調“細、真、嚴、實”四字方針:
“細”,是指對工程量的審核應狠抓一個“細”字。面對零星工程“小”、“雜”的特點,審計人員應著力在“細”字上下工夫,深入施工現場,認真進行調查和實地勘察,摸清施工情況,熟悉施工圖紙和變更簽證及合同等有關資料,對工程進行逐項審查驗證,以核定工程價款結算內容與建設項目實際完成的工程量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多報、虛報問題,杜絕個別人員的徇私舞弊行為。
“真”,是對材料價格把關講求一個“真”字。針對近幾年建筑材料價格極不穩定,鋼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漲幅較大,導致材料價格直接影響工程成本的情況,審計人員在對材料價格進行審核時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把關:一是按設計圖紙核算定額所需材料用量或按施工實際核定用量;二是對定額中和招標文件中無明確規定的材料價格,進行市場了解,核定材料市場價格與預算價格差額;三是注意所取定的材料價格,是否跨期高套;四是對某些不常見的材料、設備價格采取多方詢價、市場調查的方法來控制成本。
“嚴”,是在審計定額套用時應突出一個“嚴”字。在基建工程中,有些施工單位采用重復套用、低套高、少套多等手段來增大材料用量和價格,爭取不正當利益。因此要嚴格審查定額的套用是否與施工單位情況一致,對于定額換算的單位價格,要核實換算是否為定額允許及換算方法是否正確。
“實”,則是對現場簽證的審核注重一個“實”字。在工程建設中,對于設計圖紙和合同預算中沒有包括而現場又實際發生的工程項目和費用,如施工區域障礙物清理、隱蔽工程處理、材料代用等,通常是通過簽證的形式認可,運用談判、協商等手段要求償付費用。如不加強監督,勢必增加工程實際投資,降低資金投資效益。
4.綜合評價事后效果
項目完成后,應對工程的投資效果進行綜合評價,除了經濟效益外,還應注重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尤其是政府
投資的非經營性項目。
5.充實內部審計力量,提高人員專業素質
實施上述跟蹤審計的關鍵是審計人員。要積極完善內審部門人員配備,聘用和選拔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認真推行內部審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和后續教育制度,采取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方法,對現有內部審計人員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重點加強其審計理論、概預算編審和工程管理知識的學習。加強各單位之間的交流,認真吸取先進經驗和技術方法,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業務技術水平。加強內部管理,抓好隊伍廉政建設,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提高內審人員的政治水平和敬業精神。總之,建設一支政治思想強、業務技術精、工作作風好、高素質、復合型的內部審計隊伍,是提高項目效益審計工作水平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淺談基建工程項目審計的環節管理.李建德.會計之友,2008年第20期
[2]績效審計實踐初探.顧錦霞.審計2005年8A
[3]高校工程項目跟蹤審計.高二華.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年第11期
[4]基建工程項目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周玉萍.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3期
[5]淺談小型基本建設項目審計.周宏.北方經濟2004年7月
[6]淺析工程項目審計.胡海華.科技創業月刊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