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浙跨國公司的投資方式表現出明顯的獨資化傾向,這對浙江當地的企業以及經濟有著雙重的影響,本文對跨國公司在浙企業的獨資化現狀及其影響進行描述與分析,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跨國公司 獨資化 進入方式
自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的經濟取得飛速發展,其中外商投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直接投資的作用不容忽視。但近幾年,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的以中外合資企業為主,逐漸向著獨資化的方向發展。并且原來的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也越來越表現出獨資化的趨勢,這一趨勢體現了在浙跨國公司投資戰略的轉變。分析獨資化現象對浙江經濟及當地企業的影響,并制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跨國公司在浙投資企業獨資化現狀
跨國公司以直接投資進入浙江省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從1990-2008年浙江外商直接投資各進入方式的合同金額比例變動情況(圖)可以發現,跨國公司在這一期間內對浙江的直接投資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90年到1998年,跨國公司在浙江的投資方式主要是中外合資,該種方式所占的合同金額份額在1993年達到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72.05%,同年外商獨資所占比例為24.45%,約為中外合資金額的三分之一。而中外合作企業只占當年合同總金額的3.51%。
第二階段:在1999年,外商獨資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資份額首次超過中外合資,并在此后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從1999年的45.32%增加到2008年的82.61%。中外合資企業和合作企業的合同金額比例遠遠小于外商獨資的比例,2008年兩者比例分別為15.34%和0.91%。由此可見,外商獨資企業已經成為跨國公司進入浙江的主流方式。
在浙外商直接投資的企業“獨資化”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和方式進行:(1)新增的外商直接投資中,外商獨資企業所占的比例明顯提高,并已成為浙江省主要的外資利用方式。(2)原有的一些合資企業中,外方通過增資控股的方式,逐漸使許多合資企業變更為外商獨資企業。(3)通過收購、兼并的方式直接成立獨資公司或至少達到絕對控股,該種方式正逐漸成為跨國公司進入浙江乃至全國的新方式。
二、跨國公司在浙企業獨資化的影響
本文認為在浙跨國公司進入方式出現的獨資化現象對浙江的影響是雙重的,既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
1.不利影響
(1)操縱內部貿易和轉移價格。出于全球化競爭戰略的需要,跨國公司普遍采用內部貿易和轉移價格來實現其整體利潤的最大化。據統計資料顯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已占世界貿易的30%,80%的國際技術貿易也是在同一企業的內部發生的。跨國公司在浙企業實現獨資化后,將會進一步強化其對內部貿易和轉移價格手段的應用,并籍此實現逃避稅收、轉移利潤的目的。這不僅增加了相關中介機構和監管部門的監管難度,而且也增加了浙江省稅收所得的不確定性,更可能會嚴重減少稅收收入。
(2)跨國公司對非核心技術的壟斷進一步加強。為了更好地發展經濟,浙江省利用外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但跨國公司在采取獨資形式后,這一目的將很難實現??鐕疽话銓⑤^舊的技術和管理方法轉移到當地的合資公司,而將最新的技術和管理方法轉移給它們的獨資公司。在以前的合資企業中,通過中方員工的學習和模仿還可以學習到外方的一些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但隨著獨資企業的增多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這種技術擴散的渠道逐漸被封死,從而減少了跨國公司非核心技術的溢出效應,限制了本地企業學習和模仿外資企業先進技術及管理方法的途徑。
(3)優秀人才大量流失。一般情況下,外商獨資企業的待遇比浙江本地企業的待遇要優厚得多,大量高級科技人才因此被吸引到獨資企業中去,形成了高級人才向獨資外企的單向流動。這種情況使浙江當地的研究力量遭受嚴重損失,而且當地研究機構或企業的研究成果也有可能隨著主要研究人員的流動而被帶入外資企業,形成“反向溢出”效應,這將對浙江當地的企業和研究機構造成極大地沖擊。高級人才的流失,不僅導致了浙江現有技術的流失,而且還會影響到浙江本地的技術創新能力,從而降低了浙江省整體的技術水平。
2.有利影響
(1)有利于增加跨國公司核心技術的外溢。盡管獨資化會使跨國公司對非核心技術形成壟斷,使當地企業學習模仿變得困難,但獨資化卻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增加跨國公司核心技術的外溢。因為隨著外商獨資企業本土化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本土技術人員將參與到企業核心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中去,這在以前的中外合資和合作企業中是絕不可能的,而這些技術人員的流動,必將會加大獨資企業核心技術的外溢性。從核心技術人員流動促進核心技術外溢這一角度分析,跨國公司獨資化雖不利于非核心技術的外溢,卻有利于核心技術的外溢。通過這種外溢效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浙江當地企業與跨國公司的技術差距。
(2)有利于浙江當地企業形成為跨國公司提供配套的產業群,并借此機會進入國際營銷網絡??鐕緸榱私档统杀?,獲得利潤最大化,在其對外投資經營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推行本土化戰略。在跨國公司實施獨資化后,必定會加大實施本土化戰略的力度,特別是在當地的采購??鐕具M入當地市場,不僅會帶來一大批為其提供配套服務的外資企業,而且也會帶來一個巨大的配套市場,在購買相關原材料和零部件時,必然會提出相應的技術要求和指標,甚至可能給出相關的技術指導,從而帶動和促進當地與之相關聯的配套產業的發展。同時,當地企業借助跨國公司的營銷渠道,可以使國內產品國際化,這不僅能提高產品的檔次和水平,促進流通貿易的發展,更能從根本上改進浙江企業的營銷方式和營銷手段。
三、針對跨國公司獨資化的對策建議
跨國公司在浙企業獨資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如何充分發揮其正面的積極作用,規避獨資化給浙江經濟及當地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此,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浙江當地企業要主動參與到與跨國公司的合作中去,提高自身競爭實力。浙江當地企業應把握獨資企業實施本土化戰略的有利機會,積極主動地與跨國公司進行各方面合作,努力加入到跨國公司的前項和后項產業鏈和經營鏈中去,將自身納入到跨國公司的國際生產以及營銷網絡當中,并借此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術水平。同時,還要認識到合作的不穩定性,要把握好合作的時機,并在合作中找準自身的定位,創立企業自身的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加強對跨國公司在浙企業的內部貿易和轉移價格的監管力度。跨國公司利用內部貿易和轉移價格等手段來實現逃避稅收、轉移利潤的目的,此舉會明顯損害浙江的經濟利益。因此,當地政府應盡快建立健全用于監控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和轉移價格的法律法規,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此項工作。并在此基礎上主動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建立雙邊或多邊合作,協調對相關跨國公司的綜合審查和調查工作,建立準確的情報信息檔案,并對相關跨國公司進行重點監控。
參考文獻:
[1] 閆立罡 吳貴生:在華跨國公司獨資化傾向分析[J].科研管理,2006,27(4):31-35,43
[2] 許陳生 夏洪勝:試論在華跨國公司進入模式的獨資化傾向及我國的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05(3):111-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