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型企業是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于先進地位,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如何培育企業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清晰創新的內涵與特征,在此基礎上,尋找建設創新型企業的途徑。
[關鍵詞] 創新型企業 自主創新 技術創新
創新型企業,作為一種產生于后工業經濟時代、隨著知識經濟和IT產業的興盛而興起、即將成為21世紀新經濟的主流企業模式,已經表現出先進性、特殊性和高增長性等優點。在21世紀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世界各國企業間的競爭的關鍵就是創新企業的發展。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蓖瑫r還提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 目前,我國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增強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型企業。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創新型企業,其次在于如何保持創新型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
首先,創新的內涵。一般認為,創新理論的首創者是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創新這一概念,建立一種新的函數,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這種新組合包括: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即新的生產方法、開辟新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應來源、實現企業的新組織。英國學者Freeman:在此基礎上,歸納了創新成功的企業的幾個特點,即:企業內部RD能力很強;從事基礎研究或相近研究;利用專利保護,與競爭對手討價還;企業規模足夠大;能夠長期資助RD;研制時間比競爭對手短;愿意冒高風險;較早且富于想象地確定一個潛在市場;關注潛在市場,努力去培養、關注客戶;能有效地使RD、生產和銷售相協調的企業家精神;與客戶和科學界保持聯系。他從各個方面描述了創新型企業的特征。
目前,我國學者對創新型企業也進行了各自的闡述,簡單來說,在我國,創新型企業是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于先進地位,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2006年4月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的《關于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通知》給出了創新型企業的定義,即創新型企業是在技術創新、品牌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理念和文化創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業。創新型企業要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條件:一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二是具有持續創新能力,三是具有行業帶動性和自主品牌,四是具有較強的贏利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五是具有持續發展戰略和文化。按照創新的定義和創新型企業的特點,從內容上看,創新可分為技術創新、品牌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理念和文化創新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型企業應是以技術創新為主導,注重多種創新的企業。
其次,創新型企業的特征。創新涉及目標市場的確定、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籌資融資、員工激勵、組織結構調整等不同環節,這些環節相互重疊,動態適應。從主體來看,參與創新過程的包括企業、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大專院校等。其中,企業是創新最重要的主體,是推動和實施創新的最根本力量,研發人員是企業創新的關鍵人才,企業家及其相關人員則是組織和落實創新的人才。
創新型企業既不同于傳統企業也有別于高科技企業。傳統企業具有如下特點:既通過合理的配置,利用自然資源,以大量的資金、設備等有形資產的投入來擴大再生產,達到規模經濟,降低成本,以獲得最大化利益。高科技企業是一種知識、技術和人才密集型,并追求創新的企業群體,也可以說是由現代科技成果、風險資本和人力資本三要素結合生成的。從三個企業的關系上說,傳統企業和高科技企業都可以成為創新型企業。創新型企業既可以是傳統企業,又可以是高科技企業。
最后,從創新型企業的持續發展來講,在我國現階段,創新型企業發展中面臨著企業家創新觀念不強、機制不合理、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不配套、管理水平低等主要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持續創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現階段,對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培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增強企業的觀念創新,提升發展戰略;從企業的發展機制入手,推動企業續發展;加強企業在技術方面的研發和創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引進人才,加強人才的培育與創新;加快企業文化創新和管理創新,提升企業凝聚力。
當然,在企業創新能力的培育上,國家也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作為政府,應當為企業的創新能力提供完善的法律環境,完善企業自主創新的服務環境,構筑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自主創業環境,從產業政策、稅收制度等各個方面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完善創業風險投資市場機制不僅屬于個人的行為,而且是一種政府行為。我國應在已制定創業投資企業稅收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備案管理、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完善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退出機制,從制度層面上保證創業風險投資的規范性和有效性;設立國家級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業風險投資領域。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是構成自主創新能力這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主力。只有大多數企業成為創新型企業,這個國家才有可能成為創新型國家,才能具有生機和活力。企業應該按照創新型企業的內涵和特征要求,來培育自己的企業,為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盡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葉厚元 李 青:創新型企業的特征及其維護系統,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10期
[2] 袁 軍:構建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宏觀經濟管理, 2007年第10期
[3] 楊 峰 雍蘭利:21世紀我國技術密集型產業自主創新的約束條件,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