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如何有效地提高和完善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進一步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改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建立完善有效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一體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本文在微觀層面具體分析了國內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探討了進一步加強和改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金融服務 融資擔保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的99%,然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卻不容樂觀,其主要表現為:中小企業在融資中過分依賴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相對不足;在債權融資中又過分偏重銀行貸款。由于目前我國銀行金融機構針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存在著觀念陳舊、專門機構缺失、融資品種單一、金融營銷動力不足、過度夸大風險等問題,再加上我國中小企業自身存在企業信用過低,管理不完善等先天不足,使得中小企業相對于國有大型企業在信貸融資上更加困難,這直接制約著中小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一、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中小企業自身實力較弱,管理落后,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業資本實力不足。部分中小企業都處在創業初期,凈資產大都偏低,可供抵押的資產往往不多,尋找銀行認可的擔保單位也較難,這就導致不少中小企業由于抵押擔保不符合要求而難以得到信貸支持。企業公司治理不完善。很多中小企業實質上是家族企業,以家族制管理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同時,由個人或家庭控股容易出現決策的隨意性和行為的短期化。部分企業發展速度超越了企業融資能力。部分中小企業片面追求規模,盲目投資,其發展速度過快,遠遠超越了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2.銀行機構現行的信貸管理體制尚不能完全適應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需要。中小企業信貸的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額度小、期限短、戶數多、涉及行業廣,因此單戶貸款風險暴露的頻率較高、周期也更短,被問責的可能性較大。而當前多數銀行并沒有針對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特點設計專門的激勵機制和免責條款,信貸人員的風險責任與利益回報不相稱,致使信貸人員缺乏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銀行授信權限仍然比較集中,支行級機構基本沒有貸款審批權,審批程序多、時限長,這與中小企業貸款戶多、面廣、相對分散的具體情況不相適應。部分大型銀行習慣于做大項目和大客戶,“坐商”習氣比較重。部分大型銀行在部門設置、信用評級、審批流程、內部管理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適應中小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3.融資渠道比較狹窄,貸款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的融資資金來源主要渠道是銀行貸款,大部分中小企業有融資需求的時候首選銀行貸款。由于企業資金需求高度依賴銀行,無形之中增加了銀行信貸壓力,同時也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狀況。
4.信用擔保體系仍較薄弱,融資擔保能力有限。據問卷調查顯示,49%的被調查企業認為當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原因是企業無有效資產抵押,23%的被調查企業認為當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原因是企業找不到合格的擔保人。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服務體系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不能滿足中小企業對信用擔保業務的需求。
5.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外部環境需進一步改善。社會信用環境體系不健全, 中小企業不良率較高。目前信用體系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工商、稅務等部門與銀行還沒有建立統一的征信管理體系,信用環境還不夠健全。部分中小企業誠信經營意識不高,操作不規范,使得銀行貸前信息甄別和貸后管理難度增大,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較高,影響銀行信貸投放的積極性。部分社會中介評審機構執業公正性不強,加大了銀行貸款風險。如一些資產評估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注冊資本小、管理不規范、執業素養不高,在進行資產評估和審計工作過程中存在與企業“合謀”的現象,潛在道德風險較大。政府有關部門辦理抵押擔保環節多、耗時長。中小企業辦理抵押貸款時,除需經貸款銀行按程序進行調查、審核、審批外,還需辦理資產評估、抵押登記、保險、公證等手續,涉及諸多部門和環節。
二、進一步加強和改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措施
1.不斷健全監管激勵機制,完善對銀行機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考核評價體系,增強銀行機構做好中小企業信貸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積極引導督促銀行機構盡快完善中小企業貸款“六項機制”建設,引導和督促銀行機構加強對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的監測和管理。
3.采取措施,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支持力度,積極加快推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機構在全國范圍內的擴大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機構網絡體系。引導銀行機構切實加強對就業強、產品有前景、守信用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調整和優化內部各級信貸審批權限和授權額度,簡化信貸審批環節,及時高效地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
4.加強指導和督促,大力推進金融創新。一是創新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抵押方式,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探索權利和現金流質押等新的擔保方式,包括存貨、可轉讓的林權和土地承包權等抵押貸款,以及知識產權、應收賬款等質押貸款,推進股權質押貸款等。二是發展并創新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手段,特別是擴大信用證貿易融資,探索非信用證貿易融資,鼓勵將一般性應收賬款用于支持中小企業,包括發展應收賬款融資,提供融通資金、債款回收、信用銷售控制以及壞賬擔保等綜合金融服務;鼓勵倉單質押融資,拓展供應鏈融資。三是與保險公司加強互動。將銀行融資與保險公司的信用保險緊密結合,銀行憑借交易單據、保單以及賠款轉讓協議等文件,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利用保險公司分擔風險能力較強的優勢,擴大中小企業融資的能力。
總的來說,中小企業目前存在的融資困難,并不是銀行機構單方面就能解決的,要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必須要堅持各方配合、共同推進的原則。需要政府、企業、銀行齊心協力,在改善信用環境、減少中小企業稅費負擔、做好中小企業信貸服務、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等方面齊頭并進,形成合力,共同創造一個中小企業融資和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余 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M]. 西南財經大學,2004
[2]楊澤云 楊 宜:淺析構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J]. 經濟縱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