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合肥市會展產業發展的現狀,然后運用SWOT分析當前合肥市發展會展產業的優勢機會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關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 合肥 會展產業 SWOT分析
一、合肥市會展產業發展現狀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合肥的會展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據統計,在2004年至2008年期間會展的會展項目數量從200個發展到270個。僅去年合肥共舉辦了200多個各類展覽活動,有400多萬人次專業觀眾參會,展位總規模超過12萬個,投資、貿易總成交額高達上百億美元。但是,合肥會展產業的現實狀況與前景并不樂觀,與北京、上海大城市相比,合肥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如何在目前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下,克服自身的不足,應付同類城市的競爭,找準合肥市會展產業的發展定位及戰略選擇將是一個城市管理者思考的問題。下文將通過SWOT模型,從內部的優勢、劣勢以及外部的機會與威脅的動態結合中分析合肥市會展產業,據此選擇合肥發展會展產業的最優戰略。
二、合肥市會展產業的SWOT分析
1.優勢
(1)政策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國家實施的“中部崛起”、“泛長三角”戰略規劃,2009年1月,國務院批復了國家發改委關于設立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報告,為合肥承接產業轉移和會展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優勢。同時合肥是中國著名的家電和汽車生產基地,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難得的發展機遇以及雄厚的產業基礎為合肥會展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物質基礎。
(2)優越的區位條件和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安徽在空間上靠近國內最發達的長三角會展經濟帶。合肥居皖之中,素以“江淮明珠,包拯故里”著稱,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眾多的古代文物。同時合肥又是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高速公路、鐵路、水運等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另外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正在建設中,預計2012年底投入使用。
(3)會展場館設施不斷加強,會展產業發展迅速。合肥在2004年,共舉行會展總數突破200個,成功舉辦了“第38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全國農機展”等大型展會。合肥已被評為“全國最具競爭力會展新銳城市”,近年來,合肥市會展產業發展迅速,綜合接待能力和經濟效益連年大幅度上升。
2.劣勢
(1)企業主體弱小,缺乏知名品牌。目前,在合肥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有會展業務的公司有100來家,但有開展展覽策劃與管理業務的會展公司只有十多家,這些企業注冊資本少,高級策劃能力和公關能力的人才不足,會展組織、策劃能力較弱。而且在合肥的會展企業中,90%是民營企業,大多處于創業積累期。
(2)從業人員素質不均,普遍較低,且人數不多。目前合肥市在會展產業這方面的會展人員素質偏低,名牌展覽公司匾乏,造成會展的組織和管理混亂,只重形式,不重內容,使會展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不佳。此外,合肥市的會展經濟還未形成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為會展提供配套服務的技術、信息等相對滯后。
(3)酒店和場館建設相對滯后,接待能力不能滿足會展發展的需要。合肥現有酒店規模較小,大部分酒店會議設施少,配套設施不足,制約了高級別、大型會展活動的開展,難以滿足會議舉辦的需要。
3.機會
(1)世界會展重心逐步向亞洲轉移以及中國正在大力發展會展經濟。近十年來,我國承辦的國際會展卻越來越多,有關專家預測,21世紀的前二三十年內中國將在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的會展中占據很大的份額,在這種良好的宏觀背景下,合肥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順應潮流加快會展經濟的發展。
(2)客源市場廣闊。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是旅游業最繁榮的金三角,是全國最大的客源市場。而合肥與長三角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隨著區域一體化發展,兩地的交往更加密切,互動更加頻繁,融合更加深入。同時正在上海召開的世博會給合肥會展產業也帶來了契機。
4.威脅
(1)國內城市會展競爭的壓力。作為我國四大會展中心的北京、上海、廣州和大連,無論在展館水平、辦展質量,還是知名度上都優于合肥。在中東部的省會城市中,合肥市還會受到來自周邊鄰近的省會城市如武漢、南京的競爭沖擊,合肥市作為一只新打入會展市場的隊伍,必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2)替代品的威脅。網絡展示正是一種對在現實展覽進行替代的產品。與傳統會展相比,網絡展示成本低、展出時間24小時不間斷、場地規模不受限制等優點將會對合肥會展中心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沖擊。
三、合肥市會展產業發展的對策
1.依靠安徽省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強制啟動,申辦國家級的展會,開拓、培育和帶動安徽的會展市場。對于會展經濟這一新興的產業,因此在發展起步的前期,要與政府并肩作戰,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做好會展項目的開發,使合肥的會展市場盡快達到成熟。
2.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獨特的區位優勢,組織策劃適應本地經濟發展的各類自辦展會,培育會展市場。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也是我市會展市場可利用的資源之一,依托合肥本地資源的優勢,以農業、科技、旅游為特色,構建集風景、民俗和文化、經濟“四位一體”的合肥會展業。
3.加快會展產業的設施建設和會展配套產業建設,努力提升合肥會展品牌。加快會展場館設施建設,以適應國際性、高規格、大規模會展活動的實際需求。同時,應努力將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會展產出效益最高的幾個產業中,如旅游業、餐飲服務業及郵電通訊業,為會展產業提供有力的支持。
4.培養會展專業人才。具有經濟、管理、國際交往、組織策劃等方面的國際化的復合型人才是會展產業所需要的,而現在操作會展的人員,大多數是原省市外貿單位的工作人員,市場運作能力相對偏弱。因此,盡快培養和充分使用會展專業人才顯得極為緊迫。
參考文獻:
[1]陳柳欽:會展經濟與城市發展[J].現代鄉鎮,2007,(2)
[2]王樹華:南京會展經濟的現狀與SWOT分析[J].江蘇商論,2008,(9)
[3]邢以群:會展業是城市經濟的發動機[J].浙江經濟,2002,(2)
[4]楊國川:我國會議產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