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無形資產在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產權市場的活躍和規范,為無形資產評估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正確的認識無形資產及其評價理論,是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的前提。
[關鍵詞] 無形資產 評估方法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及特征
1.無形資產的概念。 無形資產一詞在西方國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對于什么是無形資產,國內外學者迄今尚未形成統一的共識。一般認為,無形資產是指由特定的主體控制、不具有獨立實體,對生產經營或服務長期發揮作用,并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經濟資源。如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專營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
2.無形資產的特征。 無形資產既具有有形資產的一般屬性,又具有其特殊屬性。(1)非實體性,無形資產不具有獨立的物質實體,沒有具體的實物形態,它必須依附于一定的物質實體作為載體來發揮作用。(2)壟斷性,無形資產往往是由特定主體壟斷占有,凡不能壟斷,或者獲得它不需要任何代價的,都不是無形資產。(3)效益性,不是任何無形的事物都是無形資產,成為無形資產的前提是,它必須能夠直接或間接地為所有者創造效益,而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持續產生經濟效益。(4)獨創性,無形資產中的技術性無形資產是科研勞動的成果,具有獨創性。
二、無形資產評估目的及價值類型
1.無形資產評估目的。我國2001年頒布的《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中規定,當出現無形資產轉讓、投資、企業整體或部分資產收購和處置等經濟活動時,注冊資產評估師可以受托執行資產評估業務。無形資產評估目的主要有兩類:一是以無形資產轉讓、投資、股份制改造為目的的評估;二是按稅法和財務法規有關規定,以無形資產成本費用攤銷為目的的評估。
2.無形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無形資產評估目的不同,評估價值類型選擇也不一樣,以無形資產轉讓、投資、股份制改造為目的的評估,使用收益現值價值類型。而無形資產不是作為一般商品來轉讓的,而是作為獲利能力來轉讓的,其轉讓價值主要由它未來所能帶來的經濟收益決定。因此,應適用收益現值價值類型。以無形資產成本費用攤銷為目的的評估,適用重置成本價值類型。
三、無形資產評估程序
無形資產評估程序是無形資產評估的操作規程。評估程序應當科學、規范,才能保證評估結果的合理。無形資產評估的程序如下:
1.明確評估目的。明確無形資產的評估目的,有利于正確確定無形資產的評估的范圍,選擇不同的評估價值類型和方法,保證所有者的權益。
2.鑒定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附著于企業,與企業共存的資產,因此,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評估人員應對被評估的無形資產進行鑒定(包過證明無形資產的存在、確定資產種類和有效期限),這是無形資產評估的基礎工作,直接影響到評估范圍和評估價值的科學性。
3.確定評估方法,搜集相關資料。根據待評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型、特點、評估目的和外部市場條件等具體情況,恰當選取合理評估方法。
4.整理并撰寫報告。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是無形資產評估過程的總結,也是評估人員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評估報告的編寫要簡潔、明確,避免誤導。
四、無形資產評估的一般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價值受成本、技術成熟程度、效益、技術的經濟壽命、市場供需狀況和轉讓方式的影響。因而無形資產的價值具有主觀性、不穩定性、價值與成本不成比例等特征。
1.無形資產評估中的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減去應扣損耗或貶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如式(1):
V= Cr - DP -Df – De (1)
式中:V 為無形資產評估值;Cr 為重置成本;DP 為實體性貶值;Df 為功能性貶值;De 為經濟性貶值。其中,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是指現時市場條件下重新創造或購置一項全新無形資產所耗費的全部貨幣總額。重置成本法是資產評估具體操作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用無形資產的部分成本替代了無形資產的價值,沒有充分的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而且無形資產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價值不同,要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無形資產在實際評估工作中有很大難度,而且有些新的高科技根本就不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參考對照物。此外,在判斷資產貶值時,又很大程度依賴于評估專業人員的經驗和判斷力。
2.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收益現值法。收益現值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 如式(2)
(2)
式中: k為收益分成率,即轉讓分享收益的比例;V 為無形資產評估值;Rt 為使用該無形資產后第t 年增加的預期收益額;n為無形資產預計有效使用年限; i 為折現率。收益現值法的優點是:實和較準確地反映資產本金化地價格;與投資決策相結合,應用此法評估地資產價格易為買賣雙方接受。其缺點是:預期收益額預測難度大,受較強地主觀判斷和未來收益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在評估中一般適用與企業整體資產和可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資產的評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收益能力是市場價值的集中體現,最符合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的要求。
3.無形資產評估中的現行市價法。現行市價法也稱市場法,是指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最近售出類似資產的異同并將類似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如式(3)
V = V P ×r, r =YC|(Ya + YC)×100 % (3)
式中:V P 為全新資產現行市價; r 為成新率;YC 為尚可使用年限; Ya 為已使用年限。現行市價法充分考慮了市場變化的因素,比較真實地反映評估對象的市場價值,但是資料收集和積累困難。但在有較充分的同類無形資產的銷售信息,此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1]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釋義,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2- 3
[2] 劉京城:無形資產價格形成及評估方法[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