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資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困難問題,嚴重影響了其生存和發展。因此,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分析了國外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及可借鑒之處,并闡述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問題及原因,最后提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措施。
[關鍵詞]民間資本 中小企業 融資
一、發達國家中小企業金融制度安排和啟示
1.國外中小企業發展良好的法律制度環境
為了給中小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一些發達國家除了通行的《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公平交易法》等外,還專門為中小企業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更好的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2.國外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較好的市場環境和融資渠道
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經濟發達國家,由于政府為企業的發展積極創造了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加上其資本市場比較完善,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從而緩解中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不足問題,確保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資金實力。
3.國外中小企業的發展較為健全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些發達國家的政府創辦或者支持民辦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信息咨詢和教育培訓。
4.國外中小企業的發展得到了政府在財政金融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國外政府通過出臺相應的財政金融政策,以提供專項優惠貸款、貸款擔保、貸款貼息等形式,保證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實行各種財稅優惠政策,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使企業把更多的資金用于自身的發展壯大上。
二、國內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目前我國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已超過1 000 萬家,中小型工業企業在全國工
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中的比重分別為60%和4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然而與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是,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相對落后,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顯得十分突出,占全國企業總數99%以上的中小企業占有的貸款資源不超過20% ,其中77%面臨資金短缺問題。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問題。
1.內源融資缺乏資本供給,不能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的要求
內源融資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風險性等特點。但是,中小企業的內源融資主要來自于企業主要所有者的投入和企業自身的積累,主要所有者的投入有限,自由資金明顯缺乏。
2.中小企業板不能解決大多數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2004 年5 月17 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宣布: 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獲準設立。這標志著利用資本市場培育我國中小企業成長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但是,如果以主板上市標準來衡量,真正能利用中小企業板融資的中小企業畢竟是極少數。而且大部分中小企業利用股市融資的條件還沒有成熟。
3.信貸融資不能解決大多數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我國的銀行體系中一直是幾大主要商業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并沒有專門針對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主體的缺失。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1.政府和銀行的對策
(1)大力扶持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是城市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主要來源,農村信用社是農村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主要來源,必須從深化改革下手,從政策上扶持。要保證農村信用社的合作制基本性質不變,在此基礎上以股權結構為紐帶適度增資擴股增強其實力。
(2)繼續發揮基層銀行的作用。一要適當下放近年上收的貸款權限,允許基層銀行有一定的貸款審批權;二要試行信貸風險比例管理,規定信貸人員個人不良貸款的最高限制,取消實際上存在的針對每一筆貸款的責任制,變靜態風險管理為動態管理,同時要修訂有關金融法規,對確因客觀原因造成的信貸風險,應減輕對經辦人員的處罰,打消基層管理人員和信貸人員不必要的后顧之憂。
(3)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制度。一是由銀行等相關企業與政府財政合作建立中小企業風險擔保基金。二是加快建立地方信貸擔保體系。
2.企業自身的對策
(1)加強信息溝通,密切企銀關系。中小企業應加強與銀行的溝通,及時將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等信息反饋給銀行,增進相互了解,實現信息對稱,建立互相信賴的銀企合作關系,在保證雙方利益的前提下,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2)強化財務管理,杜絕造假現象。中小企業提供給銀行的會計報表資料應該是數據準確、真實有效,如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及成果。中小企業必須提高認識,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透明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3)增加技術含量,開發長線產品。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兩個《指導意見》將扶持高科技中小企業作為重點,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廣技術成果、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產品和專利產品的項目,對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成果進行技術改造的中小企業,只要有還款保障,銀行就會積極發放貸款支持。可見,中小企業增加技術含量、開發生產長線產品是贏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必然選擇。
(4)參與互助擔保基金,尋求有效擔保。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限制,難以找到規模大、符合銀行要求的擔保機構為其貸款提供擔保,同時向銀行提供的貸款抵押和質押資產有限,按照國際慣例,中小企業參與建立擔保基金成為必然選擇。
(5)強化信用意識,樹立良好信譽。中小企業要想獲得銀行的進一步支持,必須努力增強信用意識,提高自覺還貸意識和行為,以實際行動取信于銀行;使銀行真正感到企業經營思路明確、資金流向清楚、歸還貸款主動、貨款回籠徹底,讓銀行放心地為其增加貸款。
參考文獻:
[1]趙彩亮: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分析[J]. 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
[2]施金影: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J]. 財會研究,2007
[3]劉平良: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探討[J]. 中國商界,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