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醫院的現狀出發,提出了通過物價管理的方式來推動醫院的健康經營和快速發展的相關方法。
[關鍵詞] 物價管理 效益 以病人為中心
要搞好醫院的物價管理工作,各科室必須充分意識到醫療收費是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完善及規范藥品與醫療服務收費機制,既能加強醫院的管理,又能增強患者對醫療的信心。要設立物價部門及兼職物價員隊伍,加強信息化經濟管理,提高臨床經濟管理意識,規范、完善物價管理。完善醫療收費能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與彌補醫療耗費。
物價管理應重效益輕收入,堅定地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有的醫院在統計中過分看重業務收入的增加和增速,但是“收益”并非“效益”,收入數千萬元,但年終決算的僅結余百多萬元;有的醫院雖然年業務收入低,但結余卻超過收入高的醫院。究其原因,前者是“高收入,高支出,高成本,低結余” 如此收入越高,醫院越無益處,社會負擔越重、人民越發不滿。醫院應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把物價管理的意識向全院各部門推開,從而規范醫療收費行為,建立和完善物價管理制度,物價檢查制度,物價管理員工作職責等一系列相關的工作規范。
明確物價主管部門的地位,醫院領導就要賦予物價部門相應的權利,擔負相應的責任,做到權、責的有機結合。權:具有一定的經濟處罰權、檢查權力,決策建議權,對院內涉及價格方面的問題,物價部門都要對其合法性進行認定,未經物價部門核準的項目均不得對外開展。責:醫院在價格方面出現的違規問題,物價部門是第一責任人。權責相當,壓力與動力并存,將從根本上制約醫院的價格混亂問題。而建立完善的物價管理體系,需要醫院領導非常重視物價管理工作,由院長主抓此項工作,成立以院長為組長的物價監督領導小組,職能科室領導、專家組成的醫院物價管理委員會,并在財務部門下設立物價管理部門,專設物價管理員對全院的物價管理日常工作具體負責,建立了從院長到物價管理員、收費員的逐級負責制度,維護正常的收費秩序。
規范醫囑錄入時間,使患者能在第一時間拿到每日清單,并了解自身最新的治療及花費情況,而且也避免了由于醫囑錄入時間延后而造成的跑費、漏費情況以及患者因為醫囑錄入延遲而造成的誤會,如該患者已于當日死亡,而死亡第二天還有費用清單的情況,雖然在收費上沒有過錯,但患者難于理解,容易產生誤會。及時停醫囑,可以避免有些長期醫囑每日自動入賬。
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的錢花在了哪里。住院患者建議在每日清單中,列示各項費用所占當日花費總費用的百分比,因為據調查,每個患者平均住院費用,很大一部分是藥費和材料費,但是這兩項費用,給醫院帶來的收益是最少的(藥費順價加成15%,一次性材料加成3%),而醫院的勞務收入所占的比例相對于前述提及的兩項要低很多,所以這樣做有助于減少患者對醫院的誤解。
在門診由于醫生工作站的普及,患者在醫生開藥的過程中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藥費和治療費用是多少。建議在打印申請單上也標明治療項目、單價、數量、合計,患者在交費前可按清單內容明確做的什么項目,價格如何,數量多少。杜絕以往交錢后才發生費用糾分的情況。
以下是我對物價管理的幾點認識:
1.日常工作規范化
加強收費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物價管理部門和臨床科室之間溝通協調的渠道,充分發揮臨床科室兼職物價員的作用,物價員要把本科室收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物價管理部門,以便及時解決。接待患者有關收費咨詢和投訴的,首先由臨床科室解決,提供查詢和解釋,如果是直接向物價管理部門投訴,由物價管理部門對投訴的問題進行調查后答復和解決,科室要積極配合,妥善解決,嚴格執行首接負責制。在《項目價格》執行前、執行中要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工作,可以通過召開專題培訓會、座談會的形式,也可針對某一階段醫院中心工作對物價管理新要求而進行培訓針對臨床科室在收費工作中存在的具體間題進行培訓,以達到不斷改進工作的目的。
2.物價監督保障化
物價監督是醫院物價管理的重要環節。監督分為事前、事中、事后監督。事前監督就是對收費字典庫的日常維護,事中監督是指物價部門的工作人員,根據收費網絡上在院病人的收費進行查詢,對收費不合理和漏費的現象及時發現,及時通知科室更正或補收。事后監督則包括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病歷對收費進行審核,對存在的間題進行整理、歸類并寫出分析報告,填寫科室整改意見書并跟蹤改進情況,作出相應處理。對病人投訴中提出的問題依據病歷進行核對,提出處理意見,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并要求科室限期改正。做好工作檢查記錄,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要提出改進方案,保證收費工作合理化。
3.考核措施具體化
醫院的物價管理工作還應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和考核細則。其中包括考核項目、檢查考核內容以及考核后相應的扣分標準。考核項目和內容包括各科室對提供醫療服務收費的考核。形成醫院物價管理的整體模式,并按規定的工作流程進行日常工作和管理,使醫院的物價管理在醫院管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合理收費,保證收入。合理的醫療收費既能給醫院帶來效益,又能在有償的醫療服務中給患者以優質的服務,這在“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體系中尤為重要,因此,規范醫療收費治理才能合理地維護醫院的利益,堵住醫療費用的漏洞缺口,使醫院能夠順利地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不合理的亂收費,把實惠給病人,讓他們的錢花得有所值,讓患者來到醫院有一種歸屬感。
參考文獻:
[1]醫療費用在醫療制度改革中的變化趨勢及政策取向
[2]葉健琳:醫院內部物價自我管理
[3]如何加強醫療費用的管理及合理收費
[4]蘇恒明 崔光萍 喬麗君:談醫院內部經濟活動審計
[5]張 壯:新形勢下醫院物價部門在價格自律工作中應做的幾件事,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