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工業企業管理正在由單一的商品生產經營向以商品生產經營為基礎的資本營運轉變, 為順應這一歷史變革的需要, 作者淺析財產所有權與資本運營、商品生產經營與資本運營、資產重組與資本運營的區別與聯系, 并提出工業企業進行資本運營的策略, 剖析資本運營中的障礙及難點。
[關鍵詞]工業企業 資本運營 策略
一、資本運營內涵
在商品貨幣經濟中, 資本是經濟活動得以繼續的標志, 是能用實物的或者貨幣的手段獲取有形或無形價值的增值, 其本質特征是價值增值這一自然屬性, 正因為此, 才有如此迅速的資本積累、積聚與集中, 也才有經濟的高速發展。基于上述認識, 我個人認為資本運營的內涵是指以資本增值最大化為根本目的, 以價值管理為特征, 通過企業全部資本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動態調整, 對企業的全部資本進行綜合有效運營的一種經營方式。而目前通常采用的是狹義的概念, 主要指可以獨立于生產經營而存在的以價值化、證券化了的資本或可以按價值化、證券化操作的物化資本為基礎, 通過流動、裂變、組合、優化配置等來提高運營效率和效益的經濟行為和經營活動。
二、財產所有權與資本運營
財產所有權簡稱產權, 它強調權利體系的可分性。按照現代產權經濟學的理解, 出資者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是對立統一的, 法人財產權不是對資本的權利, 而是對資產的權利, 法人所擁有的是對機器、廠房、原材料等實物資產和貨幣資產以及各類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權利, 是資產負債表中處于左方資產欄中的使用價值的權利,處于右方資產資本凈值和負債欄中的價值形態則屬資本所有者即出資者權的范疇。因此, 資本運營與資產經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資本運營是出資者所有權, 而非指法人產權。
產權理論強調產權自由轉讓的必要性, 決定了我國企業資本運營的重點是流量經營。企業資本所有者及所有者代理人可在產權市場自由轉讓, 并以此為手段約束企業行為, 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而從企業資本運營狀態看, 企業資本運營有存量經營、流量經營和增量經營。流量經營是以調整、改變企業資本結構、促進資本合理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為重點, 實質上就是通過產權轉讓流動起來, 買賣關系賦予了資源再配置的機會, 從而實現了資本的加速流動。因此, 從產權角度講, 企業資本運營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轉移與重組, 從而形成新的生產要素集合與新的生產力。
三、商品生產經營與資本運營
資本運營與商品生產經營的根本區別在于資本運營是以企業資本的保值增值為目的, 一般能跳過產品這一中介, 而以資本直接運作的方式實現增值或以資本的直接運作為先導, 通過物化資本的優化組合來提高其效率和獲利能力。資本運營并不是企業的運作目標, 而是企業實施名牌戰略、擴大商品服務經營、爭取更大市場份額和更多回報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四、資產重組與資本運營
資本運營有狹義和廣義兩個范疇, 資產重組亦如此。狹義的資產重組指在不涉及資產隱含的產權權利的變動下, 企業將自身資產的總量及分布結構進行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性變動, 從而提高資產的配置效率, 實現企業的目標。從這一概念看, 資產重組的主體不通過市場機制對自己擁有的資源進行重新配置, 僅僅是企業內部資產存量及結構的優化。因而與資本運營的廣義和狹義概念不一致, 甚至可以說僅是資本運營狹義概念中的一小層含義。廣義的資產重組是指在資產隱含的產權權利變動的前提下, 或對資產的總量與結構進行重新配置, 或改變原有的委托代理關系和資產運作的方式, 它與本文所取資本運營含義才有部分的重合。因而, 資本運營與資產重組是有區別的, 不能混淆, 更不能用資產重組代替資本運營。
五、實施資本運營的條件
實施資本運營必須充分考慮是否具備進行資本運營的條件。對于有一定優勢的企業或企業集團來說, 目前確實是通過資本運營實現成本擴張的良好機遇, 但任何戰略的實施都是有條件的, 資本運營也同樣。一方面借助于宏觀條件如政策支持, 法律規范等, 另一方面還要求企業自身具備一定的微觀條件。首先考慮的基本條件如具有資本運營的自主決策權;具有追求自身資本增值和資本價值最大化的內在動力和必要的約束機制;具有內在的資本運營風險規避機制;具有一批優秀而穩定的經營者;具有資本運營中納人和借助其他企業的籌資和融資能力等。
其次要重視資本運營成本與風險分析, 考慮資本運營帶來的市場交易成本、內部組織費用、籌資費用、磨合成本等成本費用是否大于其帶來的經濟效益。
另外還需研究企業是否具備對經營風險、管理風險、財務風險、信息風險、反收購風險、經濟體制風險、股市風險、國際經濟形勢風險等資本運營風險進行防范和化解的能力, 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六、企業的資本運營策略
1.股票上市。即企業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社會閑散資本, 這種方式是資本運營的高級形式, 有條件地企業都應積極爭取運用這種方式。
2.參股聯合。即企業法人通過共同出資參股,組建有限責任公司, 或者是在企業內部實行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的有刁性且合, 成立股份合作制企業。
3.利用外資嫁接改造。吸引外商共辦合資企業, 是資本運營的重要形式, 通過此種形式既可利用國外資本, 又可引人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 走企業發展的捷徑。我國彩電行業的幾位巨頭, 除長虹仍保持國有品牌的位置外, 其余的康佳、王牌、等已通過外資嫁接改造, 搖身一變而成為實力更為強勁的“海外兵團” 。
4.二級市場產權轉讓。由于優而無勢業一時不具備直接上市的條件, 可通過二級市場買“ 殼”上市或者通過自動報價系統向社會公開募集資本,實現規模擴張。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探討的各類企業資本運營選擇的方式僅僅是簡單的歸納, 在現實的運作中可以變化與創新, 也可以重疊和組合, 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 探索其他形式的組合。這樣就形成企業資本運營豐富多彩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尚曉陽:本報實習記者 周明. 瞄準企業價值評估[N]. 中國證券報, 2006
[2] 袁 躍:整理 企業價值評估與企業資本運營[N]. 財會信報, 2006, (200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