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據聯合國經合組織(OECD)科技政策委員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公司向未上市的新興企業提供資金、管理與專業技術,以獲取高額回報的資本。本文通過對風險投資的概念、特點、作用、風險防范和風險投資過程風險防范進行研究,建立了一套風險投資防范對策。希望對促進中國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風險 投資 防范
高新技術項目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沒有歷史經營業績,資產存量小,產業化資金需求大,風險高等特點,在普通金融信貸存在擔保要求和金融自身投資者的安全性要求下,很難從普通融資渠道獲取資金。然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一旦成功的巨額回報又吸引著資金擁有者,在填補金融市場的結構和運作規則所決定的市場空缺的制度條件下,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的風險投資風起云涌,不斷發展。風險投資之所以在近半個世紀以來迅速發展,風靡全球,是因為它對經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被稱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助推器”、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美國,風險投資不僅造就了硅谷數以萬計的高新技術企業欣欣向榮的局面,從而使得美國經濟在倡導知識與技術的時代再次獨領風騷,在全球再執牛耳,也促成了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連續9年的低通脹、高增長的繁榮局面。風險投資要想降低風險,必須在投資前準確的預計風險之所在,投資后對其加以有效的防范控制。本文就風險投資的主要防范措施進行研究,希望對各個行業的投資發展有所借鑒意義。
一、風險資金注入前的風險防范
1.廣招英才,打造精英團隊
我國從1985年開始已經陸續成立了一些風險投資公司,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國家高技術(863、火炬等)成果轉化。至1998年,全國有22個省、市已建立了各類科技信托公司,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和科技信用社80多家。這些公司都是由政府出資建立的,工作人員也主要來自政府部門,都是非常了解中國國情的人,但是對風險投資的精髓卻根本不懂,結果是把這些公司都辦成了一般的投資公司,整體業績很差。在隨后的風險投資泡沫階段,各地政府又相繼成立了一些風險投資公司,但是發展的道路卻沒有什么改變。因為風險投資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作為國內本土、特別是政府建立的風險投資機構,要加大風險投資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打造自己的精英管理團隊,主要包括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風險控制、投資分析、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如此才能提高風險投資項目的成功率,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才能與外資風險投資機構相抗衡。打造自己的精英管理團隊不能走入誤區。沒有自己的精英管理團隊作為公司的中流砥柱,一個公司要想成功是很難的。
2.建立科學規范的投資分析程序與標準
這一點是進行風險投資工作時所必須要遵守的,包括具體的工作過程、評估所采用的方法、評估指標及其標準、評估原則等。在合作協議簽訂之前,風險投資家對項目本身、風險投資控制權、風險企業家報酬激勵、風險投資退出、風險企業融資結構優化等都要進行詳細分析與研究,并運用相關的理論如效用理論、博弈論、契約及委托一代理理論、期權定價理論等,建立相應的評估模型。這樣,在實際進行一個項目的評估時,就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全面高效,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正,就可以做出一個相對客觀準確的評估。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執行。
3.最后實地調查
對風險企業和風險項目的了解不能只聽風險企業的介紹,必須由風險投資家親自去做實地調查。實地調查的因素自然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風險企業家及其管理團隊,其次才是產品。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風險企業家及其管理團隊對風險企業的成敗影響極大長期的風險投資研究都己經揭示出來,風險企業家及其管理團隊對風險企業的成敗影響是最大的,所以,實地調查也應該把風險企業家及其管理團隊放到首要的地位。對風險企業家及其管理團隊的評估,必須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溝通與考察才能做得比較客觀準確,因此不能怕麻煩,不能怕跑路,不能怕花錢,不能有得過且過的思想。
對產品的實地調查,主要是產品的新穎性、獨創性、技術領先性、市場前景。產品的新穎性、獨創性都和技術有關系,因此重點在技術的領先性和市場前景上,這二者缺一不可。技術上是否領先,不能只看技術本身的狀況,還要考察競爭對手的情況,要分析產品能夠始終處于領先的地位。而市場前景則決定了產品的前途。所以說,新產品雖然能夠創造消費需求,但是需求量的大小及持續時間卻需要經過詳細的論證。
二、風險資金注入時的風險防范
在風險資金投入企業時,為了規定當事人的權利,同時為了解決風險資金注入后的代理問題,防止和降低道德風險,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往往要通過談判來解決雙方的關系,并以合約條款的方式明確下來。合約中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內容:一是出資數額與股份分配,為了控制風險企業的經營行為,風險投資公司往往要占有企業1/2以上的股份。二是創建企業人員組織和雙方各自擔任的職務。三是投資者監督權利的使用與界定。四是投資者退出權利的行使。在合約中,不但給風險投資家對風險企業的干預以法律的支持,而且將風險投資的權利以法律保證,最重要的是風險投資家對可轉換優先股所做的概念上的創新,更是將風險投資家防范風險的意圖暴露無疑。可轉換優先股是風險投資公司在風險企業所投的權益資本常常采用的方式。因此,可轉換優先股的概念可謂是風險投資家風險防范的又一力舉,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風險防范工具。
三、風險資金注入后的風險防范
資金投入后,風險投資家將積極的投入到風險企業的管理中去,從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行業選擇、市場定位)到建立有活力的董事會,到聘請外部專家(律師、會計師、管理咨詢專家),到吸收其他的投資者以期為企業帶來新的資金、管理思路、關系網絡,為提高企業的管理資質和盈利前景。在此階段,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是通過監督達到的,包括嚴格執行商業計劃書,查閱企業財務狀況資料、產品資料、生產設備資料以及經營計劃,向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物所等中介機構進行咨詢,了解風險企業所在行業市場競爭情況的變化以及客觀經濟環境和經濟政策變化,并采取積極對策等方式適時動態監測和管理。
四、風險資金退出時的風險防范
如果說風險投資的進入是為了取得收益,那么退出則是為了實現收益。可以說,退出是實現贏利的渠道,而且也是唯一的渠道。所以,只有成功的退出才是風險投資家追求的最終理想。然而,由于種種風險因素的存在,也由于資金數額的限制,使得大多數風險投資家并不能相伴著風險企業走向成功。所以,風險投資家在風險企業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在權衡利弊,判斷著退出時機的到來。一旦退出時機到來,風險投資家就當機立斷,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對于有望成功的企業,風險投資家往往采用公開上布(IPO)的方法退出,這樣投資就可得到相當好的回報,這種退出方式最為理想,風險投資家可謂名利雙收。對于有一定發展前途,但風險投資公司本身資金又難以為繼時,風險投資家往往見好就收,或將股份賣與風險公司管理層或賣與有意介入風險企業的新的投資者,這樣的收益盡管少于IPO,但由于盡早收回資金,增加了資金的流動性,從而可繼續投向新的項目,相當于擴大了投資總量;風險投資家可以在合伙期內進行多輪投資,也增大了投資再收益的可能性。而對于經營不善的風險企業,風險投資家一定要當機立斷解散或破產并對風險企業進行清算,可能是最好的減少損失的方法,此時利用手中持有的可轉換優先股給予的優先權利,或許還可保住公司的初始投資。
五、結語
風險投資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風險投資不同于傳統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資于創新企業的一種權益性投資。經過近十多年的理論探索,我國風險投資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我國還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阻礙著風險投資業的進一步發展。同國外風險投資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的風險投資面臨的風險也就更大。由于風險投資過程非常復雜,投資項目本身也可能會遇上許多不可預測的技術、社會、自然等風險,甚至可能是從未出現過的風險,因此,風險投資往往需要對項目投資過程的相關因素都進行詳盡的分析,確定具體投資項目到底面臨哪些風險的威脅以及各種風險的風險程度,根據風險程度的大小采用相對應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曼紅:風險投資,創新與金融,第1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2]尹淑婭:風險投資中創業企業價值評估模型及其應用.中國軟科學,1996年6月
[3]唐翰岫:風險投資決策,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4]周慧玲:風險管理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5]程德興: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研究,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年7月
[6]蘇永江 李 湛:風險投資決策問題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1年2月
[7]劉曼紅:《風險投資:創新與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8]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2007年中國風險投資行業調研報告,2008年1月
[9]慧聰網:風險投資的基本特征,200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