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次貸危機以來,關于巴塞爾協議的爭議不斷,然而巴塞爾協議對風險管理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越是全面實施巴塞爾協議的國家在這次危機中受到的沖擊就越小。本文從巴塞爾協議的演變的角度分析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建議。
[關鍵詞]巴塞爾協議 風險管理 內部評級法
從1988年的“關于統一國際資本衡量和資本標準的協議”也即《舊巴塞爾協議》,到2004年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巴塞爾委員會對商業銀行的監管要求變得更加嚴格和全面。要求商業銀行實施全面的風險管理。我國政府已經承諾于2010年從國有大銀行開始逐步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最遲于2013年中國銀行業將全面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這一協議的實施必將推動我國商業銀行全面加強風險管理和提高資產質量。
一、巴塞爾協議的演變
1.1988年《舊巴塞爾協議》
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著金融自由化的飛速發展,跨國金融機構層出不窮,金融國際化突顯,促使金融風險進一步加大。1974 年,西德的赫斯塔特銀行和美國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倒閉,更是令整個國際金融界震驚。加強金融的跨國監管合作,促進各國金融機構的公平競爭顯得尤其重要。在這種背景下,以“十國集團”為首的央行代表在國際清算銀行的發起下,在瑞士的巴塞爾開會,并建立了常設監管機構—巴塞爾委員會。
通過對1975年9月制定的“神圣公約”和1983年5月通過的《對銀行的國外機構的監管原則》的修改,巴塞爾委員會采納了英美監管當局關于統一評估銀行資本充足率標準的建議, 于1988 年7 月通過了《關于統一資本計量與資本標準的國際協議》,即《舊巴塞爾協議》。
《舊巴塞爾協議》把銀行資本分為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突出強調了資本充足率的標準及其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意義。使得全球銀行經營從注重規模轉向注重資本和資產質量等因素,它的出臺標志著西方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理論和風險管理理論的完善與統一。
2.2004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20世紀末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使得《舊巴塞爾協議》的缺陷暴露,巴塞爾委員會在廣泛征求各國銀行業和監管當局意見的基礎上,對協議進行了多次修改,于2004 年6 月公布正式稿,并從2006 年底開始在成員國推廣實施。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繼承了《舊巴塞爾協議》的資本充足率管理。重新確立了資本的監管的三大支柱:資本充足率、監管部門的監管和市場約束,三大支柱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新資本協議提出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把風險管理由原來只注重的信用風險擴展到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在風險的計量方法上考慮到不同銀行的發展層次,推出標準法和內部評級法,調高了風險的敏感系數。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結構如圖。
3.次貸危機以來巴塞爾協議的新發展
次貸危機爆發后,人們對巴塞爾協議的爭論更加激烈。主要集中在新協議的監管框架具有親周期性和新協議缺乏對流動性風險的管理。基于以上問題,巴塞爾委員會于2008 年6月出臺了《公允價值的度量與建模》,提高公允價值的評估。2008 年6 月出臺了《健全的流動性監管原則》,提升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和全球監管能力,尤其是在流動性危機中的恢復能力。
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與歐美等國際先進的大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所以風險管理技術落后。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中存在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我國的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在近些年的股份制改制過程中,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不徹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不完善,資本充足率的提高過分依賴于資本的外部注入。部分商業銀行在貸款的審批過程中還停留于依靠過去經驗,由部門領導討論定價的問題。近幾年我國商業銀行逐步建立起了獨立的風險控制部門,但是由于剛剛起步,在風險控制上缺乏經驗。
第二,我國風險管理缺乏科學性。國際先進風險管理工具的科學性是建立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之上,而我國的商業銀行由于起步較晚,數據極為匱乏。《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倡導的內部評級法,在我國目前尚無法實施。
第三,我國缺乏權威公正的外部評級機構。歐美等先進商業銀行對貸款的風險管理,都主要參考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等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的評級。而我國的評級機構多是政府指定,評級也缺乏公正性。
三、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建議
第一,積極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通過次貸危機,許多研究發現,凡是全面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國家在這次危機中受到的沖擊較小,這充分說明了新巴塞爾協議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優勢。新協議推行的全面的風險管理理念,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全面考察。
第二,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創建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商業銀行應制定政策,準確定位董事會、管理層、風險管理委員會等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和責任,確保風險管理、風險評估、風險監察的等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創建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
第三,運用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提高風險管理的科學性。我國的風險管理人才缺乏,我國商業銀行要吸收優秀的風險管理人才,建立高素質、復合型的風險管理隊伍,借鑒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提高風險管理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巴曙松著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6
[2] 李廣海 :基于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全面風險管理研究,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