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世界,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人才資源成為各國的重要資源,我國為了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亦推出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作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圖書館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實施中應充分發揮其教育職能。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 人才資源
本世紀初,胡錦濤同志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要在21世紀把我國建成世界強國。今年我國又推出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人才資源成為國家的重要資源,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是我國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高校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而高校圖書館是高校教學科研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是高校落實黨中央人才強國戰略的基礎。提高高校圖書館的運行效率,大力支持高校的教學科研,加強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社會化作用,是圖書館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途徑。
一、高校圖書館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1.承擔信息素質教育的作用
“十一五”期間我國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素質教育,普及、發展、提高”。信息素質是步入信息社會每個人必備的重要素質之一,是一種能夠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基本素質。信息素質的培養已經逐步成為評價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高校學生的第二課堂。圖書館豐富的紙質館藏和數字館藏傳遞著人類的各種信息,包括當今時代最新的科學信息,使之成為高校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最好的物質基礎;安靜、舒適、高雅的高校圖書館環境具有凈化、啟迪心靈的作用,能夠吸引學生到圖書館去挖掘、追求、獲取更多的信息,圖書館為提供信息素質教育營造了很好的氛圍;高校圖書館開展的文獻檢索課是對高校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直接方式之一;而圖書館提供的優質的信息服務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意識展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圖書館是高校學生強化專業知識、拓寬知識面、促進個性發展、提高信息素質的重要場所,圖書館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加強在高校中的信息素質教育作用。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今社會急需具有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能力是指人在順利完成以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創建新事物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潛在心理品質。創新能力可能并不是衡量人價值的重要因素,但卻對個體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掌握課內知識固然重要,但學會如何學習更為重要。圖書館中不僅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還有許多受過專業教育和培訓的信息專家,他們也是一批傳授學習知識本領的行家,他們在為讀者提供各種信息的同時也教授讀者如何根據自身需求探索、查找、獲取自己所需信息以及學習如何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加強信息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能否及時、準確獲取相關的信息是決定個體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圖書館在提供治學方法指導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科研能力
圖書館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科研能力方面有著其它教育資源無法替代的作用。如果說課堂教學是共性教育,圖書館則是學生個性化教育的重要場所。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知識的不斷涌現,學校的教學內容隨時都會滯后,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高校教學已經不拘泥于教課書上的內容,很多教授及教師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以開發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在課堂之余會提出一些疑難問題供學生自己解答,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追求新知識的過程。圖書館是知識的集合體,學生在解答疑問尋求新知識中必不可少地會利用到圖書館,從圖書館的豐富館藏資源中索取原材料。他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檢索工具獲取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完成課程報告,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獲取信息、組織信息、運用信息、評價信息、重新生成信息的過程,是進行科研的前期工作。這種教學方式正是在引導學生通過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來提高自身自學能力和獨立科研能力。
二、高校圖書館在社會人才培養中應盡的職責
1.加強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社會化作用
高校圖書館有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優勢。首先,高校圖書館是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圖書館根據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專業設置、重點學科建設等需要全面系統地收藏國內外具有較高水平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方面的文獻,與公共圖書館相比較,高校圖書館收藏的文獻資源專業性更強。能夠為校外的地方企事業單位的科研人員提供最新最具價值的文獻信息。其次,高校圖書館具備開展信息服務的高素質的專業隊伍,他們有為校內教學科研人員提供專題信息服務的豐富經驗,能夠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專題信息服務。再次,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通訊技術的發展給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契機,為高校圖書館通過網絡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高校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其諸多優勢,讓校內讀者以外的所有社會人都能享受到高校圖書館的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2.圖書館是人們終身教育的場所、是大眾交流中心
“活到老,學到老”雖然只是一句平凡的話,但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在切身感受著其深刻的含義。我們正處于一個資源有限、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知識的折舊期縮短,知識陳舊和匱乏使許多人(包括許多剛從高等學校畢業的人)不具備滿足他們工作需要的閱讀、寫作和推理能力,使得他們不得不接受各種繼續教育。終身教育將成為21世紀人才教育的必然趨勢。圖書館作為知識的聚集地,作為傳播知識、探討學習方法的場所,為人們接受終生教育和進行文化知識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學習環境。圖書館的教育形式與課堂教育相比更具有主動性、靈活性和廣泛性。“書山求道、學海尋舟”,圖書館就是書山中的一條路,學海中的一片舟,利用很當將受益無窮,將有利人們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提高整體的素質。
3.圖書館有為社會上特殊群體提供服務的職責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當代中國社會的奮斗目標,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圖書館肩負新的歷史使命。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教育機構,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也應重視對老年人、殘疾人、外來工人等特殊群體、弱勢群體的服務工作。妥善解決特殊群體的問題、提高社會上特殊群體的生活質量,是構建和諧社會面臨的新的挑戰之一。圖書館要進一步體現人文關懷,轉變觀念,調整工作思路,不僅要成為社會上特殊群體學習和受教育的場所,也要成為他們互相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2010-06-06] 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2]張勝寒: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淺析[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學版,2005(3):263-264
[3]創新能力,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01641.htm?fr=ala0_1
[4]劉明一:關于高校圖書館人才培養和服務理念的定位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08(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