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及時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珠三角地區經過30年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包括經濟體制、市場供求格局、經濟運行環境和物質基礎在內的良好條件,為經濟轉型打下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 企業 經濟 轉變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珠三角地區為例,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按照一般規律,企業升級之后,所需勞動力將逐漸減少,這樣一方面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失去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若大量外來人口撤離珠三角,會對當地經濟收入、消費市場造成極大沖擊,所以當前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企業的轉型勢在必行。
作為企業怎樣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筆者認為,首先企業領導者應從思想上進行根本轉變,全面準確地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同時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堅持把握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二是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三是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堅持統籌兼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落實科學發展,注重解決自身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更好更快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推進企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一、創新工業發展方式,走新型工作化道路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工業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強調資源的循環利用,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其基本原則是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和再資源化,重點是發展清潔生產、推行資源節約和開發資源綜合利用。這就要求各類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要根據循環經濟的原理,改進產品設計和制造工藝,促進廢棄物的再利用,堅定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資源開發上,要從自然資源的開發盡快轉向對知識資源的開發,新型工業應從開發自然資源轉向開發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使知識要素成為加快工業化最主要的動力;在生產方式上,要從粗放生產向清潔生產轉化,實施清潔生產可以節約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省各種環保設施的運行費用和企業的排污費,改善工作環境,保護職工健康,創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效益和增強競爭力的目的;在產業結構上,要把單純注重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好地結合起來,在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同時,既能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又能解除信息化條件下勞動力轉移的障礙。
二、充分認識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物質基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是提高經濟增長中的科技含量的根本途徑,是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的重要手段。先進技術我們當然要努力學習、引進,也要組織力量做出創造性的突破,這是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需要,必須投入足夠的力量,投入必要的資金,務求有所突破。但是現代先進技術需要很強的投入且有一定的風險,目前還不能齊頭并進遍地開花,因為我們發展現代先進技術的力量尚感不足,經費投入也受到一定限制。筆者認為,在努力發展現代先進技術的前提下,踏踏實實地大力發展適用技術,以廉價的方式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較切合實際。因為,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就業壓力頗大,適用技術一般都能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所以,大力發展適用技術已是實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三、加強企業管理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長期以來,基于經濟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及整體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和物質消耗來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也一貫呈現出高投入、高增長、低效益、高污染的典型粗放式增長特征。企業是由人財物等各種資源配置而成,其資源的質量、以及配置、協作關系,決定企業的整體素質。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重視管理工作,加強企業管理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強管理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實現企業發展中數量和質量的統一。企業發展在很大程長上表現為經濟總量,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在質量基礎上實現數量和質量的內在統一。我們要求的增長質量,是指經濟增長中的健康和持續,是和人力資源、資金、企業實際相協調發展,全盤考慮,在戰略目標制定、短期發展速度的選擇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周密部署,穩健實施,不是頭腦發熱、竭澤而漁式的短期發展,我們加強管理,就是要實事求是,將不合理的速度降下來,提高增長的質量。二是可以在資源與效益之間取得效益的最大化。任何企業都是在其所能控制、調節資源的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任何企業對資源的占有都是有限的,要在限的資源中求得最大的效益,就必須加強管理。首先,我們要提高對資源的控制能力,主要是加強對人力資源和資本等的爭取和利用,在遵循國家法律的前提下,通過企業內部集約化配置,達到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一定要用好用足資源。要切實抓好人力資源、資本、土地資源、生產資料的管理利用,持之以恒地搞好全面質量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推進企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四、小結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企業抵御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企業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企業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發展轉型取得成效,也會推動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
參考文獻:
[1] 高洪深:區域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 趙亞東:計量經濟學教程,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 胡曉朋:中國經濟增長與企業結構變動的聯動效應探析,產業經濟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