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部控制對公司及其利益相關方規避風險、應對挑戰和走向成功具有關鍵意義,其重要性與日俱增。而近年來一系列震驚中外的大型企業造假丑聞和內控失靈導致公司失敗的重大惡性事件更加引發了人們對于內部控制的關注。
[關鍵詞]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目標 成本效益
一、內部控制制度產生的原因
任何組織都希望在一種有條不紊、高效率的方式下開展工作、實現組織目標。然而,組織的目標往往只是一種設想、規劃或計劃,能否實現將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人們開始思考是否能夠采取一些方法降低消極因素的影響,幫助組織順利實現其目標。于是,在組織內部,為合理保證組織目標實現而設計的控制機制和相應的執行管理的總稱就是內部控制。
二、內部控制制度的一般考慮
1.管理當局的責任。內部控制的成敗取決于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而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的自覺控制意識和行為又是關鍵。企業管理當局是企業管理的最高權利機構,其代表則是企業管理的最高權利執行者。管理當局的受托責任決定其必須成為內部控制的責任主體。
(1)董事會的責任。董事會對經理層的監督是企業日常監督活動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因此董事會應當充分認識自身對內部控制所承擔的責任,著重加強對經理層的監督,發揮其作用和潛能。
(2) 經理層的責任。經理層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者和執行者,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經理層為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必要的內部控制。進而使各部門密切配合、協調一致,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努力實現企業制定的各項目標。
2.成本效益。防范風險是企業實現價值的基礎,也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目的。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可以有效地防范企業風險的發生,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但是內部控制的實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耗費人、財、物力,進而產生大額成本。對于企業來講,實施內部控制必須考慮成本效益原則。
由于資源存在稀缺性,企業必須考慮建立內部控制的相應成本。基于衡量內部控制成本與收益的標準不同,內部控制成本比較容易量化,但內部控制效益的量化則相當復雜。此外,成本效益決策的復雜性還在于當內部控制與管理或運營過程相結合時,很難區分內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和管理或運營的成本效益。
三、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轉變經營觀念,增強控制意識,提高管理水平,是企業迎接市場競爭的基本前提,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已經成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自我調節和自我制約的內在機制,處于企業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位置。企業規模越大,其重要性越顯著。從嚴管理企業,實現管理創新,使傳統的管理模式向現代企業管理過渡,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梢哉f,內部控制的健全與否,是單位經營成敗的關鍵。
1.防止組織失敗。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能夠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分析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協助主體制定動態的戰略目標,力求將風險控制在企業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同時還可以從整個企業的高度控制戰略目標的全面執行,實施從顧客、供應商、競爭者到內部員工的全面風險控制,合理保證企業向著制定的戰略目標前行。
2.提供高質量的報告信息。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通過職務分離、崗位輪換、內部審計等控制方法及手段對企業信息的記錄和報告過程進行全面持續的監控,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和舞弊,保證企業信息能夠真實完整地反應企業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
3. 保護組織資源的安全完整。資源的安全完整是組織正常運作及報告信息真實、可靠的基礎,它實際上是一個過程控制的結果,內部控制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4.實現組織的合規運營。內部控制通過對企業的一切部門與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及時制止和糾正偏離法律法規的行為,保證企業經營活動服從政策、程序、規則和法律法規,并有利于國家政策法規及部門監管要求在企業內部的實施。
四、對內部控制實務的建議
1.如何把握授權的度。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保證這個系統的正常進行,合理的授權是必然的。對于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證其經濟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又要保證其經濟行為的效益性和廉潔性。權力的度量界定是關鍵的一環,對內部控制執行者的授權也有一個度的設置,對不同的控制環節要有不同的權力授予,才能使用權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行。不管是哪個環節,在具體授權時,應認真研究從而準確掌握,這樣既能保證經營決策有效運作、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又能保證權力制衡得到落實。
2.加強對內部控制的投入。通過實踐,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有利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利于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由于實施內部控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與財力。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對于效益大于成本的內部控制,就應當增加投入。
3.加強對綜合性財務人才的培養。企業會計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承擔該控制職責的主要是財務人員。這就要求財務人員要能夠真正擔當起內部控制的重任??茖W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對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監控的制度,它將大大突破財務會計的工作范疇和技術領域,是投資、金融、市場、法律、營銷等多方面知識的融合,沒有相應專業知識的支持,內部控制是不可能完全到位。但是,目前既具備有相應會計專業知識,又有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能力的綜合性財務人才為數還是有限。因此,提高實務操作能力,學習先進的專業知識,培養更多優秀的財務人員就顯得刻不容緩。
內部控制的實施,促使公司管理組織結構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方法科學,管理手段先進,責、權、利更加清晰,最大限度地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董穎:試論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責任[J].今日科苑,2008(22)
[2] 霍社軍 孔榮:基于成本效益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J]. 財經界,2009(7)
[3] 潘琰:內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