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從增值稅改革的背景分析,闡述增值稅改革的主要內容,最后分析此次增值稅改革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關鍵詞]增值稅改革 消費型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企業小規模納稅人企業
一、增值稅改革的背景分析
增值稅按對外購固定資產處理方式的不同可劃分為生產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
增值稅改革之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企業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此種類型的增值稅在計算增值稅時,不允許扣除任何固定資產的價款,對固定資產存在重復征稅,而且越是資本構成高的行業,重復征稅就越嚴重。不利于鼓勵投資,也不利于出口產品退稅,影響了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由于這些原因,生產型增值稅稅制必須改革。
2009年1月1日起,我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將實行消費型增值稅。此種類型的增值稅在計算增值稅時,允許憑外購固定資產的發票將當期購入的固定資產已納稅款一次全部扣除。消費型增值稅既可以消除生產型增值稅的重復征稅的因素,又可降低企業設備投資的稅收負擔,有利于鼓勵投資和擴大內需,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于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克服當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將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增值稅改革的主要內容
從2009年1月1日起,在維持現有的增值稅稅率不變的前提下,在全國范圍內所有地區、所有行業的一般納稅人企業都可以抵扣其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的進項稅額,未抵扣完的可以轉到下一期繼續抵扣。但小汽車、摩托車和游艇不含在改革的可以抵扣的范圍之內。同時,取消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增值稅改革后,一般納稅人所負擔的增值稅將低了,那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也統一調低至3%,以前工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是6%、商業的是4%。另外,降低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劃分標準,即將現行工業和商業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標準分別從100萬元和180萬元降為50萬元和80萬元。
三、增值稅改革對一般納稅人企業稅負的影響
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稅銷售額達到50萬元(工業企業)或80萬元(商業企業),有資格開具和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納稅人,也就是說一般納稅人可以憑增值稅專用發票將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抵扣掉,從而降低稅收負擔。轉型對企業到底會有多大影響?下面我們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比較增值稅轉型對一個納稅企業到底會有什么影響。
[案例]2009年1月一般納稅人甲企業從一般納稅人供應商處購入機器一臺,價值100萬元,增值稅17萬元。假設該機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平均年限法對其計提折舊,所得稅稅率為25%。
[分析]在生產型增值稅形式下,甲企業在購入機器設備時不允許抵扣增值稅,會計處理是增加固定資產117萬元。在該機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里,每年的折舊額為11.7萬元。因折舊額計入成本沖減利潤,所以折舊使得甲企業2009年可以少繳所得稅11.7×25% =2.925萬元。
在消費型增值稅形式下,甲企業在購入機器設備時繳納的增值稅17萬元允許作為進項稅額抵扣,會計處理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100萬元。在該機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里,每年的折舊額為10萬元。2009年因折舊可以使甲企業少繳所得稅10×25%=2.5萬元。由于在購入時增值稅已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因此相對于生產型增值稅來說,甲企業將少繳城市建設維護稅1.19萬元,少繳教育費附加0.51萬元,因少繳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而使得甲企業多交企業所得稅0.425萬元。具體數據如表所示:
表 增值稅改革前后購入固定資產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單位:萬元
繳納的稅種生產型增值稅(改革前)消費型增值稅(改革后)
增值稅-17
城建稅-1.19
教育費附加-0.51
所得稅-2.925-2.075
企業總的稅負-2.925-20.775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變對企業納稅的影響不僅涉及到增值稅,還涉及到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所得稅。這種轉變可以使甲企業抵扣17萬元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從而少繳城建稅教育費附加1.7萬元,但從折舊抵減收入得到少繳所得稅的好處卻減少了0.85萬元。因此,甲企業一共可以獲得稅收上的好處是17.85萬元(20.775-2.925),減少企業稅收支出,直接增加盈利水平。如果企業機器設備投資額較大,增益就更明顯了。
四、增值稅改革對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稅負的影響
由于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按照銷售額和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且不抵扣進項稅額,其增值稅負擔不會因轉型改革而降低。為了平衡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之間的稅負水平,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和擴大就業,需要相應降低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
雖然征收率下降了,但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還是應早日轉為一般納稅人企業,因為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的價稅合一普通發票,一般納稅人不能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增值稅,從而造成存貨成本的增加,所以一般納稅人不愿與小規模納稅人發生購銷業務關系。在商品流轉鏈上形成兩者之間業務發展的鴻溝,導致小規模納稅人只能與小規模納稅人開展業務。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這種計稅、征收方式不同限制了小規模納稅人的發展。因此,小規模納稅人應抓住目前難得的機遇,做好增值稅轉型工作,早日轉為一般納稅人,將自己融洽到大企業商品流轉鏈中,做強做大。
參考文獻:
[1] 鄭建新: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中國政府網,2008年(12)
[2] 王繼德:增值稅轉型改革后企業的稅負.中國政府網,2008年(12)
[3] 劉艷華: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的影響.會計之友,2007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