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風險投資作為高風險、高回報的活動,需要可靠的投資退出機制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完善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就成為風險投資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風險資本提供了持續的流動性、為風險資本提供了持續的發展性、準確評價創業資產和風險投資活動的價值、吸引社會資本加入風險投資行列促進風險資本的有效循環等方面。
[關鍵詞]風險投資 退出機制
風險投資作為高風險、高回報的活動,需要可靠的投資退出機制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完善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就成為風險投資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對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的分析研究將有助于更好地發展風險投資業。所謂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是指風險投資機構在其所投資的風險企業發展相對成熟之后,將所投的資金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即變現的機制和與其相關的配套制度安排。它涉及到退出方式和退出場所兩方面的問題。風險資本能否從風險企業中成功地退出,對于高技術風險投資循環的順利進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風險資本提供了持續的流動性
風險投資與一般投資的重要區別在于投資收益的獲取方式不同。一般投資是通過持有所投資企業的股份來獲取股息和紅利收入,而風險投資是通過出售其在所投資企業占有的股權來獲取資本增殖收入。風險投資家專門從事具有挑戰性的風險企業培育工作,并不永遠與風險企業同甘共苦,而是只同甘不共苦,見好就收,將已經增殖的資本回收后再投入到新的風險企業中去,在不斷的投資一退出一再投資的過程中實現資本的持續增殖。因此,在所投資的風險企業成功后將股權轉化為流動性的資金至關重要。退出機制在此正好提供了股權變現的機制。如果缺乏退出機制,已經成功的風險資本無法從原投資企業撤出,就不能進行新的再投資活動,風險資本自身的增殖運動和社會的風險投資活動就會受到限制,不用說進行擴大的再投資,就連簡單的再投資都無法持續進行。長此以往,風險投資活動將趨于萎縮,難以維持,更談不上發展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退出機制是風險資本的變現器和穩定器,是風險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沒有退出機制,風險資本就難以發展,退出機制不健全,風險資本的發展就不迅速。事實表明,退出機制健全的國家風險投資發展比較快,退出機制不健全的國家風險投資發展比較緩慢,而且退出機制與風險投資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強化。日本的退出機制不太健全,柜臺交易受到限制,二板市場不發達,直到1991年才成立了類似美國NASDAQ市場的JASDAQ市場,新興公司股票的上市平均時間為30年,因此日本的風險投資起步雖然不晚,但發展緩慢,且走了彎路。美國是退出機制健全的國家,建立于197 1年的NASDAQ市場非常發達,新興公司股票上市平均時間僅僅為6年,因此風險投資發展在全世界居于領先和主導地位。
二、為風險資本提供了持續的發展性
像任何資本一樣,風險資本不僅僅是為了保值,而更是為了盡可能多地增殖。風險投資僅僅能夠保持風險資本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保值的同時獲取增殖。不管投資是否獲得成功,是否能夠實現增殖,所投入資本及其增殖必須能夠及時轉化為流動狀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退出機制是風險資本的加速器和放大器。風險資本不僅需要退出機制,而且需要能夠實現增殖的退出機制。也就是說,退出機制不是提供簡單變現機制,而是提供放大變現機制。這一點同樣可以用美國和日本的比較來說明。在各種退出機制中,股票上市最能夠實現增殖目標。美國的風險資本主要通過股票上市來變現,在美國的NASDAQ市場,一些新興公司的股票價格可以十幾倍、幾十倍地增長,風險資本因而大幅度地擴張。因此美國的風險投資業和證券市場發展都非常迅速。日本長期以來沒有像美國NASDAQ市場那樣發達的股票市場,風險資本的退出主要通過公司收購和柜臺交易等方式進行,風險資本的增殖幅度較小,不利于其發展擴張。因此,日本的風險投資業和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發展緩慢、效率低下,難以依靠自身滾動增殖發展壯大。
三、準確評價創業資產和風險投資活動的價值
高新技術具有“新”的特征,也正是因為它的“新”,在市場上難以找到衡量其價值的標準和尺度。而且每一個成功的風險投資項目,都是包含知識產權、創新思維、技術訣竅、管理和市場開發能力因素的綜合體,無形資產的含量很高。加上成功的風險投資項目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即便眼前項目是虧損的,但仍然可能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因而對創業資產不僅要評估其即期的價值,更要評估其成長性帶來的未來價值。而按照傳統的方法,往往也難以進行準確的評估。
四、吸引社會資本加入風險投資行列促進風險資本的有效循環
風險資本一般由職業風險投資家從社會募集而來,而風險資本的退出機制則是風險投資成功的基本保障。如果沒有可行的資本退出方案,投資者不會將資金投入,風險投資活動將因難以籌集到社會資本而無法進行,投入一退出一再投入的風險資本的有效循環也就無從建立。風險投資活動的鏈條就會中斷,就無法實現投資增殖的良性循環。
可見,擁有一套完善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對一個國家的風險投資體系而言,扮演著動力機制和安全保障機制雙重角色。缺少健全、多渠道退出機制的風險投資體系是無法正常運作的。美國是風險投資的發源地,美國的風險投資業從其第一家正規風險投資公司——美國研究與開發公司成立至今已逾60年,是世界上最完善、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其成功因素之一就是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為美國風險投資資金開辟了多樣化的退出渠道。
參考文獻:
[1]成思危:成思危論風險投資 [M]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王玉冬 顏小惠: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風險投資模式研究[J].技術經濟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