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法發展的歷史說明,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關系是社會法定位的關鍵之所在。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發展各有其發展的軌道,并基于人權理論的不斷完善,這一理論的提煉對社會法產生根源、基本理念有重要的作用。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關系的探討不僅是兩者之間關系的探討,更是社會法理論的更深層次的研究。
[關鍵詞]社會法 勞動法 社會保障法 人權
社會法在中國的發展歷史證明,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關系是社會法定位的關鍵之所在。“社會法是在國家由消極‘守夜人’到積極‘行政人’角色轉變過程中,應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而產生,隨人類‘人權’事業發展而發展”,社會法并不是隨著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產生而產生的,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法律的社會化過程中誕生的第三法域。這一點對于理解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關系變遷有重要意義。
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問題
1. 勞動法的基本問題
(1)勞動法的發展及其發展動因。勞動法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自由競爭階段;二是壟斷階段;三是國家壟斷階段。在此階段,勞動立法有許多進展,重要的表現之一就是各國憲法紛紛對公民的勞動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這里勞動法發展的動因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更是為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即要尊重并保護人權。
(2)勞動法的社會功能。勞動法的社會功能,在勞動法產生之初及后來的百余年內,僅僅在于緩和階級矛盾,安撫勞動者,穩定社會。勞動法的功能,即保護勞動者,協調勞動關系,維護由“勞方、資方、政府方”三極所構成的社會穩定三角結構的功能。偏重保護勞動者,即保護勞動者的力度大于保護用人單位的力度,這種保護已不再僅僅是順利實現對無產階級勞動者的統治了。
2. 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問題
社會保障法的發展及其發展動因。社會保障法的產生是基于現代工業社會的飛速發展,在英國圈地運動、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眾多勞資關系問題,為了緩和社會矛盾,謀求社會穩定,政府開始實施社會保障制度。從傳統的社會救濟法到現代社會保障法的演變不是簡單的文字游戲,而是一種立法理念上的巨大飛躍,其真正意義在于通過新的權利立法,公開承認貧困現象與社會風險主要是由于社會原因造成的。這一理念的轉變使社會保障法的發展不單純是自身的發展,更是保障人權,完善人權理論的發展,這一點同勞動法的發展動因有著驚人的相似。
二、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關系的認識
通過上文兩部分的分析,可以明確得出這樣的結論: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是兩個獨立發展的法律體系,而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是在社會法出現后才歸屬于社會法,兩者的誕生并不當然的意味著社會法的誕生。
1.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發展階段及兩者的關系
(1)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工人同資本家之間發生的勞動關系,比如制定相關的勞動標準,工人休息制度等等,這些制度只是用來規范兩者之間的各種關系,并不是以傾斜式的法律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從這個角度講,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障關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社會關系。在這兩個發展階段,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都是作為法律工具使用,不是權利的保障書,這是兩個法律體系的唯一聯系之處。此時,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都不屬于社會法,社會法也沒有在真正意義上誕生。
(2)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不同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式決定了兩者不會合二為一,盡管兩者發展最終都是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權,這是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聯系表現之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宏觀聯系也就止于此,他們都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保障人的生存權和勞動權這兩項基本的權利。在微觀上,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都規定了有關社會保險的制度,兩者的調整對象都涉及到了該領域,這也正是兩個法律部門聯系緊密之所在。在終極意義上,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
2.如何理解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中都規定社會保險這一法律現象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相互獨立性,不存在互相包含的關系,這一點與在勞動法中有關于勞工保險的規定,社會保障法中有關于工傷保險、勞動保險的規定是不矛盾的。在我國,《勞動法》第九章中有關于勞動保險的具體規定,社會保障法中,社會保險又是其最基本的內容之一,這并不是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都調整社會保險關系,而是兩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調整兩種不同的社會關系,在勞動法中是勞資雙方的勞動保險關系,在社會保障法中是國家、個人之間的社會保險關系。這種情況在法學領域是常見的:如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涉及到經濟領域,民法的調整對象很多也涉及經濟領域,分別形成國家經濟調節關系和民間社會經濟關系,“社會關系的性質和類別不同,決定用以調整這些社會關系的法有所不同?!逼浯?,我國也確實存在著社會保險法在已經納入社會保險法體系的同時,又將此納入勞動法重復調整的空間,這個空間不包括上文提到的不同性質的社會關系領域。這是與我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發展的實際緊密聯系的,這是立法的特殊性的體現,我國在這方面的立法是為了不使勞動者的保障出現真空,采取了先立后廢,此消彼長的作法,即先建立一項新社會保險制度,然后才廢除相應的單位保險。
總的來說,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這種關系的論證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社會法的產生根源、基本理念以及要達到的目標。對兩者關系的探討是表,對社會法的探究是本,這個研究思路對這類研究話題的深入發展是一種推進,使得對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關系的研究不再停留在僅僅對比兩者的區別尋找聯系的窠臼里,而是把它放在整個法域中研究,開拓了研究的視域,便于理清目前社會法研究的種種混亂局面。
參考文獻:
[1]李蕊.社會法的基本范疇[A].上海: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
[2]王全興.勞動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關懷.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