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微博的定義與現狀,接著分析了微博的特點,最后提出微博營銷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微博 Twitter 營銷策略
2007年2月,美國人多爾西創立Twitter,30個月之后,新浪微博正式內測。 至此,Web2.0時代的新名詞——微博儼然成為網絡時代最具革命性和標志意味的符號。
一、微博的定義與現狀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件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微博是繼視頻網站、社交網站之后新興的開放互聯網社交服務。 它的出現打破了博客一統天下的傳播格局。相比傳統博客中的長篇大論,微博的140個字的字數限制恰恰使用戶更易于成為一個多產的博客發布者。
目前, 國內微博網站尚處于“慢燉加溫”狀態。如利用博客創造點擊率奇跡的新浪在2009年8月正式推出微博服務,目前新浪微博已具備關注、轉發、私信等基本功能。為了更快地融入中國,新浪微博還有一個更親近國民的名字“圍脖”。在新浪200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新浪CEO曹國偉首次透露了新浪微博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00萬人。
二、微博營銷的優勢
較之傳統博客, 微博由于其操作的便利性以及多平臺并存的特性,從而成為集手機短信、社交網站、博客和IM等四大產品優點之大成者。微博營銷的優勢如下:
1.書寫的自由性。
傳統博客強調版本布置與語言組織 ,因此博文的創作需要考慮完整的邏輯性, 也就是說, 在Blog上寫文章的門檻還是很高的; 但是,哪怕是一個沒有受過嚴格中文訓練的人, 只要會發短信, 也就能使用微博。閑得無事,更新一下簽名, 就被記錄了。
2.傳播的實時性。
對于每篇微博140個字符的信息量特別適合手機上網用戶使用, 無論你是在咖啡廳還是在地鐵站,都很容易通過手機完成自己的微博。因此,微博的即時通訊功能非常強大。一些大的突發事件或引起全球關注的大事發生時, 利用各種手段在微博上發表出來, 其實時性、現場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過其他所有媒體。
3.交流的互動性。
與博客上面對面的表演不同, 微型博客上是背對臉的 follow(跟隨), 當你選擇“follow”或“關注”一個人,你就選擇了接受他發布出來的任何信息。Twitter向我們暴露了這些信息,這些人在Twitter的對話向我們昭示了哪些人是這些名人核心小圈子里面的一員,因為在他們的對話都是公開的。深入這些影響網絡名人的核心小圈子,無疑有助于我們了解哪些網絡上熱門話題是從何而來。移動終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體化, 使得微型博客用戶體驗的粘性越來越強。微博上有許多信息是在傳統媒體上看不到的,而公眾對公共話題天生有一種關注心態,在微博上更容易形成互動。
4.平臺的開放性。
Twitter風靡全球,與其完全開放API不無關系。開放性為微博造就了更多的可能,眾多有趣的應用、客戶端正式基于此誕生,目前Twitter應用已超過2000個。
而新浪微博于今年2月推出了開放平臺(邀請開發者測試),向開發者提供開發文檔和申請應用的一些必要信息,目前每個開發者只能申請一個應用。正式上線后,應該可以看到更多的開放性應用。
三、微博的營銷策略
隨著web2.0時代的到來,如今的企業在做生意時,不得不更多的依賴互聯網。企業想要關注用戶,了解用戶需求,就必須具備在互聯網環境中傳播和塑造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其顧客群體本身就根植于互聯網之中,運用網上工具進行營銷,才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1.研究目標受眾。
以Twitter為例, 好的Twitter用戶能提高個人美譽度, 他們發帖講述有趣的故事、消息, 吸引了大量跟隨者閱讀。隨著用戶個人名氣的增加, 其中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所在公司。在此基礎上, Twitter發布有關公司的各類帖子, 如企業成就、新聞稿或推廣網站的鏈接、回答Twitter用戶關于企業品牌的各類問題, 同樣也會獲得跟隨者的追捧,無形中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用這種方式開展網絡營銷, 是微博最直接的價值體現。
以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為例,主要用戶群體集中在影視明星、企業高管、經濟學者、傳媒專家、營銷策劃人、評論員、主持人(主播)、創業者、網絡紅人,這些人基本上代表著顛覆與變革、創新與時尚。
2.關注熱門話題。
進入熱門話題討論能讓較多的人看到你的微博討論,曝光率比較高,但是刷新比較快,如果你的討論內容能夠吸引到別的用戶,他們就會轉發你的微博或者添加你為關注。
3.改進搜索引擎服務。
比如新浪微博在搜索用戶時,即使是@用戶名,也沒有生成鏈接,無法直接點擊。沒有搜索自己消息的功能,不方便用戶調用自己的信息。
此外搜索的關鍵在于分詞的良好,以及搜索結果的排序。其次還要考慮的問題是:這個結果排序為何?不能簡單地按照時間排序,要根據這條信息的實際質量(比如評論數)來進行排序。
參考文獻:
[1]馮英健: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第三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劉少楠 徐超:微博客“危”中有“機”,<通信世界>,2009年第32期.
[3]王淑華:“微博客時代”的媒體應對.新聞實踐,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