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科技企業的競爭主要表現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競爭,而科技創新主要取決于人才的競爭。如何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成為所有企業管理者的命題,而人性化管理為管理者指明了方向。本文闡述了高科技企業人才的特點,并提出了高科技企業人才管理的思路和策略。
[關鍵詞]高科技企業 人性化 管理
一、人性與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將人性學理論應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屬性進行管理的管理哲學。因此,必須對人性有所了解。人的自然屬性有三個定律: 人的生理層面的自然屬性是“人類總是要求擁有快樂而不是痛苦”;人的心理層面的自然屬性是“人類總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貶抑”;人的心靈層面的自然屬性是“人類總是希望有長久的目標而不是虛度一生”。人的社會屬性也有三個定律:對行為后果的考慮;對自己長遠目標的考慮;對人生價值的考慮。企業只有了解了人性中這些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才能對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職工的行為、動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管理,才能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更高的更能發揮全員潛能的管理目標。
那么,人性是什么呢?千百年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思想家們都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討。真正從思想史的角度提出人性問題的卻是孔子,孔子首先提到人性的問題,“性相近,習相遠”。性相近就像說人的天性非常的接近,習相遠是說學習才能把善惡分開,使人相遠。這樣看來,孔子認為人本性是區別不大的,主要取決于后天環境的影響。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人本性是為善的。西方國家受基督教人有“原罪”思想的影響,主流的觀點大多認為人性天生是“惡”的。其實,人是一個生命復合體,并非簡單的“善”或“惡”,也并非簡單的“經濟人”或“社會人”,而是一個共性與個性、理性與非理性結合的“復雜人”。
現代管理學中所指的“人性化”管理思想來自西方行為科學理論。“人性化”管理的思想是現代科學管理的系統原理、人本原理、動態原理和效益原理四大基本原理思想的綜合體現。“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用整體、全局的理念協調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以提高管理效能的動態管理。
那么,什么是人性化管理呢?我認為,所謂人性化管理就是基于人本性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以人為本,充分認識人的本質,挖掘人的潛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配置人力資源,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性化管理應建立在以下原則基礎之上:①人性化管理旨在追求人本性與企業管理的和諧統一,員工的發展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動力,而企業的發展是員工能夠進一步發展的保證,員工與企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②人性化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挖掘人的最大潛能,全面發揮人在企業中的核心作用并最終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③人性化管理的前提是對人性的充分尊重,以各種方式激發員工人性中“積極的”因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因素;④人性化管理要正視個體之間人性的不同,人與人之間是有很大差異的,要針對不同的人施用不同的方法;⑤人性化管理的著眼點在于引導員工從“被動”服從到“主動”遵守,從“自發”工作到“自覺”奉獻,從“打工者”心態到“合伙人”信念;⑥知人善任是人性化管理的出發點,每個人都有相應的天賦和其最感興趣的事情,管理者要發現每個人的天賦和興趣,然后把他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
二、高科技企業員工的特點
1.有個人信仰,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員工通常受過高等教育,長期的學習和社會經歷使他們形成一種特有的處事原則和價值觀念,體現在工作中就是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熱衷于具有挑戰性、創造性的任務,并盡力追求完美的結果,渴望通過這一過程充分展現個人才智,實現自我價值并得到認可。他們崇尚獨立自由,并以有自己的思想而自豪,藐視權威,輕視權力,不喜歡附和與屈從,無法忍受諸如“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這種管理方式和理念。
2.工作有較強的自主性
在面對各種問題時,他們通常有個人的見解,喜歡獨立思維,希望能夠有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身才能、可以進行自由暢想的工作環境。他們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善于發現自身的不足,追求不斷進步。他們是企業里最富活力的群體,不愿意受制于物、約束于人甚至無法忍受上司的指揮。他們強調工作中的自我引導,希望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中發揮個人的才干和創造性,表現出對工作場所、工作時間的靈活性以及寬松的組織氣氛的渴望。
3.工作方式的隨機性和工作績效的難以衡量性
他們在易變和不確定環境中從事創造性的工作,其工作過程往往沒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驟,而呈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支配性,工作場所也與傳統的固定生產車間、辦公室環境迥然不同,靈感和創意可能發生在任意的時間和場合。他們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種思想、創意、技術發明、管理創新的形式出現,因而經常無法采用一般的經濟效益指標加以衡量。
4.員工隊伍呈現“知識型”和“年輕化”兩大主要特征
高科技企業內企業員工一般都受過高等教育, 絕大多數擁有本科以上學歷。高科技企業技術更新換代周期短、時間快, 所以員工隊伍年齡偏小,并且要求掌握最新技術,因而他們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個人素質。他們一般都接受過較好的教育和專業培訓,能夠不斷地學習和吸收專業領域中比較先進的思想和技能。他們具有開闊的視野和良好的個人生活、學習習慣,是一個企業中核心技術的擁有者和推進者。
三、高科技企業人性化管理策略
1.管理思想人性化
思想是行動的向導,企業最高管理者的思想是企業管理的向導,所以企業最高管理者首先要樹立人性化管理的思想。首先,要確立員工第一的管理思想,牢固樹立“以員工為核心”的管理理念。現代高科技企業要有一流的創新產品和服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優良的產品只有依靠優秀的員工。員工滿意了,員工才能激發出內心強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一流的員工才能創造出一流的產品。第二,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樹立主人翁意識。大型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掌握著國家經濟的核心命脈。企業管理者是國有企業的掌門人,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和任務。同樣每一個員工作為國企的一份子都有義務有責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責任和光榮的使命。因而,每一個人都不能抱有“打工者”的心態,而要樹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站好自己的崗位。第三,管理者要把員工當朋友對待。如果管理者高高在上,員工就會敬而遠之,員工的真實想法、思想狀況和情緒就不會與管理者溝通;如果管理者把員工當作知心朋友,就很容易知道員工私底下在想什么、做什么。管理者與員工交朋友有很多方法,最重要的是管理者禮賢下士,心胸豁達,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的一員。在一些著名公司的機關食堂里,就經常看見老總們手持餐具,同普通員工一樣排隊打菜,一樣自找餐桌。能親近員工,能體察民情,能養成有益的工作習慣。更重要的是,通過長期的率先垂范,讓員工真切感到管理者對下屬人格的尊重和愛護,他們會從心底涌起對管理者、對這個集體的擁護和熱愛,從而煥發最大的工作熱忱,這也是管理者實行人性化管理所要達到的目的。
2.人才招聘、使用人性化
人事環境對人的工作情緒、工作效率、創造力有著很大的影響。“士為知己者死”,當員工的人格、個人尊嚴和人身權利得到充分尊重并能經常感受到來自企業大家庭的理解、關懷、幫助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企業產生真切的認同感、安全感、歸屬感,并從內心爆發出強烈的“報效企業”的感情沖動,進而產生持久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相反,當員工經常受到冷落、排擠時,就會對企業產生失望、抵觸、憎惡情緒,并嚴重影響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業績。有鑒于此,許多成功企業都十分重視企業“人本”理念的倡導和內部良好人際關系的營造,并將其視為企業和組織內部成員所共同遵守的最高行為準則。比如,IMB公司始終貫穿的基本觀念是:尊重個人,爭取優勢,提供優質服務;惠普公司的理念核心是:尊重個人的價值和尊嚴等等。這些理念宣揚的共同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其目的就是使員工在潛移默化中規范自己的行為,相互以此約束,由此營造出融洽的文化氛圍和人事環境。在人事管理中,要堅持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的原則,為此,一方面要把合適的人才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去,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對人不求全責備。
3.管理制度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強調人的因素,但絕非不要規章制度,相反,它對規章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著更高的要求。傳統管理是“大棒+胡蘿卜”,規章制度是對員工“管、卡、壓”的手段。而“人性化”管理是把規章制度作為企業管理行為和員工自律行為的規范。它同時明確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工作范圍和職責、權益和義務,宣示什么行為是企業提倡的,什么行為是企業反對的,讓員工既感受到制度管理給予的壓力,更體會到制度管理帶來的好處,這樣就可變我被管理為我要管理。企業訂立規章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崗位的特點和要求,員工素質狀況和個性化特征等各個方面,同時要更多了解、征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把人性化和制度化有機統一。
4.管理方法、手段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要求合理分配企業的管理權力,在管理中,權力過分集中或過分分散都不利于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也不利于管理工作順利進行,所以要充分授權。放權本質上是對每一位員工、每一個崗位價值的肯定。員工在相應的崗位上享受相應的權利,這是對員工以及其崗位的信任和尊重,而員工的自尊、價值和自我滿足感在這里得到體現,因而其工作的熱情和干勁自然就得到了鼓勵。
管理人員應該時刻表現出對員工工作的支持態度。員工工作出現問題或出現差錯后,管理人員在指出的同時也要提出解決辦法并告訴員工,并幫助其解決。不論是批評員工還是表揚員工都要注意方式和場合,只有充分尊重和支持員工,員工才會產生工作主動性、積極性。
加大情感投資,搭建溝通平臺與員工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溝通最能體現“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員工是酒店最寶貴的財富與資源,管理者就應該像“家長”一樣關心、愛護、照顧這個家的每一個成員。交流溝通既可以采取民主生活會的形式,也可以像朋友一樣地促膝談心,還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來完成。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可以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提升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形成強大的團隊力量。
四、結論
創新是企業發展永不枯竭的動力,而對于一個高科技企業來說,創新就是企業的生命,沒有創新,企業失去了發展的源泉。創新來源于哪里?毋庸置疑,創新只能來源于企業的人才。“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人才不是從天而降的,企業選好人才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培育讓人才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而這沃土就是企業要全面建立一套選人、用人和管人的人性化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崔相寶,程樊啟:知識型員工管理創新的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
[2][美]加里#8226;德斯勒:人力資源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彭劍鋒,饒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英]理查德#8226;威廉姆斯:業績管理[M].東北財經出版社,1999.
[5]方振邦:績效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