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掙值法中的臨界指數對于項目成本控制中糾偏措施的選取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臨界指數設定的探討,提出在設定區間范圍時應考慮相應的約束條件,為糾偏措施的選取提供更合理的依據。
[關鍵詞]成本控制 掙值法 臨界指數
項目成本控制的關鍵是經常及時地分析項目成本狀況,盡早地預測和發現項目成本差異與問題,努力在情況變壞之前采取糾偏措施。掙值分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方法,這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引進一個中間變量即“掙值”,來幫助項目管理人員分析項目成本的變動情況,并給出項目成本與工期相關變化的信息,以便對項目成本發展趨勢做出科學預測與判斷和正確的決策。
掙值法是用來評價項目成本實際支出和項目的進度情況。通常,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分析:偏差分析、績效分析和變更分析。而變更分析主要是根據已完工部分的績效對變更后的總完工成本進行估算,估算的依據有兩種,一是仍根據原計劃進度推算出來的總完工成本;二是根據當前實際績效推算出來的總完工成本。采取何種措施,則取決于績效分析,而績效分析的關鍵則是臨界指數。
一、臨界指數的計算
臨界指數可以用下面公式計算得到:
臨界指數=成本績效指數×進度績效指數= CPI×SPI
1. CPI = EV(BCWP )÷AC(ACWP)
該指標的含義是:項目“實際完成工作的預算成本”與項目“實際完成工作的實際成本”的相對數。這一指標排除了項目工作量的變化,度量了項目成本控制工作的績效情況。
CPI>1,表明項目目前處于節約狀態,完成同樣工作所用的實際成本低于預算成本;而CPI<1,表明項目目前處于超支狀態,完成同樣工作所用的實際成本高于預算成本。
然而,戚安邦(2004 )提出了采用CPI = AC(ACWP)÷ EV(BCWP ) 的公式來計算成本績效指數,認為能夠更好地符合統計學原理和一般常識。
AC(ACWP)是項目實際完成工作的實際成本,它是按照“項目實際成本”乘上“項目實際完成工作量”而得到的一個項目成本的中間變量。
EV(BCWP )是項目實際完成工作的預算成本(稱為掙值),它是按照“項目預算成本”乘上“項目實際完成工作量”而得到的一個項目成本的中間變量。
2.SPI= EV(BCWP )÷PV(BCWS)
該指標的含義是:項目“實際完成工作的預算成本”與項目“計劃完成工作的預算成本”的相對數。這一指標排除了項目成本的變動,度量了項目進度變動對于項目成本的相對影響程度。
SPI>1,表明項目實施進度處于超前狀態;而SPI<1,表明項目實施進度處于滯后狀態。
PV(BCWS)是項目計劃完成的預算成本,它是按照“項目預算成本”乘上“項目計劃完成工作量”而得到的一個項目成本的中間變量。
二、臨界指數的設定
正如前面所說,變更分析所采取的估算依據對應著項目管理人員所采取的糾偏措施,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對實際績效進行糾偏,讓后續工作向計劃靠攏;一種是對計劃進行修正,讓后續工作依據實際績效進行。如何判斷應該采取何種相應措施,則是根據臨界指數的設定的區間范圍來進行。
房西苑、周蓉翌(2005)提出了臨界指數的下限在0.6~0.4之間,上限在1.4~1.6之間,說明實際成本嚴重偏離了計劃,需要采取措施調整實際成本,使其回歸計劃;臨界指數的下限低于0.4,上限高于1.6,說明預算計劃不是過于樂觀就是過于悲觀,需要調整預算以適應實際情況的成本開支。
對于上述臨界指數邊界值的設定,有兩點需要補充:
1.當CPI>1,表明項目成本目前處于節約狀態;SPI>1,表明項目實施進度處于超前狀態。在這兩種情況下,作為控制的對象,成本和進度都不需要進行采取糾偏措施,它們正處于項目所希望的狀態。因此,采取糾偏措施應針對的是CPI<1 或SPI<1的項目狀態。張立等人(2006)提出了當CPI小于1或逐漸變小,就該及時采取糾偏措施。
由于臨界指數是成本績效指數與進度績效指數的乘積,所以,有三種情況需要采取糾偏措施:(1)CPI<1,且SPI≥等于1 ;(2)SPI<1,且CPI≥等于1;(3)CPI<1,且SPI<1。歸納以上三種情況,即CPI<1 或SPI<1時,需要采取糾偏措施。
2. 當CPI<1時,采取措施的CPI臨界值應該與項目預算成本與項目估算成本的比值保持一致。如果用C=項目預算成本÷項目估算成本,項目估算成本=項目預算成本+儲備基金,那么,CPI<C時項目管理人員就應該采取糾偏措施了,因為項目已撥的經費是不能突破的邊界。
同樣,SPI<1時,采取措施的SPI臨界值應該與項目工期與項目期限的比值保持一致。如果用S=項目工期÷項目期限,項目期限=項目工期+儲備時間(浮動時間),那么,SPI<S時項目管理人員就應該采取糾偏措施了,因為項目的期限是不能突破的邊界。
綜上所述,在根據臨界指數的設定值采取糾偏措施時,應增加相應的約束條件。當臨界指數的在0.6~0.4之間,同時應考慮0.6與C和S兩個參數孰大原則,即臨界值I=max﹛0.6,C,S﹜,當臨界指數突破I時,就應采取糾偏措施,此時的糾偏是針對實際績效進行的,然后續工作向計劃靠攏。而對于計劃進行修正,讓后續工作依據實際績效進行而采取的糾偏措施,所對應的臨界指數的區間范圍有待進一步討論。
參考文獻:
[1] 戚安邦:項目掙值分析方法中的錯誤與解決方案[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5)
[2] 房西苑 周蓉翌:項目管理實戰教程[M].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
[3] 張 立 姬升良 侯衛 唐俊勇: 掙值法在項目進度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06(2)
[4] 周 丹:基于掙值法成本預測的思考[J].科技咨詢,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