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會計控制始終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因此逐漸成為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內容,如何利用財務會計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來控制、調節企業的經濟活動,能否建立和完善企業會計控制制度,直接決定企業經濟目標能否實現,因此研究如何完善我國企業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內部控制 會計內部控制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從被漠視到被重視,取得了不可逾越的成績,可以說基本建立起了現代企業科技控制的制度框架。但是,從大范圍看,很多企業在會計控制方面還有著違法違規、會計造假嚴重、管理不科學等不端行為,這些都和內控會計制度的缺失有直接關系。隨著對外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進一步加強,必需采取措施使我國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變化,能隨著企業管理需要的改變而進步。因此,改進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加強管理的當務之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受到社會各界日益廣泛的關注。
一、我國企業內部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
1.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普遍薄弱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雖然意識到了會計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公司尚未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有些企業即使形成,也缺乏整體的框架或者靈活性,不能真正規范企業的經營活動。在很多企業管理者的心理,對會計內部控制的理解也存在意識上的誤區和不足,比如有的領導者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古代倫理思想來表達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抵觸情緒,他們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對下屬的不必要約束,是一種不信任行為,可能會導致企業人心渙散;有相當一部分管理者認為內部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冊、文件和制度等,只能束縛住有能力的人,對企業的發展總體來說是不利的;有的管理者在處理企業業務中,容易以強調“靈活性”和速度第一為由,不能真正按照會計內部控制的相關規定辦理業務,使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甚至有一些上市公司基于各種利益考慮,使會計內部控制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制不依,只是將已建立的一套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在紙面上,而不認真實施 。所以,這幾年,尤其是2005年以來,種種亂象頻頻在報端出現:有的公司負責人私自挪用公司的資產對外投資,收益不入賬,中飽私囊:有的上市公司私設“小金庫”,賬外設賬,隱匿或盜用錢財、物資,侵吞國有資產;有的上市公司甚至發生公司負責人卷巨額公款外逃,到國外辦理“投資移民”。不能有效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這些亂象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財務會計報告造假問題仍然突出
當前一些上市公司為了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在會計數據上做文章—真賬假算、假賬真記,造成賬實不符,虛贏實虧或虛虧實贏,以達到轉移國有資產,偷逃稅款,粉飾業績等各種非法目的。過去做假賬主要是出于個人目的,個人妄圖貪污、挪用公款,通過做假賬來掩蓋罪行?,F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個人貪污外,更多的是為了公司利益,集團利益。當前上市公司頻頻爆出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丑聞,根據《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就要被暫停上市。虧損情況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未能消除,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就要被終止上市。公司取得發行額度和爭取上市來之不易,公司股票上市后又被摘牌,不僅對股東而言是莫大的損失,對上市公司來講也意味著一種寶貴的稀缺資源被白白浪費。因此,對那些連續兩年虧損而第三年扭虧無望的企業來說,寧愿采用一些技術手段,在賬務處理上做一些手腳,如在第二年多計費用,推遲收入確認時間等,以保證第三年賬面上盈利的假象,也不愿意出現連續三年虧損被摘牌的危險。比如有的上市公司由于經營不善,業績連年下滑,但是為了保證不被摘牌而粉飾財務會計報告。
二、如何加強、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種種亂象的消失有賴于我國企業真正按照《內部會計控制控制規范》的要求,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制定并有效執行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從具體實施來看,內部會計的控制制度一定落實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從企業會計管理角度來看,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是通過業務權限的設置、授權、準確的會計記錄、及時的實物盤點以及公允的報告程序和方法進行的。通過有效的會計控制,能夠保證企業經營、財務信息的可靠性,保障所有者財產的安全,完整。具體來說,企業就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控制 :
1.組織結構控制
實行和完善內部控制,首先要從本單位的組織結構開始,主要包括:嚴格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確定企業的組織形式,明確確定的層級管理關系,將每個單個的組織內單元限定權利義務。并且,要根據內部控制的要求,單位在確定和完善組織結構的過程中嚴格遵守前述的規則。企業的業務活動從形式上可以劃分為五個環節:授權、簽發、核準、執行和記錄,如果能夠保證這五個步驟均由相對獨立的人員或部門實施,就能夠保證不相容職務的分離,便于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
以保險公司為例。保險公司應根據規模大小設置投資部門、投資決策委員會以及對董事會負責的投資委員會。投資決策委員會由投資專家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員組成,負責所有重大投資事項,如確定投資的目標、保證公司資產負債的匹配等。在做出重大投資決策后,應形成詳細的書面報告,有關負責人在上面簽字以承擔相應的責任。投資部門對公司的常規性投資進行決策,對資產調度、投資策略、資產分配和管理等采取專業化管理,并根據公司償付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建立投資組合和安排投資結構。投資委員會專門負責重大投資活動的審批工作,監督保險資金的運用,確保資金的安全性。投資部門要注意謹慎地選擇投資對象,搜集投資對象的財務資料、信貸報告等重要信息,著重考慮其履行承諾的能力,財務穩定性以及與客戶交往的口碑。
2.授權批準控制
授權批準是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必須經授權批準以進行控制。在公司制企業中,一般由股東大會授權給董事會,然后再由董事會授權給企業的總經理和相關管理人員。企業每一層管理人員即是上級管理人員的授權客體,有時對下級管理人員授權的主體。授權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之分。一般授權是對辦理常規性經濟業務的權力、條件和相關責任者作出的規定,這些規定在管理部門中采用文件形式或在經濟業務中規定一般性交易辦理的條件、范圍和對該項交易的責任關系。在日常業務處理中可以按照規定的權限范圍和相關職責自行辦理。特別授權是指授權處理非常規業務,比如重大的籌資行為、投資決策,資本支出和股票發行等。特別授權也可用于超過一般授權限制的常規業務。單位的經濟業務涉及單位內外方方面面,既有本單位與外單位之間資產與勞務的交換,也包括單位內部資產和勞務的轉移和使用。根據內部控制的要求,每筆經濟業務都應有一系列內部相互聯系的授權批準程序。
3.預算控制
通過控制成本的控制來達到收益的最大化就是預算控制,它是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中最基本、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控制方法,可以把企業的經營目標轉化為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乃至個人的行為目標,作為各受控單位或個人的約束條件,能夠從根本上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預算的編制過程是企業分配資源以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同時預算編制工作是一個動態、相互協作、目的明確的過程,從而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的實際需要的過程。編制一套完整的預算不是預算工作的結束,而是開始。而后需要將預算與實際情況和預測進行比較、衡量與戰略主動性相關的預算分配效果、創建動態報表和分析以對最終決策提供支持。預算控制也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的組織由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等構成。預算控制的內容可以涵蓋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籌資、投資、采購、生產、銷售等等。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編制不論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還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其決策權都應當落在內部管理的最高層,由這一權威層次進行決策、指揮與協調。預算的執行層由各預算單位組織實施,并輔之以對等的權、責、利關系,由內部審計閉門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通過檢查預算的制定情況,比較分析內部各單位實際情況與預算之間的差異,對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三、小結
在我國,近幾年部分上市公司出現嚴重的虧損、違紀、偷稅漏稅、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其核心問題無一不是缺乏一套具有約束和監控功能的內部控制機制,主要是內部會計控制不到位。希望本文的寫作能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韓桂菊:論民營企業內部控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02)
[2]牛成喆 吳生智: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定位及實施途徑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 , 2007,(03)
[3]黃世忠: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面臨的挑戰與思考[A].企業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論文集 [C],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