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僅讓國人,甚至全世界都為之驚嘆。中國之所以能從一個百廢待興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成為一個各行各業都全面進入現代化的發展中大國,就是因為有一批杰出的經濟學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為祖國經濟的騰飛做著貢獻。由于中國經濟的特殊性質,中國經濟學家還不是國際上那種標準的經濟學家,而是改革意義上的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家在推進中國改革的過程中,幫助確立了新的經濟運行機制、推動了多種所有制的發展、在國企改革中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方案,對于中國經濟的成功轉型作用巨大。下面選取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具體說明。
一、中國的第二次改革開放的領路人——龍永圖
開放的世界經濟貿易體制對于全球的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個封閉的經濟體、或者一些封閉的經濟團體,最終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沖突和激化。中國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一直在努力加入世貿組織。經過15年的艱辛談判,我們終于成為世貿大家庭的成員。而為我們開啟這個大門的就是——龍永圖。
對于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第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將會面臨著更加好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國作出了將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來從事對外經濟貿易的活動的承諾,這使得中國在全球面前樹立一個負責任的、守規則的國際形象,對于改善中國的商務和投資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使中國建立一個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體制環境。這個體制環境包括 1.穩定的.透明的、可預見性的法律體制。2.一個更加廉潔、高效、規范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政治環境。3.一個更加公平、有利、有序的市場經濟環境。
第三,開放的政策環境。在這方面,中國政府已經按照自己的承諾 從2002年1月開始下調了關稅。從2001年的15.3%降到1 2% 而且取消了很多產品的進口配額許可證管理。這樣在中國將出現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可預見性的開放體制。
龍永圖不僅單是把中國帶入了世貿組織,在入世后的幾年中他一直奔波于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與世界經濟的交流中。他是一位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人物。
二、中國企業股份制改革的倡導者與設計師——厲以寧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從建國伊始關于企業的性質問題就一直是中外各界關注的焦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企業改革就一直在摸索中進行,從完全國有到聯合經營,從國家控股到發展民族企業。現在,中國已形成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營方式并存的經濟體制。但是,國有資產、國家控股的比重應該是多少以及中國企業股份制的具體形式一直是中外關注的焦點。在百家爭鳴的時候,厲以寧根據中國自己的特點,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案,為中國企業股份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厲以寧教授科學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所有制體系的整體構想,探討了公有制新的實現形式,并對我國國有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革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主張和方案設計。厲以寧教授認為,所有制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所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必然取決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必然是企業制度的重新塑造,必須以新型公有制取代傳統公有制,必須構建新的社會主義所有制體系。改革開放伊始,他最早系統地介紹了現代經濟學在西方的發展,他最早提出了所有制改革理論和企業股份制改革的設計方案,創立了中國經濟非均衡分析理論與方法,對國民經濟運行和中長期改革、發展戰略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厲以寧提出了“新公有制”的概念,“新公有制企業”這一概念的重要意義,在于從理論上解決了中國改革的核心問題,即所有制改革問題,這將加速國企改組的步伐,加速民營企業的成長,從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在中國經濟一直高速發展的同時,很多人開始擔心:中國在達到GDP人均l000美元的水平時,也將面臨著嚴峻的發展瓶頸。如果能從理論高度上突破,對中國的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厲以寧提出的“新公有制”概念,正是從理論上給中國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代言人——溫鐵軍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即使是現在中國的9億農民也是中國能否繼續高速發展的關鍵。中國的農村從建國伊始的個人經濟到農業合作社期間的集體經濟,在到聯產承包制時期的聯合所有制經濟,農村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他產業的發展。所以,在新世紀新時期,中國農村建設的成敗直接影響著中國能否繼續高速發展的步伐。在三農問題被提上議程之前,就有一個人在為三農問題奔波,它就是溫鐵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三農”問題如果不解決,第一,盡管經濟高增長,但是內需上不去。第二,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第三,城鄉差別越來越大,社會問題就會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說,在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與時俱進地把新農村建設作為解決當前中國非常緊迫的“ 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提出來,它既符合我們國家的客觀需要,也符合國際上通行的規律。
2003年7月,河北翟城村集資邀請溫鐵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免費培養農民的“鄉村建設學院”,通過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術等培訓,讓農民來建設本鄉本土,自己解決剩余勞動力出路,尋求發展。這種試驗被國內外學術界稱作鄉村建設運動的復興。溫鐵軍就是這樣一直以實際行動來實踐新農村究竟該怎樣建設。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單薄,但他的作用卻相當的大。
正因為經濟加們為中國做出的巨大貢獻,中國經濟才能持續高速平穩的發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