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穆迪在2006年發布了其對銀行財務實力評級思路新的評估方法,該公司對全球大約1000家銀行進行評級,穆迪對銀行評級的方法思路經歷了一百年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備成熟的評級方法,穆迪的BFSR評估框架,大致分為5部分分別是品牌價值;風險定位、管理環境、經營環境、財務基礎。本文主要是對這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剖析說明。
[關鍵詞]銀行財務實力評級 風險管理 資本充足率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穆迪BFSR的這幾個指標分別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來考察了銀行的財務實力,其中前四項是從定性的角度分析,而財務基礎則是從定量的方面進行分析。而定性分析的某些指標也使用了量化的方式來進行衡量。穆迪對BFSR的5個指標由高至低分別用了A,B,C,D,E進行評價。而上述五個指標的評級分別是由其下的各個小指標的評級加權平均求得。
品牌價值是銀行分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衡量一個某家銀行在特定區域的市場地位或商業環境。評價該要素可以從市場份額及其持續性、經營地區的分散度、收入穩定度、收入的多樣性幾個方面來衡量.市場份額的持續性可以從其經營的多種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占有優勢地位來衡量,若其多種產品均在市場上占有主導地位,例如平均每個顧客擁有其4種以上產品,則評為A,如每個客戶擁有其3-4種產品,則評為B,以此類推;經營地區的分散度主要從其重要經營應至少為1—2個大的市場,其他非主要市場收益應該占其利潤的50%的以上,則評為A級,若25%的利潤來源為外部的重要市場,則為B級,以此類推。盈利的穩定性是從零售銀行、消費貸款、資產管理及信托交易之和占總收入的比重來衡量,若其大于80%則為A級,60%—80%則為B級,40—60%則為C級,以此類推;收入的多樣性只有E級,若該銀行80%以上的收入來自單一產品則評為E,其不是這種情況,則該項不評級,將權重均分至上面3個小項。
風險定位是穆迪信用分析的基本定性因素,主要從公司的管理權,控制和風險管理財務報告的透明度,信用風險的集中度、流動性管理及市場風險偏好這六方面來考量。對風險定位評級主要是用了一系列定性的分析來描述,可能會涉及到董事會等管理機構對風險,尤其是信用風險的認知情況,公司對風險處理力度等,這需要一系列的調查訪問得出具體評級;公司的管理權可以從所有權及組織的復雜性、關鍵人物風險、內部和相關政黨的風險三個指標來衡量。例如公司持股權50%都在某一個人手上,公司管理僅僅被1,2個人牢牢掌握等,則為D級,情況更糟的則評為E級。其他情況,穆迪將其定義為中性;財務報告的透明度主要從全球可比性、報告發布的頻率和時間線,公布財務信息的質量三個方面來衡量。穆迪要求綜合的財務報表應該是遵循IFRS,GAAP準則,由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審計。季度報告在報告日10周內公布。某些重要信息要在半年或每一季度披露等,若能達到該要求,則評級為A。
管理環境主要是從其獨立性、管理或控制標準、監督、及迅速和積極的實施計劃或規范、完善的管理組織、健康的銀行系統幾分方面來衡量。這又涉及到具體的調查訪問,其中定性因素占了很大權重。
經營環境分別從經濟的穩定性、誠信和腐敗程度、法律系統的健全性來衡量。經濟的穩定性是采用GDP增長率的標準差衡量。大致分為五個檔次,若標準差小于2.3,則評級為A。2.3-4評級為B,0.6-1.19評級為C,以此類推。不過也要結合到當地經濟發展的方式及可持續性作為參考;對誠信和貪污腐敗的定性分析,穆迪主要參考了世界銀行的貪腐指數(Corruption Index),世行每年都會在其官方網站公布其對世界各國的貪腐指數,大于等于2為最高級別A,1.2-1.99為B,0.6-1.2為C,以此類推;法律系統的評定,穆迪則用來房屋止贖期來衡量,若小于1年則為A級,1-2年則為B級,2-3年則為C級,3-5年為D級。大于5年為E級。
財務基礎主要從盈利性、流動性、資本充足率、效率及資產質量幾個方面進行考察。盈利性主要是從稅前收入和貸款損失條款(PPP)占平均風險加權資本的比率,以及凈利潤占平均風險加權資本的比率來衡量,二者在盈利性評測中各占50%的權重。流動性主要從市場基金減去流動資產之差于總資產的比率來確定。目前在我國市場基金指貨幣市場基金,投資于短期有價證券,如國庫券,大額定期存單等,適用范圍并不廣,因此這個指標可能不大適應金融體系尚未發展完善的中國,研究中國的銀行,可參考銀行的流動性比率數據來進行評級;資本充足性主要是從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來考察,目前我國銀行的在這兩項指標上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國對資本充足率的規定為大于10%,核心資本充足率則大于8%,遠高于巴塞爾協議的要求;效率的評級,穆迪主要是用了指標—成本收入比來衡量,目前我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成本收入比率大都在50%以下,極大多數評級為B級以上。資產質量可以從問題貸款占總貸款比率來考察,也可以從問題貸款占貸款損失準備和股東權益之和的比重來考察,問題貸款即為可疑、損失和次級貸款的總和。這個比率若小于0.8%則為A級。0.8—2%為B,2%-5%為C級,以此類推。
穆迪在最后的打分卡中,將各個指標匯集起來,然后賦予其給定的權重,該權重一般由計量模型確定,一般發展中國家定性指標的權重要大一些,而發達國家定量指標的權重則更大。經過各個小指標的加權匯總,就得出了穆迪對銀行的財務實力的綜合評級了。
參考文獻:
[1] 毛曉威 巴曙松: 巴塞爾委員會資本協議的演變與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新進展[J]. 國際金融研究, 2001,(04)
[2] 郭 莉:論新巴塞爾協議與我國信用評級體系[J]. 海南金融,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