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比較分析法將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費水平、消費結構與一般居民作對比來了解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收支狀況,探討物價上漲對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物價上漲 城鎮低收入居民 影響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上漲速度也大幅提高。以湖北省鄂州市為例,從2002年至今,鄂州市居民消費價格分別上漲0.7%、1.9%、4.2%、2.1%、1.7%、4.5%、6.4%、0.5%,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通過對鄂州市物價上漲實際狀況和影響因素的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積極的應對措施,對研究我國中部地區甚至全國城鎮低收入居民更好的應對物價上漲將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作用。
二、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狀況
本文的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特指統計部門城鎮住戶抽樣調查樣本中的10%城鎮最低收入居民。
1.收入水平。2009年,鄂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407.72元,100戶調查戶中,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44元,為鄂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41%。
2.消費水平。2009年,鄂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055.70元,100戶調查戶中,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5458.6元,為鄂州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54.28%。
3.消費結構。低收入居民與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相比,消費結構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兩高兩低”:
(1)食品支出高。鄂州市低收入居民支出以食品支出為主。2009年,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988.86元,恩格爾系數54.76%;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085.30元,恩格爾系數40.63%。低收入居民恩格爾系數比城鎮居民高14.13%。低收入居民的食品支出中肉類、禽類、水產類、鮮乳品、鮮瓜果等較少,普通蔬菜和主食較多,“溫飽有余,營養欠佳”。
(2)水電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相對較高。2009年,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水電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438.88元,而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44元,支出占收入比為8.10%;城鎮居民人均水電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645.5元,而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7.72元,支出占收入比為4.81%。鄂州市低收入居民水電燃料及其它能源支出相對較高。作為生活必需品的水電燃料及其它消費,隨著國家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推進將進一步增加。能源消費支出是生活的基本支出,屬于生活必需品范疇,為應對能源價格上漲,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只能減少能源用量或縮減其他支出。
(3)衣著和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比重相對較低。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衣著支出526.65元,為鄂州市城鎮居民的41.63%,人均衣著占人均消費性支出比重為9.65%,比城鎮居民低2.93個百分點;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195.74元,為鄂州市城鎮居民的25.05%,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占人均消費性支出比重為3.59%,比城鎮居民低4.18個百分點。
(4)醫療保健和娛樂文教服務支出低。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273.12元,為人均消費性支出的5%,比城鎮居民人均支出低214.14元;10%最低收入居民人均娛樂文教服務支出458.53元,為人均消費性支出的8.4%,比城鎮居民人均支出低666.86元。
三、價格上漲對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的影響
1.物價上漲對低收入居民的影響
(1)食品類價格上漲對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響最大。由于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在食品消費上的比重較高,幾乎占到55%,而食品類中的多數商品又是消費缺乏彈性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其價格上漲對低收入居民生活影響十分顯著。這里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2009年物價上漲中食品類價格上漲對城鎮低收入居民的影響程度。表2顯示了2009年價格上漲對鄂州市低收人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食品類價格上漲影響鄂州市低收入居民人均多支出42.86元;衣著類、娛樂文教服務類支出增加幅度也不小。
(2)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對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生活影響較大。資源性價格的上漲是推動物價上漲的重要原因。近年來,迫于國際原油等價格的迅速上漲,國家在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方面步伐加快,一些相關行業產品價格漲價壓力加大。電價、水價、管道燃氣價格、液化氣價格、垃圾處理費和污水處理費等穩步提高,推動了鄂州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上升,也進一步加大了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成本。
2.價格上漲給鄂州市低收入居民帶來的后果
(1)直接后果:生活質量降低。物價上漲使得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質量惡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居民對消費品和服務的消費量減少。二是消費結構層次進一步變低。物價上漲后,為滿足必需品的消費,低收入者只能選擇更加便宜的替代商品和服務,有時只能選擇劣質甚至不合格的產品,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三是生活方式改變。為賺取更多的收入彌補價格上漲導致的實際生活水平的下降,鄂州市很多低收入者常常采用增加工作量、改變職業或外出務工等方式,生活方式迫于物價上漲壓力發生改變。四是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據測算,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鄂州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2009年名義收入差距擴大為2.47:1(低收人居民為1),而扣除物價上漲的影響后,實際差距比名義差距要更大。
(2)物價上漲對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生活預期的影響。物價上漲不僅影響到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的實際消費支出,也使鄂州市城鎮低收入居民生活預期發生變化,對未來實際收入的預期降低,給心理上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憂慮。
四、建議與對策
物價上漲對城鎮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且隨著國家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深入推進,物價會加劇上漲,這需要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應對。
1.加大對農副產品生產的扶持力度,增加供應,穩定貨源,保持價格平穩,保證城鎮低收入居民正常的生活開支。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大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建立和培養一批種植、養殖大戶,通過科學指導,集約經營,力爭糧食、肉、蛋、蔬菜等產量的穩定提升,保持農副產品的可持續發展。只有貨源充足豐富,才能保證價格穩定。
2.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穩定物價預期。建立價格調節基金,用經濟手段調控市場,也可以通過最高限價、經營差價率控制等行政手段,抑制必需品價格的過快上漲。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操縱市場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要依法懲處。同時,政府應引導公眾特別是低收入居民全面客觀分析物價形勢,及時發布信息,避免因信息謠傳而導致搶購、混亂出現,造成市場恐慌。
3.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企業應該根據CPI的漲幅及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不會因物價上漲而受到嚴重的影響。在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時,政府也應該加強執法力度,對不落實最低工資標準的企業給予嚴懲。
4.加大社會補貼,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政府應適當提高城鎮低保標準,建立完善城鎮低保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調整低保標準。物價部門也可以在食品和重要能源價格持續高漲時,對低收入群體實行臨時性物價補貼,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2)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加快養老、醫療和失業等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保障職工群眾的基本醫療,使低收入群體“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5.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制定就業政策和實施再就業工程時,應多向低收入家庭傾斜。積極引導和幫助下崗職工轉變觀念,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切實制定鼓勵用人單位錄用下崗職工的優惠政策和有利于下崗職工自謀職業的減免政策。大力發展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多領域、多層次、多方式的培訓,提高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低收入者的素質,增強低收入者的就業技能。此外,政府應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有了穩定的就業崗位,就能有穩定的收入,這是解決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的著力點所在。
參考文獻:
[1]孫智勇 李澤全 鄒竹:食品價格上漲對城市居民生活的影響[J].調查與研究,2004,(12).
[2]齊紅衛 歐陽建新 靖銘 托福星:物價上漲對城鎮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響[J].中國統計,2007,(12).
[3]朱瑞華:降低物價上漲對低收入居民的影響[J].江海縱橫,2008,(5)
[4]馬曉河:當前農產品價格上漲成因分析與走勢判斷[J].唯實,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