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本文研究的問題是在學習個人所得稅法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相關概念以及基本操作技術進行闡述。歸納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方法,借此為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意義
近幾年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尤其是收入相對較高的中層以及中層以上干部,每年納稅數額都很高,與之相應,財政收入中來源于個人所得稅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這類關注的加深,該為哪些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該繳多少,以及如何保證在守法繳稅的同時維護好納稅人的自身利益等一系列問題便浮出水面。從維護公民切身利益、減輕稅收負擔的角度出發,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越來越受到納稅人的重視。盡管個人所得稅的稅前費用扣除金額即“起征點”將不斷提高,但隨著國家對個人所得稅征管力度的加強,使得人們面臨的個人所得稅壓力將越來越重。于是,對于納稅人自身,個人所得稅的策劃也就顯得更為迫切。
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可以從以下幾個思路展開。可以將工資發放量盡量安排在允許稅前扣除額以下;提高職工的福利水平,降低名義收入;可以采取推延或提前的方式,將各月的工資收入大致拉平;納稅人通過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分期領取勞務報酬收入。
對于月薪與獎金發放的籌劃,可以通過計算找出應規避的區域,從而達到節稅的目的。例如,對于年終獎為6000元的情況,那么6000÷12=500元,根據稅法,此時適用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6000×5%=300元,實發獎金為6000-300=5700元。假如年終獎提高到6012元,那么6012÷12=501,根據稅法,此時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5元,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6012×10%-25=576.2元,實發獎金為6012-576.2=5435.8元。雖然年終獎增加了,但最后的實際收益反而下降了。這是因為年終獎適用工資薪金所得稅率時,每個累進點都是一個 “節點”,年終獎在每個“節點”附近都會出現一個多發不如少發的區域,我們稱之為發放獎金的無效區間。無效區間可以通過計算得到。第一個節點500元,即年終獎為500×12=6000元時,適用稅率5%和速算扣除數0,年終獎超過6000元(附近),適用稅率10%和速算扣除數25。保證員工稅后收入與節點一致,設此時的年終獎為t,因此有:6000-6000×5%=t-(t×10%-25],解得t=6305.56。因此第一個無效區間為(6000 6305.56],同理可依次核算發放獎金的無效區間分別為:(6001,6305),(24001,25294)(60001,63437),(240001,254666)……因此,在發放獎金時,要盡量避免無效區間獎金的發放,達到節稅的目的。
對于個人獨資企業,則可以利用相關的特殊規定進行納稅籌劃。從2000年1月1日起,對個人獨資企業按“生產、經營”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不再征收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生產經營所得。其中,納稅人的收入總額,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所取得的各項收入,包括財產出租或轉讓收入。根據此項規定,如果個人獨資企業將賬面的固定資產對外出租或轉讓,其取得的收益不再按“財產租賃所得”或“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征稅,而是并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統一按“生產經營所得”項目征稅。但如果投資者將個人擁有的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固定資產用于對外出租或轉讓,則對其取得的收益,應按“財產租賃所得”或“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單獨征收個人所得稅。因此,如果投資者將可用于經營的財產投入企業(增資),或將其所有的財產從企業賬面中抽出(減資),就可以改變其財產出租、轉讓收益的應稅項目和適用稅率,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由于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所以如果企業實現的生產、經營所得金額不同,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通過計算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分開或合并計算的稅負不同,納稅人可以根據預期所得實現情況,通過對兩種方案的測算,選擇一個較輕稅負的方案,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同時還應當注意,國稅函[2001]84號文件明確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紅利,不并入企業的收入,而應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利息、投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對納稅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紅利收入不可采取上述策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所得稅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不管對員工個人還是企業來說,合理地對個人所得稅進行納稅籌劃都是非常有利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合理預期應納稅所得,進行稅收籌劃,使得納稅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對于個人所得稅的完善和普及,具有顯著的實踐意義。
總結: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義務,也關系到每一個納稅人的利益,因此作為一名財務人員,有義務熟悉稅收籌劃的若干方法和技巧,采用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現行納稅條款中的規定,達到減少稅收負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寧: 淺析合理籌劃年終獎個人所得稅[J]. 南鋼科技與管理,2008,(4)
[2]王永艷: 個人所得稅籌劃的技巧[J]. 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2)
[3]侯小青: 淺議個人所得稅之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籌劃[J]. 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9,(1)
[4]李洪義: 淺析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的籌劃[J]. 現代商業,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