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闡述我國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因素,進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高校培養人才應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產學研結合;加大非學歷資格認證,提倡雙師型教育等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電子商務是將網絡技術和知識經濟融合的復合型新興職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外部環境的日趨完善,使我國的電子商務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正逐漸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經濟活動、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和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電子商務市場主體不斷增加,電子商務業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更大,對人才的投資和培養也逐漸加強,對電子商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國電子商務現有的人力資源狀況及其管理機制能否適應這一要求的問題,急需我們認真研究并加以解決。
一、我國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1.我國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特點
(1)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比較年輕
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員工總體年齡處于年輕的狀態,很大一部分還是剛畢業或者僅有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且高層管理人員的年齡也很年輕,這種年齡上的特點與其他IT行業很相似,卻與傳統行業區別很大。如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大淘寶首席品牌官、中國雅虎總經理王帥說, “阿里巴巴全集團2萬人,平均年齡是27歲,淘寶網可能更年輕一點。”
(2)一般性人才需求小,中高級人才的需求大
幾乎所有網絡公司都面臨著人員和業務管理的問題,高素質的通用型職業經理人是資金充足、業務開展良好的行業企業追逐的對象,需求相對較大,而一般性的人才則趨于飽和。
(3)復合型人才是電子商務需求新寵
電子子商務作為新興行業,其人員需求一直具有需求量大的特點,但由于電子商務的覆蓋面非常廣泛,有極強的復合性和實踐性,在人員需求類型上,日漸成熟完善的電子商務行業呈現出新的需求特征——復合型、開拓型的人才成為需求新寵。比如做支付平臺的,還需要懂得信息流、數據流方面的業務知識,因為支付要跟銀行相關的業務對接;作為技術人員,從業務開發角度上,就要對銀行的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業務知識及銀行業務流程非常清楚。
2.我國電子商務人力資源存在問題
(1)電子商務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缺口較大。由于中國經濟和網絡建設不斷增強、網民和上網公司數量不斷增長以及服務種類和形式不斷提升,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隨著中國的誠信體系、安全認證體系、國家標準體系、在線支付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伴隨著中國現代服務業的興起,中國的電子商務將很快迎來它的快速發展期。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人力資源供給遠不能滿足電子商務業高速發展的需要。而且,隨著電子商務業的大發展,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的需求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
(2)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結構分布失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和實際人才需求嚴重地不協調。當前,我國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結構分布失衡。從縱向看,電子商務業的發展需要復合型、開拓型和既有專業能力又有實踐經驗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而目前中專、職校生與本科以及更高學歷的碩士等電子商務高級人才的比例嚴重失調。從橫向看,電子商務人力資源存在著嚴重的專業缺口問題,其主要表現是既有實踐經驗又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電子商務人才難覓,學歷較高的本、專科畢業生往往具備了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卻沒有較多的實踐機會,他們在電子商務的實踐上有較大的欠缺;而電子商務職校的學生往往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但理論水平有限,其發展受到制約。
(3)電子商務人才的競爭將不斷加劇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中國市場的深度開發和各大公司平臺的做大做強,電子商務公司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更加如饑似渴,其對人才的競爭不斷加劇。據國內某專業招聘網站的數據顯示,目前電子銷售類崗位人才需求占到人才總需求的38%,除電子商務類專業網站外,傳媒、旅游、工貿、制造等傳統行業也成為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大戶。
(4)電子商務人才流動率高
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相對年輕,這種低齡化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充滿活力和激情,不滿足現狀,一旦他們覺得在該職位上沒有發展前途,就會尋找更新更高的職位。同時從事電子商務的員工整體上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學歷較高,獨立性強。在目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加大的情況下,這些高素質人才在經過培訓和工作實踐后,能力得到提升,使得他們拓寬了工作的選擇面,極有機會選擇流出企業。
二、影響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的因素
1.電子商務教育滯后
隨著中國電子的蓬勃發展,各大院校都相繼設立了相關專業,培養電子商務各級管理人才,但是在電子商務教育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專業定位、師資培養、教學計劃制訂等方面還并不完善,這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子商務教育的發展和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并且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人才培養效果不明顯。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電子商務是新興復合性、交叉性學科,其涉及的一級學科就多達十幾個,在經濟學、管理學、工學和法學等多個學科大類,雖然都有不同學校以及研究機構在進行教學和科研,但就其研究深度、廣度、成熟度與其他傳統學科相比,沒有達到比較完善的程度。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發展非常快,從商業模式到技術實現、從系統建設到生態環境的培育等新情況、新事物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加之我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迅猛轉變和發展,在一段時間之內,人才培養和使用還不能很好協調、有機地統一起來。
2.部分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企業管理者,沒有科學的經營戰略,把電子商務看成了神話,急于求成,淺薄的認為,只要招聘一些網絡工程師、組建了商務網站,就可以開展業務。企業管理者不能正確理解電子商務的精髓,不僅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否定電子商務,進而全盤否定電子商務人才的作用。究其本質,是因為沒有正確領會電子商務的實質,沒有發揮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
3.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不配套。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富有活力和前景的新型信息服務業,其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渴求也越來越迫切。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由于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與人才市場需求不能對接配套,使得電子商務畢業生的就業率甚至低于其他專業,這種現狀也導致了人才供需不足的原因。
三、對策及建議
1.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
人力資源的開發時電子商務企業應對未來高速發展需要特別重視的開發體系,而構建體系則是保證落實的重要手段。具體包括:一是培訓開發體系;二是績效管理體系;薪酬激勵體系等三個體系的打造來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
2.高校培養人才應以市場為導向
人才的培養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對人才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特點和地域存在關聯,隨信息化的進程發展而動態變化。高校應該積極開展市場調研,與時俱進,充分了解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及時調整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
3.注重產學研結合
電子商務是一門新興學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論體系來指導教學,而且大部分企業還處于電子商務的探索期和嘗試期,對于電子商務的理論和方法的掌握都不夠成熟,急需專業方面的相關指導和大量的專業人才。因此,高校應該聯合企業,一方面在企業的實際應用中挖掘研究課題,為企業排憂解難,使知識轉化成產能;另一方面利用企業資源創建實習基地,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頭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如中國互聯網協會攜手中國建設銀行已經連續舉辦三屆“e路通”杯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大賽以真實企業商業問題作為比賽內容,輔以企業資深人士作為企業教官,及業界專家的點評與輔導,讓大學生與高校老師在了解企業現實的基礎上,與企業共同配合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幫助大學生提升職業能力、促進大學生實踐就業。通過大賽,還有助于高校與企業間建立長期的實習實踐合作關系,從而實現產、學、研相結合的遠程實踐教學方式。據了解,日前剛剛落幕的第三屆“e路通”杯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吸引了全國1167所高校的超過12萬學生的積極參賽。
4.加大非學歷資格認證,提倡雙師型教育
典型的認證考試有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推行的“電子商務師”系列認證、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下設的電子商務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學院推出的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系列認證、IBM 電子商務解決方案設計師認證等。與高校教育相比,非學歷認證教育更具實用性和針對性,而企業在擇人的時候也比較重視這些證書。同時應大力提倡與鼓勵教師認證電子商務師資格,以解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足,培訓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蔣林華: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07(5)
[2]盧淑靜周歡懷:基于中美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情報雜志,2010(1)
[3]李琪彭麗芳:普通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萬玉鳳:互聯網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人才迎來春天[N].中國教育報,2010-6-1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