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旅游行業作為朝陽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貴州作為旅游業潛力發展的大省,旅游業對該省的經濟也起到了顯著作用。但是,貴州的旅游業競爭力并不強大。本文通過運用波特的鉆石模型,通過分析貴州旅游業的各因素來推斷其競爭力,從而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提高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鉆石模型 旅游產業 競爭力 產業集群
一、鉆石模型理論
“鉆石模型”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8226;波特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以產業結構的“五力競爭”模型為基礎,來分析一個國家特定產業是否在國際上有很大的競爭力即所謂的波特“鉆石”模型理論。他認為決定一個國家的特定產業競爭力取決于要素條件、需求狀況、支持性產業和相關產業、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機遇、政府等六因素,其中前四個因素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如圖一)
1.生產要素。可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初級的生產要素是指自然的資源,如氣候條件、交通設施,資金支持和技術人才等等;高級生產要數是指經過自然資源加工后的資源,如高級技術管理人員資源和投入改造的設備等。生產要素在競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需求狀況分析, 包括國內需求和國際需求。本地顧客的需求對企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有很高素質的國內消費者,可以激發本國企業改進生產的設備,提高企業的服務,推動國內企業的競爭力。本國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不僅通對企業加以影響,還有本地高素質顧客的預期需求陷于其他的國家,那么也會拉動企業的競爭力。
3.相關和支持產業。在許多產業中, 相關和支持性產業和優勢的產業是一種休戚與共的關系,尤其是“產業集群”這種產業鏈現象,說明很多優勢的產業和其他產業是一種密不可分關系,他和區域間的強勢產業一同崛起。
4.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走國際化的道路可能是本國企業的競爭和國際市場的需求。本國市場的競爭可以讓國內企業提高自己的效率、減少成本,形成自己的宏偉戰略的目標,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為企業在激烈的全球中立于不敗之地提供了很好的國內環境。
同樣,在國際市場中,只有在國內成功搏斗的企業在中改進設備和創新的企業才能在國際上和外國企業一爭高下。
5.鉆石模型的兩個重要影響因素是機遇和政府。機遇是外在的因素, 他有雙向的作用,絕非企業的影響力所能左右。政府在提高產業的競爭力中起到提供企業所需的資源,創造發展的環境等責任。
波特的“鉆石模型”說明一個具有優勢產業的競爭力需要生產要素、需求狀況,企業的戰略和相關與支持產業四因素的互動和機遇和政府的參加。
二、對貴州省旅游業波特的“鉆石模型”的競爭力進行分析:
1.生產要素方面。貴州省是名副其實的旅游資源大省,截止到2007年底,貴州省建設世界自然遺產一處:荔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59個,此外還建有2A級旅游景區(點)9個,3A級旅游景區(點)13個,4A旅游景區(點)3個,5A級旅游景區(點)2個;中國文化遺產5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12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9個;國際生態博物館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個;國家森林公園21個;國家自然保護區8個;國家地質公岡6個;國家水利風景區7個,創建了貴陽、遵義、安順等6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然而,根據2007中國旅游統計年鑒可得,貴州旅游社總收入74187.42萬元,現有從業人員47494人。而作為旅游產業大省的廣東,其旅游社收入2020332.59萬元,從業人員261029 人。根據以上說明,貴州旅游業現階段與廣東差距有很大的差距。使得貴州旅游產業現階段還只屬于旅游資源大省,要轉變為旅游大省還有很大的差距。
2.需求條件。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2007年貴州入境游比上年增加33.78%,同時旅游業創匯能力以12.17%的增速居全國前列,貴州旅游產業正再從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產業大省轉變。除此外,隨著國家對西部的支持力度,2007 年貴州省GDP達到2741.90 億元,比上年增加13.7%,為省內市場的開拓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促進了省內旅游的蓬勃發展。
3. 相關與支持性產業。在旅游業很大發展的2008年,貴州省旅游總收入創下了653.13億元的好成績,較2007年凈增140億元,增長27.50%,旅游總收入在全國的排名由18位上升至17位。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升。同時,旅游產業集群的作用開始顯現出來。全省2006年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47494人,為緩解全省就業壓力做出了積極貢獻。旅游業的發展也推進了交通、餐飲和娛樂業等相關企業的發展,截止2007 年底,貴州全省旅行社數量達到 177 個,收入達 74187.42 萬元。星級飯店227家,吸引了世界很多著名酒店來入黔。同時其他的保險、娛樂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尤其是交通業發展,對打破貴州那種“黔驢技窮”的局面,提升旅游業的品牌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4.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貴州地處中國的西南部,與四川、廣西、貴州、重慶、云南毗鄰。四周都是旅游資源大省或旅游產業大省,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讓貴州旅游企業發展壯大起來,需要有有好的企業組織結構和戰略。而本身企業的的制度創新是貴州旅游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利用舉辦旅游節提高旅游品牌形象,吸引國內外旅游者到貴州旅游有很好的作用。近年,貴州連續舉辦了黃果樹瀑布節、油菜花節、苗族姊妹節等旅游節慶,大大提高了貴州旅游產業知名度。這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還引來眾多國內外旅行企業到貴州考察踩線,為貴州的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支持。
5.政府支持。貴州省政府在“十一五規劃中”力爭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并且積極發展信息、物流、金融、保險、法律服務、咨詢、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傳統服務業,發展連鎖經營、集中配送等新型服務業,拓展文化、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服務領域。放寬市場準入,建立公開透明、管理規范的準入制度,強化對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導。
6.機會。在貴州地處西南的中部地帶的地位優勢,為大力增加和周邊旅游大省的合作創造了機會,在產業上和周邊地區相互補充。同時,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和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的機會,大力發展旅游服務和配套的企業。
三、 提升貴州省旅游產業競爭力的建議
1.從生產要素方面來看。要按可持續的觀點合理開發旅游資源,按照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的觀點來指導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加強和旅游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注重旅游專業隊伍人才的培養,還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
2.從需求層面來看。注意提升貴州旅游的文化內涵,按照“多彩貴州”的理念宣傳貴州的旅游資源。同時按照旅游需求來調整旅游資源的市場化需求,按照旅客的需求來改革旅游產業鏈,提高貴州旅游的品味
3.從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來看。旅游產業的競爭力的提升需要相關配套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應該加強相關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的力度。同時積極扶持龍頭企業,打造旅游產業的空間集聚模式。
4.從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看。貴州旅游企業應該有長遠的規劃目標,按照創新的理念來發展企業,革新企業的管理理念,發展思路。調整企業的結構。同時企業要勇于競爭,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習對手之長,發展壯大自己。勇于面對更大的挑戰。
5.從政府和機會層面來看。政府要有大局意識,合理整合資源,制定發展規劃和目標,發揮在旅游產業中的主導作用。同時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形成旅游產業間的互相合作,培育產業集群。在發展中任何的機會都有雙面性,旅游企業要有清醒的意識,在發展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化不利為有利條件來發展自己,壯大自己。
參考文獻:
[1]邁克爾#8226;波特: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邱如美譯.[M].華夏出版社,2002
[2]張夢:區域旅游業競爭力理論與實證研究[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3]趙鶯燕:基于“鉆石模型”對青海省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分析[J].攀登,2007(3)
[4]李金玲 楊占鋒:基于鉆石模型的湖南旅游業競爭力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09,(09)
[5]2008年中國旅游統計年鑒
[6]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