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的背景進行分析,探討了國內商業銀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給出了商業銀行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推廣的一些建議,提示了應注意的問題,供國內商業銀行推廣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參考。
[關鍵詞] 國際結算 跨境人民幣結算 貿易融資 匯兌風險
2009年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六部委聯合發布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這個管理辦法出臺標志著人民幣可以進入國際貿易結算領域,成為國際結算貨幣。今年6月22日國家六部委又聯合發布《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擴大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同時也擴大了商業銀行為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范圍。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開展有其國際國內的背景原因。
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背景
1.國內整體經濟發展形勢
(1)國內經濟發展程度已初步具備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良好條件。國內經濟發展是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根基,當今我國的經濟形勢正為跨境人民幣結算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經濟開放度提高奠定了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貿易基礎,進出口貿易方式從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到租賃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等種類廣泛。
(2)外匯儲備充足、人民幣幣值走強為跨境人民幣結算奠定貨幣基礎。隨著人民幣幣值走強,我國企業在國外并購變得更具競爭力;同時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國際流動也更頻繁。人民幣的升值一定程度上也為跨境流動中人民幣結算奠定了貨幣基礎。
(3)國內金融體系逐步發展和完善為跨境人民幣結算奠定市場基礎。我國的經濟發展為金融業崛起創造了條件,金融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也取得了巨大發展。從僅有中國人民銀行,到今天商業銀行林立;從人民銀行統一監管,到現在初步形成宏觀金融調控體系,銀行、證券和保險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監管體系;從單一的金融市場,到當前多層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業改革取得矚目成就,這些都為跨境人民幣結算奠定了相應的市場基礎。
2.國際金融形勢發展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金融體系不穩定因素暴露,改革以美元為核心國際貨幣體系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迫切需要。
(1)金融危機中,我國政府的人民幣國際化態度發生重大轉變。近些年國際匯市動蕩,我國與香港及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多數仍采用美元結算,雙方的企業都承擔了巨大匯兌風險,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中影響較大。因此我國政府讓人民幣走出國門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我國的國際金融新戰略在金融危機中開始重構。
(2)我國政府的國際金融戰略安排。金融危機之后,國際金融格局發生了變化,政府對金融業在國際上的戰略安排也促成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的發展。跨境人民幣結算,將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有利于減輕匯率波動對經濟的沖擊。可以說,跨境人民幣結算是我國人民幣國際化戰略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二、跨境人民幣結算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機遇方面
人民幣用于國際貿易結算對我國商業銀行影響重大,短期內可能有限,但長期可能決定商業銀行的行業地位和競爭格局。因此,商業銀行應把這項業務建設放到戰略層面上來重視。對商業銀行而言,大致有以下幾方面機遇:
(1)拓寬了業務范圍。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商業銀行主要是作為境內結算銀行和境內代理銀行。對其而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大大增加和拓寬了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因為商業銀行可以以人民幣進行一般國際結算業務操作,也能為企業提供各類人民幣貿易融資產品。從前,中資銀行的外匯融資能力有限,國際貿易用外匯結算成為外資銀行的競爭力,但隨著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推出,部分中資銀行的優勢顯現,不僅是國內的分行,國外的分行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業務。
(2)增加了境外分支機構國際結算量。對于國內商業銀行的境外分支機構而言,推動此項業務的動力更為強勁,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可以帶動商業銀行境內外的人民幣跨境聯動業務,增加境外分支機構的國際結算業務量。
(3)增加中間業務收入。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增加,商業銀行配套產品及服務也會陸續推出,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勢必會有相應增加。
(4)促使商業銀行推出與跨境人民幣結算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跨境人民幣結算與傳統國際結算相似,傳統國際結算業務可以按正常程序辦理。除此之外,針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配套產品以及針對代理行的清算服務等產品和服務也將隨之出現。目前,針對企業的需求,已有商業銀行推出了一系列人民幣跨境結算相關配套產品和服務,包括人民幣信用證+ODB+NDF等業務。企業通過銀行配套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方案,不僅可以在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減低匯兌風險,還能兼顧資本保值增值的目標,讓融資成本降低。
2.挑戰方面
跨境人民幣結算使國內的商業銀行向國際化邁進了一步,對于國內的商業銀行不僅面對著機遇也同樣也面對著這一進程中的挑戰。這主要表現在:
(1)商業銀行業務系統面臨的挑戰。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商業銀行機構設置也會向全球性布局,跨國經營的業務就朝著綜合化方向發展。這種經營發展的方式需要強有力的業務系統支持,特別是對于今后越來越多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量,商業銀行自身系統的建設將是巨大挑戰。基于這種情況,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國內與國際分支機構系統對接,努力發展網上銀行業務支持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境外離岸客戶的業務需求。
(2)制度方面的挑戰。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工作,我國政府的相關政策是逐步放開的,先試點后推廣。具體到業務細節,相應的政策也在不斷推進,例如目前結算范圍已擴大到服務貿易,從經常項下的結算到今后可能逐步放開的資本項下的結算。商業銀行各類業務制度需要不斷修改和完善,這對商業銀行政策和制度的把握和理解提出了挑戰。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國內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政策的學習,及時地修訂本行的各項業務規程,順時而變以適應業務發展。
(3)業務創新方面的挑戰。在商業銀行產品崗位工作的業務人員會明顯感覺到新產品,新方案一經推出就立刻會被同行效仿。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是對商業銀行產品和服務的挑戰。因此,商業銀行有必要在市場細分和做好定位的基礎上,對客戶按特征細分目標客戶群,在經營資源及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服務內容。
(4)商業銀行國際化方面的挑戰。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國際化,還有諸多制約商業銀行國際化進程的因素:現行金融體制,境外機構規模、數量,對國際通用慣例的理解、國際金融管理人才缺乏,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的風險及其防范等,在這方面均給我國商業銀行提出了挑戰。因此,借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之機,我國商業銀行需逐步按國際慣例深化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網絡;除此之外,還需不斷改革人事制度,加強金融人才的培養。
面對一系列的挑戰,如何做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推廣工作是國內商業銀行需要面臨的問題。
三、商業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推廣
1.加強業務宣傳
商業銀行在業務宣傳中應從兩方面著手進行推廣:政策宣傳和業務宣傳。首先,由于部分國內企業還不了解人民銀行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政策,商業銀行的業務人員有必要在認真了解國家政策后向客戶進行宣傳,引導客戶以人民幣辦理國際結算。其次,隨著商業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產品及服務方案推出,商業銀行需要加強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方案的宣傳推廣。
2.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及金融配套服務。
推廣跨境人民幣業務前,商業銀行需要扎實做好幾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在申報系統安裝及測試方面做好準備工作。第二,需要制定完善跨境人民幣結算配套制度和操作流程。第三,需要積極搭建海外清算網絡;按政策要求申請人民幣購售額度,為境外參加銀行提供人民幣購售及鋪底資金兌換服務。
3.設計金融服務方案
僅通過政策宣傳、配套服務還不夠,商業銀行在業務推廣過程中有必要為客戶 “量身定做”相應的業務產品及服務,通過個性化的業務及服務方案吸引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
4.推動商業銀行的海外布局,爭攬海外人民幣業務。
跨境人民幣結算初期,我國銀行的業務機會主要是海外分支機構聯動人民幣業務,要想把握這些業務機會,在積極與境外參加行尋求業務合作的同時,更要做好自身海外機構的布局,特別是在與我國雙邊貿易規模較大、愿意接受人民幣的國家,讓自身的海外機構爭取海外人民幣業務,從而支持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推進。
四、商業銀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推廣中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還處于試點擴大初期,業務推廣過程中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需要加強注意,包括內部風險防控、國際結算業務風險等因素。
1.內部風險控制防范
由于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擴大初期各項規章制度還不夠完善,相應業務政策還在陸續出臺中,因此國內商業銀行還需要嚴格審查業務辦理條件,堅持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原則,防止洗錢和非法套利等活動;防控境內企業和境外參與銀行的資格缺陷風險;完善各項協議簽訂,防止代理結算過程的法律約束缺失;強化業務檢查監督,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范發展。
2.業務處理風險管理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同樣面臨著國際結算業務本身的風險。對于這種情況商業銀行需要注意完善自身國際結算業務系統,在技術上嚴格把關,同時關注各類政策帶來的操作風險,例如,目前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以人民幣報關,部分省市把核注人民幣報關單放在商業銀行操作,那么在遠期人民幣信用證業務項下核注報關單時間點應如何把握,商業銀行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理解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
參考文獻:
[1]經濟參考報《跨境結算是我國銀行加快國際化的契機》
[2]《人民幣國際化與我國銀行的國際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