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尚未平息,它給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都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破壞,很多企業都因此陷入難以自拔的財務危機漩渦。本文筆者從財務危機入手,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對于財務風險的防范的重要作用和實施過程中需要加強的方面。
[關鍵詞] 財務危機 內部控制 意義 問題 措施
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給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和難以估量的破壞。我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同樣受到很沖擊,尤其是很多對進出口依賴性比較高和資金密集型的企業,都遭到嚴重破壞。
痛定思痛,透過這次金融危機我們應該對自身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危機不僅僅是由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企業本身的經營管理不善、內控環節不健全、財務管理工作不嚴謹,都是造成我國企業受到較大沖擊的原因。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力度,尤其是加強其在財務風險防范方面的重要作用,成為企業和理論界關注的焦點,這也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十分現實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風險
眾所周知,企業處于變幻莫測的市場當中,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需要使出渾身解數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努力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而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失誤,或是在市場環境變化時沒有做出合理的應對,使企業處于無力支付到期債務或各項費用的窘境,最后可能導致企業破產或被競爭對手兼并而退出市場。
當然,分析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可以看到,造成企業面臨風險、陷入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觀上分析,企業面對的投資籌資環境的變化、市場的劇烈變化都是造成企業面臨風險的因素,同時新時期企業引用的各種金融工具也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而從主觀方面分析,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不嚴謹、各種資產管理環節的不完善以及企業內部控制、約束機制的不健全也在企業屢屢面臨財務風險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防范
企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時時面臨財務風險的威脅,如何有效地防范財務風險,完善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在企業日常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會計行為規范化,保證信息質量——對于會計工作各個環節的有效監督與約束可以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規范、合理,進而保證對內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準確性。
堵塞管理漏洞,保證財產安全——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充分、合理利用是企業獲得高收益的保證,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管理工作各個環節上漏洞的出現,從而提高企業獲利能力,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
保證經營效率,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效率是企業的生命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高效的運作、高效的生產、高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幫助企業在各個管理環節之間建立一種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相互促進的關系,保證企業高收益。
三、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在風險防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對于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是行之有效的,之所以在這次危機來襲時造成大面積的破壞,主要是由于現階段我國的很多企業雖然按照國家的法律規章建立了自己的內控制度,但其監督約束職能和對于風險的防范作用卻并沒有真正發揮到位,面對風險缺少完善的控制機制,導致其職能不能發揮作用,問題集中體現在三個層面上,即認識層面、操作層面和風險理念層面上:
一是在認識層面上,很多企業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體系對于企業防范財務風險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多為國家政策導向的硬性規定,在實踐中根本得不到真正的應用,更不用說對于深層次的風險防范,大多數企業根本沒有對與專門針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控制流程,沒有統一的管理和實施,作用無從談起。
二是在操作層面上,很多企業建立了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但更多的是照貓畫虎,沒有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可操作性差,再加上缺少專業人才儲備,對于風險的防范大多是依靠自身的經驗,沒有一套可以量化、可靠的衡量工具和指標,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做到有效的風險防范。
三是在風險理念上的不足,很多企業缺少相應的風險防范意識,不僅認識不到內控系統對于風險防范的重要作用,甚至認識不到企業整體風險控制的重要,只關注微觀層面上的風險即某一個項目的風險,而忽略了宏觀層面上的風險即企業整體的風險防范和控制,這樣導致在企業自身的價值觀念中根本沒有風險防范意識,進而體現為在實際工作中的不重視。
四、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防范化解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
1.按照國家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并注意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一整套覆蓋企業生產、銷售、核算等各個環節的內控制度體系,找到自身管理的關鍵點,尤其是風險高發的關鍵點,從制度上做到全面、合理、科學的管理。
2.提高對內部控制體系的認識,加強內控制度執行的全員意識,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必須涵蓋企業管理的額方方面面,每個部門都要有相應的管理人員,同時加強對于風險的防范意識,要將風險的防范提高到整個企業的層面上,不能僅僅關注于項目的風險管理,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分析,早發現風險,早解決風險,減少損失的發生。
3.完善整個約束監督的組織架構,對內加強內部審計的作用,提高其地位,強化其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對外積極尋找外部獨立監督機構的幫助,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4.加強風險教育提高風險防范的意識,關鍵部門、關鍵人員應當組織培訓和學習,樹立風險防范控制的強意識,對于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不給風險因素滋生、蔓延的土壤。
參考文獻:
[1]侯瑞崗: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管理與控制之我見[J].山西財稅,2008,01
[2]殷煒: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缺陷及幾點建議[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