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銀行承兌匯票在生產流通領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已成為企業的重要融資工具和支付工具。但隨著這項業務向廣度和深度擴展,企業在收取和使用銀行承兌匯票時的風險也越來越大。關注并了解銀行承兌匯票風險表現形式和發生票據業務時的風險特點,采取各種風險防范措施,大力推行并發展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以加強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理,便利企業支付和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關鍵詞] 銀承匯票 風險防范
商業匯票按承兌人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是指匯票到期時,銀行按票面金額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款項的匯票,是建立在銀行信用基礎上的一種承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銀行承兌匯票在生產流通領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已成為企業的重要融資工具。但隨著這項業務向廣度和深度擴展,企業在收取和使用銀行承兌匯票時的風險也越來越大。下面從銀行承兌匯票風險表現形式、企業在發生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時的風險特點,以及風險控制措施三方面,簡述企業應采取何種防范措施來加強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理,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一、銀行承兌匯票風險表現形式
從銀行的角度來說,由于內部人員審查不嚴或內外勾結采取欺詐等多種原因存在,導致銀行承兌匯票簽發后,企業因經營風險無力支付票款或內外勾結人員攜款潛逃,對簽發或承兌銀行來說,都會有墊付資金的風險。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收取銀行承兌匯票時要注意是否是假票,而在保管和使用即背書轉讓、貼現和承兌收款過程中,要注意銀行承兌匯票是否會毀損丟失、被人詐騙冒領、承擔貼現銀行追索責任以及收款不能或不能按時收款等銀行承兌匯票管理風險。
二、企業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風險特點分析
1.出票企業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時的風險
(1)銀行承兌匯票出票時的風險。出票企業因真實的商品和勞務交易關系向供應商簽發銀行承兌匯票時,應先與銀行簽訂銀行承兌協議書,明確企業和銀行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在協議書中應盡量避免交存保證金以及提供抵押擔保等條款,從而規避因簽發銀行承兌匯票造成資金滯留銀行賬戶而出現流轉不暢、影響資金使用效益的風險。
(2)銀行承兌匯票移交和保管時的風險。企業因購買商品或勞務簽發銀行承兌匯票移交給供應商時,會發生銀行承兌匯票丟失或毀損風險。
銀行承兌匯票在保管過程中,因為保管不善有可能發生丟失、損毀和搶盜風險;因為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有可能發生內外勾結進行舞弊等風險,給公司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3)銀行承兌匯票簽章轉讓和到期付款時的風險。出票企業將簽章妥當后的銀行承兌匯票直接交給收票企業。除非有真實交易,出票企業不能對自己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辦理貼現和承兌收款業務。出票企業在簽章轉讓時應確保銀行承兌匯票不出差錯地交給收票企業,以防他人詐騙冒領。
當出票企業對即將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籌集承兌資金時,若企業出現暫時的資金支付困難,一旦承兌銀行要求企業履行抵押擔保條款,就有可能造成企業的正常生產受到重大影響。企業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付款前應及時回籠貨款,籌集到期支付資金,防止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時出現支付不能的風險。
2.收票企業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時的風險
(1)銀行承兌匯票收取時的風險。企業因銷售商品或勞務收取客戶簽發或背書轉讓來的銀行承兌匯票時,有可能會收到偽造、變造和克隆的銀行承兌匯票。
(2)銀行承兌匯票移交和保管時的風險。收票企業在銀行承兌匯票移交和保管時有可能發生的風險與上述出票企業相同。
(3)銀行承兌匯票背書時的風險。銀行承兌匯票背書根據業務的性質可分為背書轉讓、背書貼現和背書承兌。背書轉讓指企業因購買商品或勞務將銀行承兌匯票背書簽章后轉讓給銷售方企業的一種行為。背書貼現是指企業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前將其背書簽章后轉讓給銀行,銀行按照一定的貼現利率計算貼現利息,以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后的余額付給企業的一種行為。背書承兌也叫承兌收款或委托收款,是指企業一般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前10天內委托開戶銀行對承兌銀行進行提示付款、辦理委托收款的一種行為。
三種背書行為中,因存在銀行承兌匯票的移動,均存在丟失和毀損的風險;背書時因字跡潦草、簽章錯誤等原因發生退票或被要求出具相關證明,從而產生不能按時付款或收款的風險。在背書轉讓和背書貼現過程中,還存在承擔連帶責任的風險。在背書承兌過程中,要在提示付款期內及時將銀行承兌匯票移交銀行辦理委托收款,避免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不能收到貨款的風險。
三、企業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風險控制措施
根據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在上述出票和收票階段、移交和保管階段以及背書使用和兌付階段可能產生的風險,現將筆者在實際操作中采取的措施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簡述如下。
1.提高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崗位人員的業務素質、風險防范意識和管理能力
企業要從思想和業務兩方面加強經辦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力度,提高他們在處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時的風險意識、法律意識以及管控能力。
(1)在簽發銀行承兌匯票時,企業要根據貨款回籠和融資計劃來確定其到期日,以防到期時不能繼續“滾簽”或經營不善導致銀行墊款,影響企業信譽。
(2)在收取銀行承兌匯票時,經辦人員應建立電子臺賬,并進行真偽性的辨認工作和電報查詢工作,以防收到偽造、變造和克隆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可以根據承兌銀行的規模和信用以及業務往來過程中的經驗,確定銀行承兌匯票收取范圍,以防在辦理委托收款時不能及時收到承兌銀行或信用社的承兌款。
(3)在進行賬務處理時,要復印銀行承兌匯票以及后面的所有粘單,以便本企業或下手在背書階段出現問題時及時聯系相關單位,防止推諉扯皮的現象發生。
(4)在銀行承兌匯票背書時,經辦人員要對背書的內容書寫完整、簽章清晰,不得潦草模糊;根據臺賬所示明細,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前10天辦理委托收款,確保承兌款在到期日到賬。
2.設置合理的不相容崗位,建立完善的銀行承兌匯票移交和保管制度
為保障銀行承兌匯票安全,避免丟失、盜竊和毀損風險,企業應與所在地銀行或保安公司簽訂票據托管協議,制定托管方式下的銀行承兌匯票管理制度,由專人保管銀行承兌匯票,及時做好銀行承兌匯票移交和盤點工作。如保管箱采用雙鑰匙打開辦法、雙人盤點、實物管理人員和記賬人員分開等操作辦法。在背書使用時需要當面交票的,收票單位應向背書單位出具委托書,寫明領取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3.將銀行承兌匯票收取和使用與企業的營銷和采購政策相結合,目標是在銷售時盡量少收票據,在采購時多使用票據,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減少營運風險
目前簽發的多為不帶息銀行承兌匯票,企業所能考慮的是在銷售貨物或勞務后,若客戶以銀行承兌匯票結算,則在接收時按一定的貼現利率計算收取客戶利息,或者接收時直接貼現,由客戶承擔貼現利息。在采購時,較好的做法是對供應商采取準入制度,將是否接受銀行承兌匯票結算作為一項較大分值的打分項,并在簽訂合同時將銀行承兌匯票結算予以明確。企業在背書給供應商時應盡量不承擔貼息,即使承擔也應該是在已收取客戶貼現利息的額度內,這樣既可發揮票據的支付流通功能,也不會增加額外的財務費用。
4.推動電子銀行承兌匯票使用,降低紙質銀行承兌匯票轉移和保管過程中的風險
電子商業匯票是出票人以數據電文形式制作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是指由銀行或財務公司承兌的電子商業匯票。
為進一步推動國內票據業務和票據市場發展,便利企業支付和融資,中國人民銀行于2008年1月決定組織建設電子商業匯票系統,2009年10月28日系統正式建成并投入運行。電子銀行承兌匯票與紙質銀行承兌匯票比較,具有以下優勢:
(1)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背書轉讓、貼現、轉貼現交易均采用網上交付,票據的交付過程和清算均有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代為完成,雙方確認后即可完成交易。相比傳統的紙質票據,可節省票據運輸、審核、查詢、清點和保管等環節,提高了交易效率、大幅節約了保管票據的人力和物力。
(2)降低票據偽造、變造和克隆等欺詐風險以及攜帶和轉讓風險。根據人民銀行制定的交易規則,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線上清算和線下清算均使用經過安全認證的電子數據流和可靠的電子簽名,能夠抑制假票和克隆票犯罪,降低偽假票據風險、降低紙質票據攜帶和轉讓的風險。
(3)融資功能增強、降低融資成本。傳統紙質銀行承兌匯票最長期限為6個月,單張票據最大金額為1億元,而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最長期限為1年,單張票據最大金額可為10億元。出票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資金需求靈活約定支付期限和金額,轉變融資策略,將有貿易背景的短期貸款置換為電子銀行承兌匯票,降低短期融資成本和財務費用。
(4)提高企業現金管理能力。借助于網上銀行平臺,企業,特別是集團企業不僅可以便捷掌握所屬分、子公司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簽發和貼現全部情況,還可以掌握其與上下游供應商之間的貨款往來情況,有效提高現金管理的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