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從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經濟社會建設迅速發展,同時經濟的迅速發展也與該地區外語外貿類人才的供給產生了一些的矛盾。文章對北部灣經濟區 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和該地區目前外語外貿類人才的供給狀況進行分析,并對該地區人才供給提出利用各個方力量來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 北部灣經濟區 外語外貿 人才培養
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西部大開發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點地區,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的國際、國內多區域合作示范區,自從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北部灣經濟區社會經濟正處于加速發展的階段,一系列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北部灣經濟區。社會發展,人才先行。北部灣經濟區的騰飛需要有為數眾多的高素質人才為之貢獻力量。隨著中國 —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落戶南寧以及中國 —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不斷深入,必然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跨國企業落戶北部灣,外語商務類人才也將可以大展身手,然而目前北部灣的精通外語的商務人才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的大量需求。
一、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背景與優勢
1.北部灣地區擁有我國西南最大的出???,同時又與多個國家接壤,地理位置優勢得天獨厚。國家將北部灣經濟區定位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表明北部灣經濟區在我國對外開放戰略中將要擔任更加重要的角色,符合國家發展戰略要求,也給北部灣周邊城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 政策優勢:廣西作為國家12個西部大開發省市中的一員,享受國家關于西部大開發的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廣西作為西部省區中惟一沿海的自治區,享有國家施行的各種沿海開放優惠政策;北部灣經濟區地處國家邊境地區,享受邊境貿易的各項優惠政策;另外,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中國與東盟之間90%以上商品將實現零關稅,北部灣地區將成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最具活力的區域,自然享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相關政策優惠。3.廣西對外經濟貿易的迅速發展。2008年,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仍同比增長13.9%,雙方已互為第四大貿易伙伴。其中中國與泛北部灣國家的貿易額達2269.6億美元,占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的98.2%。2007年,廣西與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文萊等泛北經濟區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59.2%;2008年比上年增長37.2%。2009上半年,在世界貿易下滑的情況下,廣西邊境貿易仍然增長8.7%。
二、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與外語外貿類人才供給間存在的幾個矛盾
北部灣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建設,廣西對外經濟貿易的迅速增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泛北部灣經濟區中各個地方的相互交流與往來,都需要大量的精通外語外貿類知識的專業人才,這種人才需求與北部灣現有相關人才供給狀況形成了一定矛盾。
1.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但是北部灣經濟區人才總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笆濉逼谀?,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各類人才總量低于區內經濟發達地級市的平均水平,研究生學歷、高級職稱比例偏低,見表:
2.廣西區內高校外語外貿類畢業流向調查分析
筆者曾在廣西區內的幾所高校中的外語外貿類專業畢業生中,隨機選取了500人做抽樣調查,調查顯示外貿經濟發達的廣東和其他沿海大城市依然對廣西外語外貿類專業畢業生的吸引力很大,而反觀北部灣地區,盡管南寧作為廣西首府對廣西本地畢業生有著一定的吸引力,但北部灣其他城市如防城港,北海,欽州等地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仍然十分有限。一方面,北部灣經濟區各個城市對精通各種語種的外語外貿類人才的需求不斷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很多外語外貿類畢業生對防城港,欽州,北海等北部灣城市的就業環境和企業待遇仍持觀望和懷疑的態度,他們更加傾向于到大城市和發達地區沿海地區尋找機會。不少高校畢業生紛紛涌向中心城市就業,造成“大學畢業生過?!钡募傧蟆J聦嵣?,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對外開放合作等都將加快發展,需要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對于中心城市之外的北部灣其他城市和地區而言,大學生是“緊俏”的,這些地區才是大學生最有潛力的就業方向。筆者經過調查發現,盡管廣西各級部門做了不少努力,但由于財政支持力度有限,廣西壯族自治區已出臺的鼓勵政策和措施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吸引力仍不夠。
3.傳統教學模式培養下的外語外貿類畢業生素質與北部灣經濟區各企業單位用人要求的矛盾。大部分的外語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語言教學法,很多院校還缺乏能進行商務英語和外貿模擬化實驗室,現有的教學設備老化而陳舊,學生在進行口譯翻譯和外貿實訓時積極性不高,教師給學生進行實戰演練的機會很少,或者不充分。經過調查,企業對那些外語口譯交流能力低,口譯能力差,不通曉涉外商務禮儀,進出口業務實際操作能力弱的生,普遍并不滿意。企業希望為他們工作的畢業生能在口譯,商務談判,涉外商務接待和禮儀等方面不斷的全面去提高能力。而另一方面,經過調查,在校的外語外貿類專業學生,也對他們所使用的教材并非十分滿意。一些同學認為有些外語教程內容空洞,缺乏實際工作和實踐的情景;有些同學認為教師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認為教學實踐環節不模擬仿真,不貼近實際工作情景等。
三、北部灣經濟區外語外貿類人才培養的幾個方法和策略
針對于上述北部灣經濟區外語外貿類人才狀況出現的問題,本人經過調查、考證和分析,提出以下幾點解決的方法和策略,僅供參考:
1.針對于北部灣經濟區整體上人才總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首先需要各級政府關注和重視,應該制定相關的人才引進和激勵政策,面向全廣西的高校及企事業,面向全國大力引進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高素質人才,給高素質人才提供有競爭力的待遇與福利,給高素質人才吃定心丸,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同時要建立相關的一系列績效考核制度,要實現能者上、能者先的政策。
2.北部灣經濟區外語外貿類人才分布不均和流失的問題,是中國西部地區城市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首先,要加強北部灣經濟區相關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改善的步伐,完善各個城市的功能,縮小與廣東城市建設方面的差距,要努力將北部灣經濟區城市打造成經濟環境良好,自然環境優秀,宜居宜住的城市群。其次,廣西要繼續辦好每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將這個北部灣經濟區名片打造的更加亮麗,將其知名度推向全國、全世界,推向普通的老百姓。讓大家了解北部灣經濟區的蓬勃發作,了解中國和東盟的友好往來,由此來吸引更多的精通外語外貿的人才。再次,北部灣經濟區的企業能從自身努力創造條件,提高畢業生的工資待遇,為廣西區內外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實習和實訓的機會,為各高校提供就業實習基地,同時為企業能順利招聘到適合的外語外貿類人才創造機會。
3.加強校企合作,高校在培養外語外貿類人才時要努力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來培養精通外語外貿和商務的復合型人才。高校要聘請企業界人士擔任校內學生導師,同時要重視學生實習實訓的質量和效果。對于過于陳舊和不符合工作實際的教材要及時和敢于更換,開設相關的口譯和外貿實務類等技能課程,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學生也要做好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利用課余去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所急需人才因該具備的能力,提高本身國際交流、口譯與貿易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實訓實習機會來鍛煉自己,從而用知識和技能來武裝自己,為北部灣經濟區的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黃建鳳 韋松君:《中國-東盟博覽會翻譯實用手冊》[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李鳳梅: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經貿》,2010(05)
[3]自治區教育廳北部灣調研組.北部灣經濟發展人才需求調研報告[R].200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