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區位熵是辨識產業集群的重要方法。本文運用區位熵方法對浙江和陜西兩省的產業集群進行計算識別,在此基礎上對兩省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比較分析。
[關鍵詞] 區位熵 產業集群 浙江省 陜西省
產業集群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目前國內對產業集群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實證研究則相對欠缺。尤其是對如何識別產業集群,對產業集群的度量問題尚未建立起統一的標準。區位熵是辨識產業集群的重要方法,本文運用區位熵方法對浙江和陜西兩省的產業集群進行比較分析。
一、區位熵方法的說明
區位熵又稱地方專業化指數,是研究一個特定地區的生產集中情況,即地區既定,考察不同產業在同一地區的分布情況,反映一個地區的專業化水平。
地方專業化指數LQ(Location quotient)計算公式:
LQ為地方專業化指數,指i行業j地區的就業量占j地區工業就業總量的份額與i行業的就業總量占全國工業就業總量的份額之比。
表示i行業j地區的就業人數;表示j地區的工業總就業人數;表示i行業的全國總就業人數;E表示全國工業總就業人數。
LQ從中觀層面上研究一個給定區域中產業占有的份額與整個經濟中該產業占有的份額相比的值,通過它可以確定區域的主導產業和產業專業化程度。當LQ>1時,表明該產業在該地區的專業化程度較高,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意味著該產業在該地區生產較為集中,具有相對規模優勢,發展較快,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當LQ<1時,表明該產業專業化程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規模具有比較弱勢;當LQ=1時,說明該行業在當地的生產能力或在當地雇傭的勞動力比例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等。意味著j地區的i行業供給能力恰好能夠滿足本區需求。LQ值越大,說明該產業的地區專業化程度越高。
1.研究范圍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研究范圍包括采掘業的3個行業和制造業的22個行業,具體為: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煙草制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家具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制品業、塑料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
本文計算LQ的數據全部來自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計算指標主要依據就業人數數據。由于從2003年起采用新行業分類標準,有些行業數據不可續,而且對于研究我國現時的地區專業化指數,近幾年的數據比以往的有力得多,所以本文選擇2003年至2007年采掘業的3個行業和制造業的22個行業的數據進行分析。
2.浙陜兩省產業集聚程度的計算結果和比較分析
(1)浙江省的地方化優勢產業
根據表1的計算結果,浙江省在2003年至2007年間25個行業中區位熵大于1的行業有:紡織業(平均值為1.775)、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平均值為1.8601)、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平均值為2.043)、家具制造業(平均值為1.732)、造紙及紙制品業(平均值為1.310)、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平均值為1.320)、化學纖維制造業(平均值為2.376)、橡膠制品業(平均值為1.322)、塑料制品業(平均值為1.567)、金屬制品業(平均值為1.581)、通用設備制造業(平均值為1.707)、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平均值為1.05)、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平均值為1.493),意味著這些行業的集聚度較高。其中地方專業化指數增幅五年間較大的行業包括:紡織業、家具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浙江省的優勢產業多,也就是說浙江省的產業集聚度普遍較高,優勢產業主要是輕工業。
(2)陜西省的地方化優勢產業
根據表2的計算結果,陜西省在2003年至2007年間25個行業中區位熵大于1的行業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平均值為1.420)、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平均值為5.087)、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平均值為1.687)、煙草制品業(平均值為2.017)、造紙及紙制品業(平均值為1.022)、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平均值為1.079)、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平均值為1.120)、醫藥制造業(平均值為1.511)、專用設備制造業(平均值為1.807)、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平均值為2.194),意味著這些行業的集聚度較高。其中地方化專業指數值五年間增幅較大的行業包括: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煙草制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很明顯,陜西省的優勢產業主要是重工業及資源型工業,個別資源型行業集中程度的非常高,如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LQ值2007年達到了6.03,在該省占有絕對優勢,其不僅可以滿足本省的需求,還可以大量對外提供產品。
(3)浙江、陜西地方優勢化產業的比較
將浙江和陜西兩省2007年的LQ值用統計圖表現為:
在圖1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浙江省和陜西省各個行業的LQ值幾乎是以LQ=1對稱軸對稱的,也就是說兩省的地方化優勢產業存在這明顯的差異。浙江省的優勢產業多而且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陜西省的優勢產業主要是重工業及資源型工業,重化工特征突出,而且近年來有進一步增強的趨勢。造成兩省產業集群發展差異的原因主要包括:歷史工商文化、自然資源稟賦、市場化程度、專業化分工、以及地方政府行為等方面的不同。浙江省需要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技術密集型產業集群的發展。陜西省必須加快體制改革的步伐,通過制度創新,改善投資環境,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產業集群以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后凱:中國產業集聚與集群發展戰略[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95-96
[2]國民經濟行業分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3]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