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月1日起,在網吧、長途大巴等場所和交通工具內播放電影將無法享受免費午餐。2010年10月14日,國家版權局就電影著作權集體管理使用費收取標準等發布公告,北京、上海、江蘇等七、八個省市將成為首批收費區域。
收費的消息一經公布,輿論一片嘩然,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影著協)成為眾矢之的。一時間,時事評論人、律師紛紛口誅筆伐,矛頭直指影著協。律師質疑其是否擁有收費資質,時評人抨擊影著協有撈錢的私心,而一句“聘請地方上‘有人脈關系’的人員收取電影版權費”更是刺激了人們敏感的神經。
影著協收取電影版權費有何依據?收費標準如何制定?費用收取怎樣落實?版權費又將如何分配?誰來監管?繼2007年音集協向KTV歌廳收取卡拉OK版權費以來,知識產權保護在我國的又一次試水再次遭遇堅冰。
影著協有收費權嗎?
在北京市西直門地區的一棟寫字樓里,記者見到了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理事長朱永德。對于收費引發的波瀾,他早有預料,“干我們這行(電影)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有些人提出我們收版權費沒有經過國家物價局的批準,我建議他好好研究一下法律。”
據朱永德介紹,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的前身是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成立于2005年8月。經廣電總局同意并報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批準,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于2009年7月由行業維權組織轉變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八條和《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二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經權利人授權,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集中行使權利人自己難以有效行使的權利,包括許可使用者使用;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和進行設計著作權及其相關權利的訴訟、仲裁等。而作為非營利性組織,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設立、著作權許可使用費的收取和分配由國務院另行規定,不受國家物價局的管理。
其實,在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收取版權費也為國人所理解。只是在中國,電影版權的免費午餐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在今年全國電影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指出,美國電影票房收入與票房外的收入比為3:7,而我國電影票房收入與票房外收入之比為9:1。
朱永德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0年,全國有望生產影片500部,票房收入100億元左右,如果國產影片占到50億元,除去拍攝成本、后期制作、宣傳等費用,只有33%-40%會回到制片方手中,加上其他收入也就是20億元左右,而這20億元大部分被大片切分,更多影片的制片方不虧本就不錯,怎么能再拍出好的影片?
由此,中國電影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拓展產業鏈,擴大影院之外的收入。
收多收少誰說了算?
按照國家版權局公示的收費標準,網吧每天的電影著作權使用費為:電腦總量×網吧每小時收費標準×7.5%。播映電影作品的長途汽車,不分使用影片的數量及類別,每輛車每年收取著作權使用費365-500元。
對于這個標準,朱永德理事長解釋,從2006年11月開始,歷經三年多的時間,協會去往太原、長春、廣州、上海、北京、重慶等多個城市,深入使用電影作品的單位,對收費標準進行調研,僅網吧就走訪了200家。在卡拉OK版權費反對呼聲最高的時候,協會還去往廣州,向廣州娛樂協會會長黃世球請教,聽取意見。
根據調研,協會推算出每臺電腦每天的觀影收入為:2元(每小時上機費)×16(每天營業小時)×50%(平均上座率下限)×20%(觀影人數占網吧人數比例)=3.2元。按每小時上機費的7.5%計算,每臺電腦的著作權使用費為0.15元,僅占每臺電腦觀影收入的4.68%。朱永德解釋道,制定這個標準就是要既保證權利人的權益,又給網吧經營者留下盈利空間。
而收取版權費是否會助長盜版?朱永德認為不會。在收費過程中,協會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能有效遏制盜版,“但由于作為源頭的互聯網,盜版尚未得到整治,網吧要杜絕盜版恐怕一時難以做到。”朱會長還介紹,大多數有一定規模的網吧會簽約電影供片商,供片商向網吧提供影片。與在視頻網站點播相比,供片商提供的影片更加清晰流暢。由此,協會制定的版權費標準要低于拓寬網吧網絡帶寬的費用,這樣,網吧就會選擇交費,而非拓寬帶寬。這就減少了網友從視頻網站觀看盜版影片的幾率,不會助長盜版。
至于能收到多少版權費,朱永德預計,2011年希望能達到2000萬元左右,2012年希望超過3000萬元,2013年突破1億。朱永德談到,影片的價值要遠遠高于能收到的著作權使用費。就收費總量而言,對電影產業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并不大。收費最大的意義在于我國對做大影院外電影市場作出的探索。而無論收費多少,都是對電影著作權的保護。
版權費能那么好收?
“不交!”北京市石景山區一家網吧經理勇哥(化名)說道。勇哥的網吧有電腦320臺,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按照這個收費標準,勇哥的網吧每年(按365天計算)要交電影版權費26280元。
和大多數網吧一樣,勇哥經營的網吧里的電影是通過服務器下載建立數據庫提供的,也就是使用供片商提供的電影。勇哥經營的網吧使用的是星線空間,這家網吧電影供片商根據電腦數量等每年向使用該平臺的網吧收取費用。勇哥的網吧每年要交費5000-6000元,根據電影發行的規律,每天該平臺會更新電影3-20部不等。
勇哥不能理解,自己明明已經向電影供片商交過費了,為什么還要向影著協交電影版權費。勇哥說,不算網吧會員等優惠,即使是每小時3元的收費標準,網吧的利潤也已經很薄了。他不會再向影著協交電影版權費,如果一定要交,他也不能把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為網吧的競爭十分激烈。據勇哥了解,僅在石景山區開辦的有正規登記手續的網吧就有50余家。
勇哥經營的網吧是由一位擁有7家網吧的老板投資開辦的,他說,老板并沒有授意他們向影著協交費,其余6家網吧經理也都無此打算。而勇哥認識的另外幾家網吧的老板,也表示不可能交費。如果真的強制交費,勇哥自己經營的網吧就不會再用網吧電影供片商的平臺,“以我們網吧現在50兆光纖的帶寬,就算所有電腦都同時在視頻網站觀看電影,也能保證觀影流暢。”
朱永德也清楚收費的困難,“實施收費前,一定要協調好網吧、電影供片平臺和各利益相關方的關系,做到既維護各方的合法利益,又不重復收費增加消費者負擔。”據文化部去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登記在冊的網吧共有電腦1100萬臺,朱永德認為,在開始收費的第一年,能收到著作權使用費的電腦數不會太多。
影著協已經與江蘇等地的政府主管部門加強了聯系,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聘任當地有一定政策水平,具有一定溝通協調和實踐能力的人員,作為影著協駐當地的代表實施收費。對這些收費員,協會也會進行培訓,收費時開具收據,費用由付費方直接打入協會在北京專門設立的賬戶,收到版權費后影著協會開具發票,收回收據。
對于“聘請地方上‘有人脈關系’的人員”的說法,朱永德報以苦笑。他解釋說,這是一位記者提出的,當時他想了想,認為要做好收費工作,收費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所以說“有人脈關系”也不錯,就對那位記者說了句“也對”。但是,“有人脈關系”并沒有什么隱晦所指,也并不會使版權費的收取淪為收保護費。
現在,各地收費員的聘任工作正在進行,對收費員的培訓也需要時間。因此,幾個試點省市的收費工作不會從明年1月1日同時開始,只有準備充足,收費的工作才會逐步開展。
海南海汽集團品牌質量部相關負責人陳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該收費措施在海南實行,公司首先會研究整體運營成本,如繼續在車上免費播放電影,所繳納的費用絕不會轉嫁到乘客身上。如公司考慮到成本過高,也可能取消長途大巴上的免費放映服務。而一部分長途車乘客告訴記者,現在,長途車上也在播放其他娛樂節目,不僅是電影。
著作權使用費鼓了誰的腰包?
目前,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共有會員64家,涵蓋所有國有和民營的主要制片企業。影著協會員出品的影片占國產片90%以上,部分會員還享有相當數量進口影片的版權使用權。
按照《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章程》第二章規定,影著協的業務范圍包括就協會管理的會員電影作品收取著作權使用費。第五章規定,協會可以從收取的使用費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管理費。而只有認可并遵守這一章程,才能加入影著協,成為其會員。
此次收取電影版權費的方法顯然無法精確區分影片的著作權到底屬于哪個制片方,而越來越分散的電影著作權,令使用電影的準確數據愈發難以計算。在朱永德看來,至少在目前,達到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為避免真正有價值的作品的版權費被低價值作品的權利人攤薄,協會在各地的代表除收費外還將負責進行電影作品使用情況的抽樣調查。比如選取一些大型網吧,或者從網吧電影供片商處獲得點擊觀影的比例,從而做到基本公平。
根據《電影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使用費轉付辦法》,影著協會留取10%作為管理費,其余全部轉付給權利人。無論是管理費還是轉付的著作權使用費,協會每年都會向會員大會報告并公示,會員可以隨時查閱使用記錄,行使其監督的權利。政府主管部門對協會的監督管理也不會放松。
對于“借機撈錢”的說法,朱永德給予了否定。他表示,影著協屬國家廣電總局撥款單位,收取版權費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著作權人的利益,把中國電影產業做大做強。
編后
電影版權能否真正得到保護,還要看收費進程是否順利以及費用能否得到透明、公平地分配。在收取網吧、長途車的電影版權費之后,又有誰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標準,對復雜的網絡視頻點播等情況進行收費,何時能夠讓著作權所有人的權利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將是我們依然需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