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僅50余字的評論就“價值”2300元?很多人都會猜想,這句評論恐怕出自名家之口。然而,如果你的評論恰巧擊中了某些人的軟肋,當他求助刪帖公司的時候,你就成了一字千金的評論員。
今年元宵節期間,一本“香艷日記”被各大網絡論壇瘋狂轉載。由此,廣西煙草專賣局銷售管理處處長韓峰,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便走進公眾視野,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人物,并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出了名的韓峰并沒有感激“捧紅”他的網友,而是拿出20萬作為危機公關費,試圖刪除讓他一鳴驚人的“局長日記”。
2010年9月2日,韓峰被廣西省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涉嫌受賄罪提起刑事訴訟,他的刪帖公關行為也隨之曝光。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20世紀90年代末期,印尼排華動亂和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掀起了中國第一次網絡輿論大潮。此后,網絡的輿論監督作用逐步凸顯,而“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刪帖公司也隨之出現。
2008年,三鹿集團斥資300萬刪除百度中負面新聞的丑聞將網絡刪帖推向高潮。時至今日,刪帖公司仍然活躍在紫金礦業污染、金浩茶油致癌、圣元奶粉致性早熟等事件中,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輸入“刪帖公司”等關鍵詞,仍然可以找到許多標榜為人排憂解難的刪帖公司。
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家名為“京久傳媒機構”的刪帖公司,通過QQ和這家公司的業務員聊了起來。記者稱自己的飯館遭遇了差評,詢問能否刪帖。該業務員表示可以,不過要先把相關網站的鏈接發過去看看。記者在網上找到兩個對同一家飯館進行評價的點評網站,將鏈接發給該業務員,一分鐘后,得到了兩個報價。在其中那家知名度較高的評論網站上刪除一條帖子要2300元,另外一家網站的也要1600元。
記者表示價格太高,不能接受。該業務員說道:“要是多了,可以給你便宜點。”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記者要求刪除60個差評帖,預算在1-2萬之間,該業務員表示可以,要等經理出差回來后再進一步談。最后,該業務員讓記者提供想刪除的帖子的關鍵字,而一旦開始刪帖,通常2-3周就可以完成。
刪除一個帖子從400元到2300元不等,刪帖究竟有多高的成本?又是如何操作的?記者向一位從事網絡監管的知情人士了解到,可以刪帖的有兩類人,一類是網站的編輯,論壇的版主、管理員,他們擁有管理網絡平臺言論的權力,可以審核、刪除在該平臺上發表的言論;另一類是俗稱的“黑客”,他們可以盜取管理員的信息,侵入管理員才能進入的編輯系統,刪除某些言論。
逍遙客(化名)就從事刪帖的工作,他告訴記者,利用“黑客”刪帖的公司非常少。因為在我國,“黑客”行為是違法的,“風險太大,搞不好就會出事兒。”2009年2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對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及處罰進行了明確界定。
因此,大多數刪帖行為都是靠“關系”完成的。有些刪帖公司人脈較廣,與網站編輯、管理員關系好,刪帖可能要不了多少錢,甚至根本不要錢,這樣刪帖的利潤就非常大。如果關系一般,就需要花錢打點,即使這樣,與成本相比,利潤也會翻倍。
所謂關系的親疏決定了刪帖成本的高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業內并沒有一個較為精準的收費標準。一般來說,收費的高低是和網站、論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正比的。然而,逍遙客告訴記者,刪帖公司沒有通天本領,并非所有事件都能夠刪帖成功。
刪帖不能一了百了
“也不完全是因為事件的大小,主要是網絡的傳播速度是驚人的,鼠標一點,就可以輕易轉載,刪帖是永遠也刪不完的。”逍遙客告訴記者,他并不會隨意地接受所有刪帖要求,主要是考慮到刪帖并不能達到最好的危機公關效果。
此外,雖然沒有法律明文禁止,但法律也沒有允許刪帖行為的存在。逍遙客表示,明知道有些負面消息是屬實的,還收錢替這些人掩蓋,也是錯誤的,這是“良知的罪名”。
然而,在網上搜索出的刪帖公司幾乎是有求必應。接到刪帖要求時,這些公司通常不會考證負面消息是否屬實,一開口就談價錢。除了謀利,他們不會考慮良心。
而刪帖行業中還存在許多“惡行為”。有人要求刪除負面消息,他們就先通過索要鏈接獲取這些信息,然后在網上散布更多負面消息,擴大影響,借機多賺一筆。逍遙客分析,如果記者最終談妥200-300元刪除一個差評帖子的價格,幾乎沒有什么利潤空間,很有可能是遇到了刪帖公司中的惡行為。
行業中的這些惡行為,除了讓有刪帖需求的人頭疼,也為大多數公關公司不齒。所謂危機公關,逍遙客認為不能只靠刪帖。如果是比較熟的朋友遇到麻煩,需要刪帖,逍遙客也會靠關系,找人幫忙,但他還會建議朋友通過其他方法做一些危機公關。比如雇人在各大網站、論壇、貼吧發布正面信息,用業內的術語講就是“稀釋”。另外,通過人脈關系和公關手段,將負面消息在搜索引擎中的位置后移,也就是“沉帖”,因為一般網民只會關注搜索到的前幾頁的內容。
逍遙客還以河北大學李啟銘撞人事件為例談到,李啟銘和父親李剛的痛哭和道歉都是一種公關行為,試圖博取輿論的同情。總之,單純地刪除負面消息或差評帖并不能完全消除負面影響。
誰是網絡公關把關人
因為網絡傳播的特點,刪帖刪之不盡,想通過刪除負面消息達到掩蓋真相、消除負面影響的目的往往不能得逞。因此,逍遙客認為,刪帖對輿論自由、輿論監督的影響并不大。在他看來,網絡公關是未來趨勢,不可阻擋。而作為公關行業,應該規范化發展。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惠普筆記本因散熱問題出現“黑屏門”時,曾找到一家知名公關公司,希望進行危機公關,封鎖負面消息。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稱可以擺平一些中央級媒體,能夠撤稿。而達成撤稿目的的手段無疑是關系,代價是價值不菲的公關費。逍遙客介紹,所有公關公司在進行危機公關時,都難免做出一些游走于法律邊緣的事。即使是已經上市的知名公司也不例外。
目前,相關法律還不完善,危機公關作為公關公司的商業行為,工商、公安等部門的監管也是有心無力。逍遙客認為,解決刪帖的關鍵還在于網站編輯、論壇版主和管理員的自律。
為抵制網絡公關對網絡媒體正常輿論監督的干擾,樹立網絡媒體形象,2009年12月,半島網、大眾網、天涯社區等共同發起成立了“網絡媒體反公關聯盟”。這一反公關聯盟吸引了眾多網站,紛紛轉載《網絡媒體反公關聯盟倡議書》,表示加入。
除文明辦網、恪守職業道德等要求外,倡議書還倡議網站加強內部管理,形成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和制度規范,防止網站編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然而,在逍遙客看來,這個活動只不過是一場作秀。“據我所知,天涯社區每天能收到上千份公關傳真,要求刪帖。”在網上隨機打開的幾個刪帖公司中,記者看到,天涯都在“可以搞定”的范疇內,還有公司明碼標價:天涯每帖2200元。
即使天涯社區恪守職業道德,按照反公關聯盟的倡議,不接受公關行為,又如何約束和管理編輯、版主和管理員的行為呢?記者聯系到天涯社區公關部經理初蒙,想了解天涯社區針對公關刪帖行為的制度和措施。初蒙表示會向上級匯報、請求批示,然而截止發稿時,也沒有得到回應。